歸宗.智常禪師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uddhall102/1381393865-1955635062.jpg&width=474&height=433)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uddhall102/1381393865-1955635062.jpg&width=474&height=433)
廬山 ─ 歸宗寺,智常禪師,上堂曰:
「從上古德,不是無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
今時不能自成自立,虛度時光。
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
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
莫就他覓,從前秪是依他解發,
言皆滯光不透脫,秖為目前有物。」
言皆滯光不透脫,秖為目前有物。」
僧問:「如何是玄旨?」 師曰:「無人能會。」
曰:「向者如何?」 師曰:「有向即乖。」
曰:「不向者如何?」 師曰:「誰求玄旨?」
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曰:「如何是觀音妙智力?」
師敲鼎蓋三下,曰:「子還聞否?」
曰:「聞。」
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趁下。
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趁下。
師嘗與南泉同行,後忽一日相別,煎茶次,
南泉問曰:「從來與師兄商量語句,彼此已知。
此後或有人問,畢竟事作麼生?」
師曰:「這一片地大好卓庵。」
師曰:「這一片地大好卓庵。」
泉曰:「卓庵且置,畢竟事作麼生?」
師乃打翻茶銚,便起。
泉曰:「師兄吃茶了。」普願未吃茶。
師曰:「作這個語話,滴水也難銷。」
師鏟草次,有講僧來參,忽有一蛇過,師以鋤斷之。
僧曰:「久向歸宗,元來是個粗行沙門。」
師曰:「你粗,我粗?」
曰:「如何是粗?師豎起鋤頭。
曰:「如何是細?」師作斬蛇勢。
曰:「與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依而行之,且置你甚處見我斬蛇?」僧無對。
師上堂:「吾今欲說禪,諸子總近前。」大眾近前,
師曰:「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問:「如何是觀音行?」
師乃彈指曰:「諸人還聞否?」
曰:「聞。」
師曰:「一隊漢向這裏覓甚麼?」
以棒趁出,大笑歸方丈。
僧辭,師問:「甚麼處去?」
曰:「諸方學五味禪去。」
曰:「諸方學五味禪去。」
師曰:「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秖有一味禪。」
曰:「如何是一味禪?」師便打。
曰:「如何是一味禪?」師便打。
僧曰:「會也!會也!」
師曰:「道!道!」
僧擬開口,師又打。
僧擬開口,師又打。
僧後到黃檗,舉前話。
檗上堂曰:「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
檗上堂曰:「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
個個屙漉漉地,秖有歸宗較些子。」
江州刺史李渤問:「教中所言:須彌納芥子,渤即不疑。
江州刺史李渤問:「教中所言:須彌納芥子,渤即不疑。
芥子納須彌,莫是妄譚否?」
師曰:「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 曰:「然。」
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何處著?」李俯首而已。
李異日又問:「一大藏教,明得個甚麼邊事?」
師曰:「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 曰:「然。」
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何處著?」李俯首而已。
李異日又問:「一大藏教,明得個甚麼邊事?」
師舉拳示之,曰:「還會麼?」
曰:「不會。」師曰:「這個措大,拳頭也不識。」
曰:「不會。」師曰:「這個措大,拳頭也不識。」
曰:「請師指示。」
師曰:「遇人即途中授與,不遇即世諦流布。」
師以目有重瞳,遂將藥手按摩,
師以目有重瞳,遂將藥手按摩,
以致兩目俱赤,世號「赤眼歸宗」焉。
後示滅,諡至真禪師。
後示滅,諡至真禪師。
[五燈會元 - 宋.普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