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自在的水果師

       
 
        
       屋裡大藤椅上,一位老法師雙手合抱,意態安詳地坐在那裡,
       看到我們進來,面露微笑,點了點頭,令人頗覺親切,
       他就是人人稱道的水果師——廣欽老法師。
 
       大家到佛前禮座後,他要大家自己找椅子坐下。
       藍老師首先說道:「我們是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的學生
       今天特來參訪,請師父給我們開示。」
 
       「我覺得一個新出家的人,應修一段苦行,也就是要粗衣淡飯、勤勞作務,
          不管是揀柴火、挑水、種菜、煮飯等,你都要做,多做苦工,智慧就易開。
          一個初入門的人,要把心安住,最好的辦法是一心念阿彌陀佛。」
 
         
        依嚴法師問道:「請問法師,修苦行是指做什麼事情,才算修苦行呢?」 
        老法師答道:「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心,就是修苦行。」
 
        慧根師接著問:「請問老法師,對研究教理有何看法?」 
        答:「沒有什麼看法,我覺得很自然,你們以研究教理弘法,
                   我以修行弘法,一樣嘛!」
 
        從智法師問:「請問老法師,你過去修行、閉關,遇到不順利的時候,
                                 你如何對付?」
 
        答:「要有信心 — 在自心深處要有一依止。」
 
        又問:「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愈吃愈少呢?」 
        答:「不是的,要順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無所掛礙
                   要無我才是閉關,如有『』、『吃多少』的觀念,
                   那就不是修行,而是執著了。」
 
        又問:「我閉關時,有時是不想吃,所以不吃。」 
        答:「故意不吃,火氣會上升,不能修行,不想吃的念頭起來了,
                   那還是執著,不想吃,是有一個你不想吃。」
 
        又問:「有時不吃,反而覺得很輕鬆安適?」 
        答:「那只能輕鬆幾天,是暫時的現象。因為我們還未到一心不亂
                   一念不起的境界,所以,執意不吃,身體會虛弱下來。」
 
        問:「聽說老法師是吃水果度日.....」
        話未說完法師就答說:
        「現在沒有吃水果,在民國卅六年(時法師五十五歲),我從大陸來到台灣,
            在山中修行,就從五十五歲開始到八十四歲,這中間都是吃水果,
            現在是方便,吃素食。」
 
         又問:「請問法師為何會動念頭要吃水果呢? 
         答:「因為在山上沒有東西吃,當然只有吃水果。」
         大家聽了哄堂大笑,他的答話,完全出乎意料,
                「我不是故意要去吃水果,有時沒有水果,喝水也是過了一天。」
 
          
         藍老師問:「您是否還每天坐禪? 
         答:「我方便,現在每一項都有喔!包括吃飽、睡覺,睡好了在竹椅上坐坐,
                   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無處不自在!法師讓人覺得風趣、親切!
 
         慧嵩師問:「打坐要從何學起? 
         答:「從觀自在學起。」又是一個特別的答覆。
 
         慧明師問:「請問老法師,念佛有何竅門? 
         答:「無有一竅,但看己心。有的人不會念佛,要壽命長,求壽命長有何用?
                    只是多一些時間去造業。會念佛的人,心與佛同,多一年壽命,
                    就多一年的無量壽佛。」
         
          
         藍老師問:「有一種人信外道,但做人很好,請問他將來會到那一界?」 
         答:「這是你們的分別心,我的看法是看每一個人都一樣,
                    每一種宗教都有它某種程度的好處,都對社會有某種程度的利益。

                    這不是你好我不好的問題,而是層次上的問題。」
 
         接著老法師反問:「度眾生如何度?」這突來的一問,
         大家在心中來不及想好答案。他乃自代答:

         「這個『度眾生』真不容易,我們把慈悲心發出去,他要肯接受,
             才會受我們度,他不接受,就無法度,所以一切要自自然然的,
             要他看到我們歡喜。度眾生隨緣而化、慈悲為懷
             度眾生是順其自然的,所以這個『』就很重要了。」
 
         慧智師問:「請問老法師對了生死的看法?」 
         答:「了生死?喔!那談何容易!不過,了生死有比較容易的辦法,
                    就是念佛啊,但不要以為念佛容易!
                    一念疏忽,就會想睡的昏沈)。」
 
         有人問:「如念佛念到想睡時,怎麼辦?」 
         答:「想睡就睡呀!」
 
         藍老師問:「修行到某種程度以後,對於往生西方是否能夠自己知道? 
         答:「只有到臨死時才知

         依廣師問:「念佛號是否也是執著?」
 
         答:「執持名號不是執著,因執持佛號,可得正念
                    如有一點散心名利之心,那就是執著。」
 
          又問:「一直要念佛,一直要念,是不是執著?」 
          答:「這也不是執著,是精進。」
 
                   常殷法師問:「念佛如有散亂心,怎麼辦?」 
          答:「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念把全付精神投擲到六個字裡去,就對了。」
 
          藍老師問:「您對帶業往生是如何看法? 
          答:「帶業不能往生,經典中之『帶業往生』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樣,
                    你有願心要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如業力大於念力那還是不能往生,
                    但會因你的願力而轉為人身,再繼續念,如此轉了幾轉,                    
                    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於業力,就能往生。」
 
         依恆法師問:「如轉生時,生在一個基督教的家裡,那不是就不念佛了?」 
         答:「不會的,時候到了,他的願力會促使他念佛。
                    有願力的種子,即可促使他念佛。」
 
        蔡月秀同學問:「有人很有修行,但臨終時,還要遭病或意外,
                                    您對這個問題有何看法,是否為定業難轉?」
 
        答:「可以說是『定業難轉』,也可以看作是『乘願還業』。」
               「有人會說,他那麼有修行,難道不能以修行之力克服業力嗎?」
               「我可以說,就是有修行,才會遇此苦難挫折,
                   這正是他修行的功德,使事情在這一次就解決了。」
 
        宏意法師問:「在阿彌陀經上,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之句,
                                 為何您說只專心持佛號即可呢?」
 
        答:「只要『具足信心』,那福德因緣就一切具足了,現在的問題是你的信心,                  
                   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心了。是相信的信心?是每日三、五萬聲佛號的信心
                   是將全付生命投注下去的信心?是一心不亂、一念不起的信心?......
                   你自己具備了那種信心?你自己應該知道,是否福德因緣具足了?」

       離開了承天寺,大家都有一個感覺,老法師和一般傳說的有點不太一樣。
       從他風趣的談吐、無礙的辯才上,可以見到一位高僧的風範,
       不但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更激勵了我們的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