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禪》簡介及評價
作者:賴永海
中國佛教自會昌毀佛後,由於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各宗均呈頹勢,唯禪學南宗一枝獨秀。
而自唐末五代之後,又「一花開五葉」,出現了五祖分燈。
而自唐末五代之後,又「一花開五葉」,出現了五祖分燈。
慧能門下,有二大弟子。一是南嶽懷讓,二是青原行思。南嶽懷讓,開發出馬祖道一;
青原行思,開發出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石頭希遷,各坐道場,廣開弘化。馬祖道一,
開發出溈仰宗與臨濟宗。石頭希遷,開發出雲門宗、法眼宗和曹洞宗。此中之馬祖一系,
以江西洪州為中心,先後出現了許多禪門鉅子,傳承了馬祖禪法,逐漸形成洪州禪法,
且廣為流布,遂使洪州禪成為後期禪宗中重要的一支。
青原行思,開發出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石頭希遷,各坐道場,廣開弘化。馬祖道一,
開發出溈仰宗與臨濟宗。石頭希遷,開發出雲門宗、法眼宗和曹洞宗。此中之馬祖一系,
以江西洪州為中心,先後出現了許多禪門鉅子,傳承了馬祖禪法,逐漸形成洪州禪法,
且廣為流布,遂使洪州禪成為後期禪宗中重要的一支。
蘇樹華博士的《洪州禪》,是一部系統研究「洪州禪」的學術專著,他從史學與哲學的角度,
對洪州禪的禪法傳承與禪學義理,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探討,且在方法與內容上頗具特色: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除了運用史學考辨的研究方法,還特別地運用了「境界哲學的研究法」,
透視了「洪州禪」的哲學境界。運用境界哲學的研究方法,這是禪學研究方法上的一個有益嘗試。
第二,在研究的內容上,該書對禪學研究上一直比較棘手的許多禪門公案、機鋒舌頭、不是採取
回避態度,而是直接面對,深入到公案、話頭的內部,根據自己的領悟和理解,剖析其中所蘊涵
的義理禪趣。儘管對於禪門公案的解讀歷史是言人人殊,異說紛紜,但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有些
看法與說法,應該說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對洪州禪的禪法傳承與禪學義理,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探討,且在方法與內容上頗具特色: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除了運用史學考辨的研究方法,還特別地運用了「境界哲學的研究法」,
透視了「洪州禪」的哲學境界。運用境界哲學的研究方法,這是禪學研究方法上的一個有益嘗試。
第二,在研究的內容上,該書對禪學研究上一直比較棘手的許多禪門公案、機鋒舌頭、不是採取
回避態度,而是直接面對,深入到公案、話頭的內部,根據自己的領悟和理解,剖析其中所蘊涵
的義理禪趣。儘管對於禪門公案的解讀歷史是言人人殊,異說紛紜,但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有些
看法與說法,應該說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一、拈花微笑與禪門意旨
依照禪宗的說法,禪宗始於「釋迦拈花,迦葉微笑」。據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
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到底是不是
一個歷史事實,對於境界哲學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這是因為,境界哲學的任務,
不是要考據「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歷史事實,而是要揭示「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心學
妙義,它究竟向世人展示了個什麼?
「釋迦拈花」所示,「迦葉微笑」所悟,乃禪門之根本大事 ─ 明心見性,亦佛門之根本大事。
佛教說大說小,說頓說漸,說偏說圓,皆圍繞著這一根本大事。禪宗或直說,或繞說,或豎拂,
或舉拳,或機鋒,或棒喝,亦圍繞著這一根本大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正表「明心見性」
之義 ─ 釋迦拈花,以色相呈;迦葉微笑,見色明心。
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到底是不是
一個歷史事實,對於境界哲學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這是因為,境界哲學的任務,
不是要考據「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歷史事實,而是要揭示「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心學
妙義,它究竟向世人展示了個什麼?
「釋迦拈花」所示,「迦葉微笑」所悟,乃禪門之根本大事 ─ 明心見性,亦佛門之根本大事。
佛教說大說小,說頓說漸,說偏說圓,皆圍繞著這一根本大事。禪宗或直說,或繞說,或豎拂,
或舉拳,或機鋒,或棒喝,亦圍繞著這一根本大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正表「明心見性」
之義 ─ 釋迦拈花,以色相呈;迦葉微笑,見色明心。
禪是諸佛心印,亦就是我們的一真心體。我們的一真心體,恒常寂照於當下,它不會隨著某一法相
的產生而產生,亦不會隨著某一法相的消亡而消亡。某一法相生時,此心未曾生;某一法相滅時,
此心未曾滅;萬法同時現前,此心亦不增;萬法一時隱去,此心亦不減。我人心體,正是如此,
所以禪宗說,此心「不與萬法為侶」。
的產生而產生,亦不會隨著某一法相的消亡而消亡。某一法相生時,此心未曾生;某一法相滅時,
此心未曾滅;萬法同時現前,此心亦不增;萬法一時隱去,此心亦不減。我人心體,正是如此,
所以禪宗說,此心「不與萬法為侶」。
釋迦拈花,無法可傳;迦葉微笑,無法可受。若有法可傳,有法可受,則不符合禪門「無有少法
可得」之義。佛教經典,浩如煙海,拈花微笑,一舉全收。祖師豎拂,學人有省,亦一時盡納。
若人即今悟得此事,自會見得「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試問:儼然未散,何時散?答曰:人人有座
靈山塔,光明照耀於當下。若向西方覓靈山,心外求法全是假。
可得」之義。佛教經典,浩如煙海,拈花微笑,一舉全收。祖師豎拂,學人有省,亦一時盡納。
若人即今悟得此事,自會見得「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試問:儼然未散,何時散?答曰:人人有座
靈山塔,光明照耀於當下。若向西方覓靈山,心外求法全是假。
隨著禪宗的演變,「釋迦拈花」變為「祖師豎拂子」。祖師拈起拂子,示眾云:會麼?試問:
會個什麼?答曰:見色明心 ─ 見拂子之色,明自家一心。試問:明也未?答曰:明則自明,
會則自會,臆想猜測,永不得會。若能真正會得此心,更用不著臆想猜測。猜測即不知,
知者不猜測,見則當下見,擬向即成乖。今日學人,在理路上猜想,儘管猜得頭頭是道,
想得有理有據,然而,盡屬「盲者妄言藍天白雲」 ─ 雖有言說,皆無實義。
若欲鑒別自己是否識得此心,可觀佛教經典、祖門開示與禪門公案,看一看自己是否透得過去。
一透全透,一脫全脫。到那時,諸佛祖師,不相瞞矣。《華嚴》之莊嚴,《法華》之密意,
《楞嚴》之直指,祖師之開示,禪門之公案,若能從自心上見得分明,則「教外別傳」之旨明矣。
若未至「拈花微笑」之境,只是憑著「臆想猜測」,覺得佛教「言之有理」,那依然未出
「疑情困惑」的窠臼。
會個什麼?答曰:見色明心 ─ 見拂子之色,明自家一心。試問:明也未?答曰:明則自明,
會則自會,臆想猜測,永不得會。若能真正會得此心,更用不著臆想猜測。猜測即不知,
知者不猜測,見則當下見,擬向即成乖。今日學人,在理路上猜想,儘管猜得頭頭是道,
想得有理有據,然而,盡屬「盲者妄言藍天白雲」 ─ 雖有言說,皆無實義。
若欲鑒別自己是否識得此心,可觀佛教經典、祖門開示與禪門公案,看一看自己是否透得過去。
一透全透,一脫全脫。到那時,諸佛祖師,不相瞞矣。《華嚴》之莊嚴,《法華》之密意,
《楞嚴》之直指,祖師之開示,禪門之公案,若能從自心上見得分明,則「教外別傳」之旨明矣。
若未至「拈花微笑」之境,只是憑著「臆想猜測」,覺得佛教「言之有理」,那依然未出
「疑情困惑」的窠臼。
祖師豎起拂子,示眾云:會麼?若人會得「祖師豎拂子」的意,則同于迦葉會得「釋迦拈花」
的意。釋迦拈花,意不在「花」,而在「歷歷孤明的見花的人」;祖師豎拂子,意卻不「拂子」
,而在「了了常明的見拂子的人」。見者是誰?悟此「見者」,即同迦葉。迷此「見者」,
不免輪回。有人說「見者是心」。試問:如此回答對否?答曰:口說無憑,親證為真。
豎起拂子拈起花,大眾瞪目眼巴巴。即今更有聰明人,理路解會說是心。諸人還會麼?
古人云:「獅子撲人,韓盧趁塊。愈解而縛愈堅,愈辯而義愈淵。」此事不是理路上解會得。
人人本具的一真心體,不是一個物件化的存在,諸人又如何見得它?
答曰:
見不見見,聞不聞聞,因見色而明心,因聞聲而悟道,
此是觸緣頓悟的,不是理路上解會的。
的意。釋迦拈花,意不在「花」,而在「歷歷孤明的見花的人」;祖師豎拂子,意卻不「拂子」
,而在「了了常明的見拂子的人」。見者是誰?悟此「見者」,即同迦葉。迷此「見者」,
不免輪回。有人說「見者是心」。試問:如此回答對否?答曰:口說無憑,親證為真。
豎起拂子拈起花,大眾瞪目眼巴巴。即今更有聰明人,理路解會說是心。諸人還會麼?
古人云:「獅子撲人,韓盧趁塊。愈解而縛愈堅,愈辯而義愈淵。」此事不是理路上解會得。
人人本具的一真心體,不是一個物件化的存在,諸人又如何見得它?
答曰:
見不見見,聞不聞聞,因見色而明心,因聞聲而悟道,
此是觸緣頓悟的,不是理路上解會的。
照見山河大地的是這個「心」,照見日月星晨的亦是這個「心」,乃至於照見百千萬億無量相的,
無不是這個心。相有萬相,心只一心。猶如真金,隨緣成器,無量形相,金性不變。真心「隨緣
不變」之義,亦複如是。明來暗去,暗來明去,真心常在,未曾移易。假若真心隨暗相而去,
又如何更能見明相?假若真心隨明相而去,又如何更能見暗相?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故知
「真心常在,不隨他遷」,真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之義明矣。隨緣現相的一真心體,
二六時中,放大光明,圓光普照,未曾暫歇。這就是諸人之「自心本佛」。
無不是這個心。相有萬相,心只一心。猶如真金,隨緣成器,無量形相,金性不變。真心「隨緣
不變」之義,亦複如是。明來暗去,暗來明去,真心常在,未曾移易。假若真心隨暗相而去,
又如何更能見明相?假若真心隨明相而去,又如何更能見暗相?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故知
「真心常在,不隨他遷」,真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之義明矣。隨緣現相的一真心體,
二六時中,放大光明,圓光普照,未曾暫歇。這就是諸人之「自心本佛」。
傳法者無法可傳,只是開示學人領悟此心;得法者無法可得,只是假借師緣頓悟此心。
所以黃檗禪師說:「本佛上實無一物」,「向上更添不得一物」。既無所得,亦無所失。
無得無失,即是佛法。禪宗不假宗教,直指人心,開示佛教文化的"非宗教第一義"。
所以黃檗禪師說:「本佛上實無一物」,「向上更添不得一物」。既無所得,亦無所失。
無得無失,即是佛法。禪宗不假宗教,直指人心,開示佛教文化的"非宗教第一義"。
二、佛教隱喻與禪門心學
宗教意義上的佛教文化,同一切宗教文化一樣,總是虛立一個至高無上的宗教偶像,以作為人們
的精神規範。其實,誰也沒有見過這個宗教偶像。即使釋迦牟尼佛之當年,常隨徒眾,亦未曾
見過「宗教偶像」這個意義上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指本我、佛性),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門初學者,以「心佛二元論」的宗教態度,崇拜諸佛菩薩,祈求諸佛菩薩,嚮往諸佛菩薩。
此是初學心態,亦是「不可躐等」之修學階段,亦是方便進取之修學動力。然而,達摩門下
所傳之禪宗,不屬佛門初行,用禪宗的話來說,只有「上上根器之人」,才能與禪門相應。
禪宗直指佛教文化的「非宗教第一義」,它不允許「心佛二元」,不允許「心外求佛」。
在禪宗來看,此心即是佛。若「以心求佛」,恰似「使佛覓佛」。
使佛覓佛,永不見佛,使心覓心,永不悟心。
的精神規範。其實,誰也沒有見過這個宗教偶像。即使釋迦牟尼佛之當年,常隨徒眾,亦未曾
見過「宗教偶像」這個意義上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指本我、佛性),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門初學者,以「心佛二元論」的宗教態度,崇拜諸佛菩薩,祈求諸佛菩薩,嚮往諸佛菩薩。
此是初學心態,亦是「不可躐等」之修學階段,亦是方便進取之修學動力。然而,達摩門下
所傳之禪宗,不屬佛門初行,用禪宗的話來說,只有「上上根器之人」,才能與禪門相應。
禪宗直指佛教文化的「非宗教第一義」,它不允許「心佛二元」,不允許「心外求佛」。
在禪宗來看,此心即是佛。若「以心求佛」,恰似「使佛覓佛」。
使佛覓佛,永不見佛,使心覓心,永不悟心。
佛教文化有顯意與密意之分,其顯意,即俗情所理解的「心佛二元論」意義上的佛教。
在「心佛二元論」的觀念裏,有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的二元對立,有六道眾生與諸佛菩薩的
二元對立。佛門初機之人,以及門外談佛之人,他們所理解的佛教,不過如此。在這個
「心佛二元論」的宗教觀念裏,眾生離苦得樂的方式,無非是離開當下的此岸世界,
追求他方的彼岸世界。初機之人,追求解脫的方式,不過如此。佛教文化果真如此簡單麼?
我們對佛教文化的研究發現,佛教文化的表面是宗教的--佛教文化的顯意;佛教文化的實際
是心學的 ─ 佛教文化的密意。佛教文化是一個顯意與密意相統一的文化體系。
大多數人看待佛教,只見其表面,未見其深義。
在「心佛二元論」的觀念裏,有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的二元對立,有六道眾生與諸佛菩薩的
二元對立。佛門初機之人,以及門外談佛之人,他們所理解的佛教,不過如此。在這個
「心佛二元論」的宗教觀念裏,眾生離苦得樂的方式,無非是離開當下的此岸世界,
追求他方的彼岸世界。初機之人,追求解脫的方式,不過如此。佛教文化果真如此簡單麼?
我們對佛教文化的研究發現,佛教文化的表面是宗教的--佛教文化的顯意;佛教文化的實際
是心學的 ─ 佛教文化的密意。佛教文化是一個顯意與密意相統一的文化體系。
大多數人看待佛教,只見其表面,未見其深義。
三、禪定漸修與禪門頓悟
禪屬寶塔頂端之寶珠,學人若欲獲此寶珠,必須拾級而上。禪門之漸修與頓悟的關係,亦復如是。
禪門漸修,乃拾級而上;禪門頓悟,乃頓獲寶珠。不曆拾級而上,難得塔頂寶珠;不曆禪定漸修,
難有禪門頓悟。禪門祖師,個個歷經漸修頓悟之行程。然而,頓悟之後,執珠廢階、重頓輕漸,
此乃後期禪宗之通病。禪宗以「拈花微笑」為圭臬,然而,拈花微笑卻不是憑空而來的,
而是建立在四十九年說法基礎上的。以心印心的拈花微笑,只是對四十九年說法的一個歸宗至本
的交代。
禪門漸修,乃拾級而上;禪門頓悟,乃頓獲寶珠。不曆拾級而上,難得塔頂寶珠;不曆禪定漸修,
難有禪門頓悟。禪門祖師,個個歷經漸修頓悟之行程。然而,頓悟之後,執珠廢階、重頓輕漸,
此乃後期禪宗之通病。禪宗以「拈花微笑」為圭臬,然而,拈花微笑卻不是憑空而來的,
而是建立在四十九年說法基礎上的。以心印心的拈花微笑,只是對四十九年說法的一個歸宗至本
的交代。
六祖慧能之後,禪宗逐漸步入禪機時代。禪機時代之教化,不許「借教說禪」,亦不許
「方便漸修」,只求「當下頓悟」。因此,舉拂子、豎拳頭、棒打聲喝,無理路話等等,
便成了開示悟入之手段。其實,離開漸修,欲人頓悟,總歸是俏眉眼做給盲者看,這不但是盲者
的無知,更是俏眉眼者的自嘲。禪是佛心印,亦是一真實;教是方便語,亦是因人設。由漸修而
至頓悟,此是禪門實踐之基本範式,亦歷代祖師之人人經歷,即使釋迦牟尼佛,尚有十二年
「次第漸修」,更何況無智凡夫?豈能不假漸修而得頓悟?
「方便漸修」,只求「當下頓悟」。因此,舉拂子、豎拳頭、棒打聲喝,無理路話等等,
便成了開示悟入之手段。其實,離開漸修,欲人頓悟,總歸是俏眉眼做給盲者看,這不但是盲者
的無知,更是俏眉眼者的自嘲。禪是佛心印,亦是一真實;教是方便語,亦是因人設。由漸修而
至頓悟,此是禪門實踐之基本範式,亦歷代祖師之人人經歷,即使釋迦牟尼佛,尚有十二年
「次第漸修」,更何況無智凡夫?豈能不假漸修而得頓悟?
禪機時代開示禪義,不再用借教說禪的方式,而是以詆毀故紙、呵佛罵祖、頓奪所有的方式。
學人執著於佛教顯意,迷卻佛教密意,故禪機時代之禪師,用詆毀故紙、呵佛罵祖、棒打聲喝、
無理路話等方式,頓斷學人之妄想執著,使學人在"頓脫執著"的當下,領悟這個能生萬法而一塵
不染的一真心體。實際地領悟到這個一真心體,須有佛教經典與佛教實踐的長期陶冶與鍛煉,
在此基礎上,方有觸緣即悟之可能。所以說,禪機時代之禪師,獨倡頓悟,貶斥漸修,
並不符合禪門修行的實際過程。捨漸修而取頓悟,若作一時之用,則無有不可之處,然而,
若作為一種普遍的方法,則未免具有極大的片面性。
學人執著於佛教顯意,迷卻佛教密意,故禪機時代之禪師,用詆毀故紙、呵佛罵祖、棒打聲喝、
無理路話等方式,頓斷學人之妄想執著,使學人在"頓脫執著"的當下,領悟這個能生萬法而一塵
不染的一真心體。實際地領悟到這個一真心體,須有佛教經典與佛教實踐的長期陶冶與鍛煉,
在此基礎上,方有觸緣即悟之可能。所以說,禪機時代之禪師,獨倡頓悟,貶斥漸修,
並不符合禪門修行的實際過程。捨漸修而取頓悟,若作一時之用,則無有不可之處,然而,
若作為一種普遍的方法,則未免具有極大的片面性。
契入般若實相 ─ 明心見性,乃佛教文化隱藏著的宗教密意,亦禪宗直截了當的歸宗義趣。然而,
契入實相 ─ 明心見性,須有個讀經看教的基礎,亦須有個禪定漸修的基礎。離此基礎,無由悟入。
只有在讀經看教、漸修禪定的基礎上,一旦磕著碰著,或者在禪師的適機拶逼之下,方能發明心地,
契入實相,方能由此而破初關,由是而透重關,由是而透末後牢關。若無讀經看教、禪定漸修
的基礎,即使千磕萬碰、棒如雨點、喝似雷鳴,亦無實益。可是,後期禪宗,恰恰忽視讀經看教,
忽視禪定漸修,未能給讀經看教與禪定漸修一個恰當的位置,故使禪宗文化逐漸走向了它的
末端繁榮。
契入實相 ─ 明心見性,須有個讀經看教的基礎,亦須有個禪定漸修的基礎。離此基礎,無由悟入。
只有在讀經看教、漸修禪定的基礎上,一旦磕著碰著,或者在禪師的適機拶逼之下,方能發明心地,
契入實相,方能由此而破初關,由是而透重關,由是而透末後牢關。若無讀經看教、禪定漸修
的基礎,即使千磕萬碰、棒如雨點、喝似雷鳴,亦無實益。可是,後期禪宗,恰恰忽視讀經看教,
忽視禪定漸修,未能給讀經看教與禪定漸修一個恰當的位置,故使禪宗文化逐漸走向了它的
末端繁榮。
四、禪宗演變與畸言異行
依照禪宗的說法,菩提達摩為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初來中國時,中國佛教正處於大乘佛教的
初弘時期,因此,會三歸一的時機尚未成熟。「會三歸一」:三者,三乘教法;一者,
一乘真實。佛教是心的宗教。一乘真實者,即諸人之自心實相。大乘佛教的初弘時期,佛教信仰
者基本上是以心佛二元論的宗教觀念來理解佛教的,即使虔誠信佛的梁武帝,亦未脫鬼神佛教之
窠臼。達摩欣然前往,欲度武帝出離。達摩之度脫,不但未能成功,反而惹得武帝心生不快。
達磨大師知因緣未至,故潛回江北,止于少林,面壁而坐,終日默然。時至九載,方有慧可大師,
頓契心要。慧可大師悟後,又經數載,砥礪鍛煉,方承祖師之位。禪宗法脈,由此單傳,直至慧能。
慧能悟後,隱居山中,心地密行。十六年後,禪門頓旨,大化流行。此時,發明心地者,不計其數;
臻于圓成者,續佛心燈。慧能之後,禪門傳承,已有所憑,故任其千燈千照,有道自弘。
初弘時期,因此,會三歸一的時機尚未成熟。「會三歸一」:三者,三乘教法;一者,
一乘真實。佛教是心的宗教。一乘真實者,即諸人之自心實相。大乘佛教的初弘時期,佛教信仰
者基本上是以心佛二元論的宗教觀念來理解佛教的,即使虔誠信佛的梁武帝,亦未脫鬼神佛教之
窠臼。達摩欣然前往,欲度武帝出離。達摩之度脫,不但未能成功,反而惹得武帝心生不快。
達磨大師知因緣未至,故潛回江北,止于少林,面壁而坐,終日默然。時至九載,方有慧可大師,
頓契心要。慧可大師悟後,又經數載,砥礪鍛煉,方承祖師之位。禪宗法脈,由此單傳,直至慧能。
慧能悟後,隱居山中,心地密行。十六年後,禪門頓旨,大化流行。此時,發明心地者,不計其數;
臻于圓成者,續佛心燈。慧能之後,禪門傳承,已有所憑,故任其千燈千照,有道自弘。
慧能門下,有四大弟子功德卓著:荷澤神會,申明南北旁正;南陽慧忠,位居龍門帝師;
青原行思,開出石頭希遷,演化出"五家禪"之三;南嶽懷讓,開出馬祖道一,演化出五家禪之二。
今言洪州禪者,即馬祖禪法及其後世傳承。唐代宗大曆八年(773),馬祖道一居洪州(今南昌)
傳法,四方學者,紛湧而至,得法者眾多。據燈錄記載,馬祖門下八十四人善知識,各坐道場,
廣開弘化。
西堂智藏在虔州,百丈懷海在洪州,大珠慧海在越州,歸宗智常在江州,鵝湖大義在信州,
鹽官齊安在杭州,南泉普願在池州,東寺如會在長沙,章敬懷暉在齊州,興善惟寬曾到閩越,
五泄靈默在婺州,石拱慧藏在撫州,麻穀寶徹在蒲州,茗溪道行在灃州,佛光如滿曾住五台、
京城,龜洋無了在泉州,杉山智堅、芙蓉太毓在常州,無等禪師在鄂州,南源道明在袁州,
大梅法常在明州,大體上以江西為中心輻射到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
幾乎籠罩了南部中國。可見洪州禪當時之盛況。
青原行思,開出石頭希遷,演化出"五家禪"之三;南嶽懷讓,開出馬祖道一,演化出五家禪之二。
今言洪州禪者,即馬祖禪法及其後世傳承。唐代宗大曆八年(773),馬祖道一居洪州(今南昌)
傳法,四方學者,紛湧而至,得法者眾多。據燈錄記載,馬祖門下八十四人善知識,各坐道場,
廣開弘化。
西堂智藏在虔州,百丈懷海在洪州,大珠慧海在越州,歸宗智常在江州,鵝湖大義在信州,
鹽官齊安在杭州,南泉普願在池州,東寺如會在長沙,章敬懷暉在齊州,興善惟寬曾到閩越,
五泄靈默在婺州,石拱慧藏在撫州,麻穀寶徹在蒲州,茗溪道行在灃州,佛光如滿曾住五台、
京城,龜洋無了在泉州,杉山智堅、芙蓉太毓在常州,無等禪師在鄂州,南源道明在袁州,
大梅法常在明州,大體上以江西為中心輻射到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
幾乎籠罩了南部中國。可見洪州禪當時之盛況。
馬祖再傳弟子之分佈:
溈山靈祐在潭州(今長沙市寧鄉縣),仰山慧寂在袁州(今江西宜春),
黃檗希運在洪州(今江西宜豐縣),臨濟義玄在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趙州一生行腳,遍及影響,晚年在趙州(今河北趙縣)。
溈仰宗與臨濟宗,乃洪州禪之主脈。南有溈仰,北有臨濟,其影響覆蓋之廣,遍及禪林。
黃檗希運在洪州(今江西宜豐縣),臨濟義玄在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趙州一生行腳,遍及影響,晚年在趙州(今河北趙縣)。
溈仰宗與臨濟宗,乃洪州禪之主脈。南有溈仰,北有臨濟,其影響覆蓋之廣,遍及禪林。
馬祖門下百丈懷海,開出兩系,一是溈仰宗之法系。
溈仰宗之法系的主要承擔者,乃溈山靈祐與仰山慧寂。
二是臨濟宗之法系。臨濟宗之法系的主要承擔者,乃黃檗希運與臨濟義玄。
溈仰宗與臨濟宗,屬於五家禪之二。在五家禪中,溈仰宗與法眼宗,入宋不聞,
雲門宗亦不及南宋,曹洞宗一脈孤傳,僅限東南一隅,唯臨濟宗法脈絲分,遍佈華夏,貫徹古今。
溈仰宗之法系的主要承擔者,乃溈山靈祐與仰山慧寂。
二是臨濟宗之法系。臨濟宗之法系的主要承擔者,乃黃檗希運與臨濟義玄。
溈仰宗與臨濟宗,屬於五家禪之二。在五家禪中,溈仰宗與法眼宗,入宋不聞,
雲門宗亦不及南宋,曹洞宗一脈孤傳,僅限東南一隅,唯臨濟宗法脈絲分,遍佈華夏,貫徹古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