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因 緣
【前言】
十二因緣:
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三有(三界),「支」即支分,
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故名十二有支。
緣覺乘 行者即是觀此十二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果。
【註】緣覺可分為二類:生於有佛之時,因聽聞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
而覺悟之聖者,稱為「緣覺」。
生於無佛之時,由於宿世的薰修及善根,見飛花落葉之景,
覺悟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證得辟支佛者,
稱為「獨覺」。
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三有(三界),「支」即支分,
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故名十二有支。
緣覺乘 行者即是觀此十二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果。
【註】緣覺可分為二類:生於有佛之時,因聽聞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
而覺悟之聖者,稱為「緣覺」。
生於無佛之時,由於宿世的薰修及善根,見飛花落葉之景,
覺悟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證得辟支佛者,
稱為「獨覺」。
【十二因緣的意義】
一、無明:癡暗義。
闇鈍之心,無察查諸法事理之慧,不能了知善惡因果,
是貪瞋癡等煩惱的通稱。
二、行:造作義。
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善行稱為善業,
惡行稱為惡業,所以行又稱為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三、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引生分別染心,即為識。
例如人死後,神識成中陰身,見到父母交合,一剎那間,
生起憎愛分別之心,即投胎受生,這就是識的作用。
闇鈍之心,無察查諸法事理之慧,不能了知善惡因果,
是貪瞋癡等煩惱的通稱。
二、行:造作義。
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善行稱為善業,
惡行稱為惡業,所以行又稱為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三、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引生分別染心,即為識。
例如人死後,神識成中陰身,見到父母交合,一剎那間,
生起憎愛分別之心,即投胎受生,這就是識的作用。
四、名色:名是指精神、心識,色是指物質。
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
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由此六處而入。故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
稱為六入。
六、觸:即接觸。
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七、受:即領受。
為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
對於違逆境界,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
對順益之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
對中庸境,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
八、愛:貪染名愛。
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
九、取:執取境界,說名為取。
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十、有:因為想佔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
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名為有。
十一、生:即未來世的受生。
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十二、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有生則必有老、死。
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
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由此六處而入。故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
稱為六入。
六、觸:即接觸。
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七、受:即領受。
為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
對於違逆境界,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
對順益之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
對中庸境,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
八、愛:貪染名愛。
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
九、取:執取境界,說名為取。
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十、有:因為想佔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
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名為有。
十一、生:即未來世的受生。
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十二、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有生則必有老、死。
【生死流轉門】
十二因緣的道理,顯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起惑、造業、受苦的因果關係。
因有「無明」煩惱,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故由「識」託胎,
進而有「名色」,接著形成「六入」,出生時與外境接「觸」,
便產生種種感「受」,由此起貪「愛」、執「取」,又復「有」未來之果報,
繼續於來世受「生」,終至「老死」。
眾生因無明不覺,而生死相續,永無休止,稱為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
因有「無明」煩惱,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故由「識」託胎,
進而有「名色」,接著形成「六入」,出生時與外境接「觸」,
便產生種種感「受」,由此起貪「愛」、執「取」,又復「有」未來之果報,
繼續於來世受「生」,終至「老死」。
眾生因無明不覺,而生死相續,永無休止,稱為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
【十二因緣與三世二重因果的關係】
偈曰:「無明愛取三煩惱(惑),行有二支屬業道(業),
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道(苦)。」
此即說明十二因緣與惑業苦及三世因果之關係。
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道(苦)。」
此即說明十二因緣與惑業苦及三世因果之關係。
茲將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列表如下:
十
二 因 緣 與 三 世 因 果 |
過去世
|
二因
|
無明
|
惑
|
行
|
業
|
|||
現在世
|
五果
|
識
|
苦
|
|
名色
|
||||
六入
|
||||
觸
|
||||
受
|
||||
三因
|
愛
|
惑
|
||
取
|
||||
有
|
業
|
|||
未來世
|
二果
|
生
|
苦
|
|
老死
|
【聖道還滅門】
眾生因一念不覺起惑,因而造業、受報。
故知,若欲消除三障諸煩惱,則須知因識果,瞭解此十二支層層相因的關係。
仔細推之,來世有「老死」之苦,皆因有「生」之故,會繼續受生,
皆因今生感「有」未來之報,此「有」因「執」取而生,執「取」
因有「愛」之緣故,「愛」皆由種種感「受」而起,感「受」之起因
為六根接「觸」塵境,「觸」因「六入」而生,「六入」由「名色」長成,
「名色」因心識託胎而有,心「識」由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所致,
業「行」起源於「無明」煩惱。
故知,若欲消除三障諸煩惱,則須知因識果,瞭解此十二支層層相因的關係。
仔細推之,來世有「老死」之苦,皆因有「生」之故,會繼續受生,
皆因今生感「有」未來之報,此「有」因「執」取而生,執「取」
因有「愛」之緣故,「愛」皆由種種感「受」而起,感「受」之起因
為六根接「觸」塵境,「觸」因「六入」而生,「六入」由「名色」長成,
「名色」因心識託胎而有,心「識」由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所致,
業「行」起源於「無明」煩惱。
追根究底,無明是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要了生死,即須破除無明。
無明若滅,其後相續而起之因緣亦隨之而滅。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
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此乃行者欲逆生死流、得證解脫聖道所修,
故稱十二因緣聖道還滅門,屬於聖者的境界。
無明若滅,其後相續而起之因緣亦隨之而滅。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
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此乃行者欲逆生死流、得證解脫聖道所修,
故稱十二因緣聖道還滅門,屬於聖者的境界。
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為世間之因果,聖道還滅門為出世間之因果。
所謂凡聖殊途,若流轉於三界生死中,始終是凡夫,不得解脫;
倘能破除無明煩惱,依還滅門修習聖道,則能轉愚成智,永入聖道之流。
所謂凡聖殊途,若流轉於三界生死中,始終是凡夫,不得解脫;
倘能破除無明煩惱,依還滅門修習聖道,則能轉愚成智,永入聖道之流。
【十二因緣與四諦的關係】
十二因緣與四聖諦名異而義同。
過去的無明、行,現在的愛、取、有,屬於集諦;
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的生、老死,屬於苦諦。
以能觀的智慧心豁破生死無明,屬於道諦;
因修道而漏盡無明,證得涅槃寂靜,屬於滅諦。
苦諦與滅諦是果,集諦與道諦是因,
是故行者若欲滅苦果趣樂果,不論觀十二因緣或修四諦法門,
皆須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
過去的無明、行,現在的愛、取、有,屬於集諦;
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的生、老死,屬於苦諦。
以能觀的智慧心豁破生死無明,屬於道諦;
因修道而漏盡無明,證得涅槃寂靜,屬於滅諦。
苦諦與滅諦是果,集諦與道諦是因,
是故行者若欲滅苦果趣樂果,不論觀十二因緣或修四諦法門,
皆須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
【一念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就事上而言,稱為三世十二因緣;
就理上而言,隨一念心起,便具十二因緣,稱為一念十二因緣。
如《大集經》中言,一念中,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為愛造業即為「行」;至心專念,故名為「識」;識共色行,是名「名色」;
六根生貪,是名「六入」。
因入求受,名為「觸」;貪著心者,名之為「受」;纏綿不捨,名為「愛」;
求是等法,名為「取」;如是法生,是名「有」;次第不斷,是名「生」;
次第斷故,名之為「死」。
今以吃包子為喻,說明一念十二因緣之理。
如飢餓時,想吃東西,這念心一動,即垂涎三尺,此一念不覺,就是無明;
因為無明,則有心的造作,而產生「行」;見包子起分別,即是「識」;
此時馬上由心理影響生理,現出餓鬼相,為「名色」;
「六根」接觸包子,產生「觸」;見到包子覺得很好吃,就是「受」;
心生愛著,即是「愛」;想執取、佔有,即是「取」;因取而產生業有,
即是「有」;產生業有之後,又念念相續生起,即是「生」;
念頭生、住、異、滅相續,即是「老、死」。
一念具足此十二因緣,輪迴不已,此為一念十二因緣流轉門。
就理上而言,隨一念心起,便具十二因緣,稱為一念十二因緣。
如《大集經》中言,一念中,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為愛造業即為「行」;至心專念,故名為「識」;識共色行,是名「名色」;
六根生貪,是名「六入」。
因入求受,名為「觸」;貪著心者,名之為「受」;纏綿不捨,名為「愛」;
求是等法,名為「取」;如是法生,是名「有」;次第不斷,是名「生」;
次第斷故,名之為「死」。
今以吃包子為喻,說明一念十二因緣之理。
如飢餓時,想吃東西,這念心一動,即垂涎三尺,此一念不覺,就是無明;
因為無明,則有心的造作,而產生「行」;見包子起分別,即是「識」;
此時馬上由心理影響生理,現出餓鬼相,為「名色」;
「六根」接觸包子,產生「觸」;見到包子覺得很好吃,就是「受」;
心生愛著,即是「愛」;想執取、佔有,即是「取」;因取而產生業有,
即是「有」;產生業有之後,又念念相續生起,即是「生」;
念頭生、住、異、滅相續,即是「老、死」。
一念具足此十二因緣,輪迴不已,此為一念十二因緣流轉門。
眾生每起一個念頭,即感一個果報:
起好的念頭,感善的果報;起壞的念頭,感惡的果報。
假使六根接觸外境,心生染著時,當下這一念心,立刻覺察、覺照,
發慚愧、懺悔的心,檢討反省,不隨妄心流轉,如此馬上就能離開惡道,
趣向善道,此即為一念十二因緣還滅門。
起好的念頭,感善的果報;起壞的念頭,感惡的果報。
假使六根接觸外境,心生染著時,當下這一念心,立刻覺察、覺照,
發慚愧、懺悔的心,檢討反省,不隨妄心流轉,如此馬上就能離開惡道,
趣向善道,此即為一念十二因緣還滅門。
【結語】
修行即是在起心動念處修。古德云:「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
日常生活中,無論閒忙動靜,這念心皆能時刻覺察、覺照,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見境不生貪愛,作主的心始終存在,即能契悟本心本性,
當下便證不生不滅之聖果。
日常生活中,無論閒忙動靜,這念心皆能時刻覺察、覺照,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見境不生貪愛,作主的心始終存在,即能契悟本心本性,
當下便證不生不滅之聖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