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撰文: 果煜法師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是大勢至菩薩的報告:如只順著經文的字句去意會,便會覺得很疑惑:
最後的根大,何以竟變成「念佛法門」呢?我們看前面(楞嚴經廿五圓通)
的圓通法門,都是從自力的禪觀,去修行,去覺悟,去體證的。而最後的根大,
為何卻變成唯以「他力攝受」為主的念佛法門呢?
我們皆知《楞嚴經》中所最重視者,乃根之大用也。
因為根門的本源,即是真如心也。以《楞嚴經》特別重視從根啟修,
故於「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中,別加根大,而成為七大與二十五圓通。
然何以於根大的修行法門中,卻變成念佛法門呢?
初看來,前後非常不搭調。其實乃不能依文會義也,
而是當從《楞嚴經》的主旨大義去解說: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就像有兩個人,一個雖很刻意去憶念對方,另一個卻什麼也不在乎。
所以這兩個人,也許會見面,也許不會見面。反之,若兩個人皆彼此繫念珍惜。
則必從今生到永世,如同形影,絕不隔離。
以上只是文句的表面義。其實這兩人,乃比喻真心與妄識也。
『一專為憶』乃指真心,以真心昭然常存,無處不現故,而稱為「專憶」。
『一人專忘』則指妄識。妄識若只隨塵流轉,而不發菩提心,乃稱為「專忘」。
於是妄不逢真者,即謂不能見性開悟也。反之,若發菩提心,且精進用功,
則曰『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此則必見性開悟,且永不退轉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如只照文句去會意,十方如來想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其子一般淒切,
則其還能解脫嗎?世間的兒子,只少數幾位,母親就快累死了!
更何況眾生無量無數,豈不更沈淪嗎?母親想兒子,想來想去都是生死法,
還能不戒慎警惕嗎?這是純以世法,而來解釋佛法。
其實母子者,也是比喻。以母者,即喻真如心也。
以真如心,能出生一切萬法,故為萬物之母。
而子者,則喻眾生也。真如心雖時時處處,昭顯其然;
無奈眾生,唯日用而不知。故曰: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反之,若眾生有求覺悟之心,這就稱為憶母。
不管是未覺悟者,求覺悟;或已覺悟者,將心安住在心性上,都稱為憶母也。
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即謂能從見性而契入真如境界也。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若眾生既發道心,又肯精進用功,則必能覺悟證果也。
故此中的佛,是指佛性或法身佛,而不是有形有相的報身佛或有名有號的
化身佛。『自得心開』,即指明心見性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此之念佛人,即是參禪、求覺悟之人。而淨土者,乃為心淨則國土淨也。
所以真正的淨土,乃是無所不是、無所不在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此之『都攝六根』,即前所謂「旋.反.還.遺」之心要也。
故攝根者,不只是持心不妄動而已,更重要的是應向內去參究。
如只是攝心不動,頂多是修定法門,而非見性法門。故得更進一步去參究:
最內在、最源頭的是什麼?這才是真正的都攝六根也。
既真如心為一切根門之源,故證得真如心者,即已都攝六根也。
『淨念相繼』,既以真如心來都攝六根,則何非淨念相繼呢?
所以雖名為「念佛圓通」,其實還是不離自力求悟的心地法門也。
可是到目前為止,很多淨土大德,卻只是用世間的人情世故來解釋,
說什麼『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情不重,不生娑婆啊!
真是愈說愈沈淪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