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 食 三 昧 法
業障 繽紛而至,法身震動連連;
業障是阻力,也是助力,正如煩惱即是菩提一樣。
法身菩薩住一合相,不似差別相的眾生,容易執著、分別,
一合相的菩薩無業障、煩惱、菩提諸相之別,但是眾生卻深陷其間,
無法自拔,一但心生退轉,就是「法震」,也有稱「魔考」者。
法震無損於法身 ,更有助於法身,
行者在修行期間,雖障厄重重、法震連連,皆只是插曲,
需知,迂迴波折適足以激勵法身之出。
當然,若因根器、因緣、福德之不足,一但退轉,
永無歸期,此是名「法淘汰」。
淨與不淨,是一個名詞、思想觀念的分別而已,葷素亦然,
食物本身並無葷素之別,分別的是你的心。
動物有意識、有感情,而植物依然也有,祇是普通人不易察覺而已。
如果將動、植物加以解剖、分析,則會發現其不能再分的最基本元素
─「佛性」,是完全相同的,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亦就是說此基體是不一不異、無二無別的,只因體而有相,
相之既出,就千差萬別了。
金剛經所講的“空”與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都敘述了宇宙的生命現象,說明一切現象界所接觸的生物、非生物,
都只是一個物質變異的過程,一個表相而已。
那本門觀點又如何呢?
我們是佛乘宗,是現代菩薩僧團,以圓成初地菩薩的觀點而言,
生命是個十大一如的境界,因此娑婆世界眾生與時空萬有的存在是統一的,
主觀與客觀非對立,整個法界是融合、統一的。
未証道前,落於分別相,以為眾生皆是獨立存在的,証道後,
萬有、時空、統一了,你我他主、客觀的對立完全消失了,
我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我。
在此要注意一個問題:「生命的層次與境界」,
欲以人道的所知,生命本身的所能,包括精神與物質,
去証明法界中每一個生命的層次、境界或實質形象,是力有未逮的,
此為轉識成智的問題,欲究竟了知,除非是証道後的法身菩薩。
佛教講:「同體大悲」,既為同體,即無人我的對立相。
又說「無緣大慈」,講因緣、時空的際合,就是說佛在宇宙中,
住一合相─常寂光淨土,沒有第二個生命與他對立,
法界萬有均在其神通量裡,均在其法身中,佛與法界同理同量,
法界萬有在主觀上不復存在。
此時,以何為因?以何為果?
佛境界超越了一元的範疇,超越了宇宙萬相的一切差別與對立,
這才是常寂光土,才是諸佛菩薩的自性實報淨土。
可是,在未證到那個境界之前,我們說眾生還是落於客觀,
一切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充其量,只能在觀念上接受這種最高的思想、境界。
亦即「所食之物,皆是自體的一部分,就主觀而言,實質上是吃自己。」
食物本身並無葷素之別,分別的是你的心。
動物有意識、有感情,而植物依然也有,祇是普通人不易察覺而已。
如果將動、植物加以解剖、分析,則會發現其不能再分的最基本元素
─「佛性」,是完全相同的,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亦就是說此基體是不一不異、無二無別的,只因體而有相,
相之既出,就千差萬別了。
金剛經所講的“空”與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都敘述了宇宙的生命現象,說明一切現象界所接觸的生物、非生物,
都只是一個物質變異的過程,一個表相而已。
那本門觀點又如何呢?
我們是佛乘宗,是現代菩薩僧團,以圓成初地菩薩的觀點而言,
生命是個十大一如的境界,因此娑婆世界眾生與時空萬有的存在是統一的,
主觀與客觀非對立,整個法界是融合、統一的。
未証道前,落於分別相,以為眾生皆是獨立存在的,証道後,
萬有、時空、統一了,你我他主、客觀的對立完全消失了,
我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我。
在此要注意一個問題:「生命的層次與境界」,
欲以人道的所知,生命本身的所能,包括精神與物質,
去証明法界中每一個生命的層次、境界或實質形象,是力有未逮的,
此為轉識成智的問題,欲究竟了知,除非是証道後的法身菩薩。
佛教講:「同體大悲」,既為同體,即無人我的對立相。
又說「無緣大慈」,講因緣、時空的際合,就是說佛在宇宙中,
住一合相─常寂光淨土,沒有第二個生命與他對立,
法界萬有均在其神通量裡,均在其法身中,佛與法界同理同量,
法界萬有在主觀上不復存在。
此時,以何為因?以何為果?
佛境界超越了一元的範疇,超越了宇宙萬相的一切差別與對立,
這才是常寂光土,才是諸佛菩薩的自性實報淨土。
可是,在未證到那個境界之前,我們說眾生還是落於客觀,
一切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充其量,只能在觀念上接受這種最高的思想、境界。
亦即「所食之物,皆是自體的一部分,就主觀而言,實質上是吃自己。」
其實,葷素之間,殺生與不殺生之間,皆是自我的分別心,
而到何程度能不殺生呢?其碼是高靈界、天道以上,
因為雖身處三界,卻不必嗜食此實質之物,更何況是超三界的聖者。
但是因為眾生修行的慧命是建立在性命之上,又何能不吃呢?
然而,也因此而起了虛妄分別識,我曾就此問題求助於老祖師,
老祖師雖是不食人間煙火,卻應此因緣,宣說一方便法,那就是:
「淨食三昧法」。
而到何程度能不殺生呢?其碼是高靈界、天道以上,
因為雖身處三界,卻不必嗜食此實質之物,更何況是超三界的聖者。
但是因為眾生修行的慧命是建立在性命之上,又何能不吃呢?
然而,也因此而起了虛妄分別識,我曾就此問題求助於老祖師,
老祖師雖是不食人間煙火,卻應此因緣,宣說一方便法,那就是:
「淨食三昧法」。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淨則佛土淨,
而心若不淨,則大地皆穢土,人間何有淨食?
金剛經說:「無相」;心經說:「不垢不淨」,你們要深切明瞭。
此淨食法,並非完全對葷素而言,任何一種食物,以物理化學來說,
是一種能量,拿生命來說,則裡面有其業障。
若以葷素分別是否淨食,則人間幾無淨食可言。
此淨食法,若單靠自己的神通力、道行是不夠的,尚要靠佛菩薩的大慈悲、
大威德力,淨化所食之物,因此修此淨食法,在進食之前,應先持手印,
依自力及他力同修此法。
佛乘宗的所有修行法,以相應為先,否則將不得入,若能與祖師相應,
一個手印就是無量法。修「淨食三昧法」,手結一法印,唸三聲祖師聖號:
第一聲聖號心念:
「凡今日我所食,法界今日被殺眾生,皆得承大自在王佛度至大自在淨土」。
大自在淨土是唯心淨土,大自在王佛是諸佛之師,佛性的總體,
因此法界無量佛土、淨土皆是大自在淨土,彌陀淨土即是其一,
因此要特別加以迥向與否皆可,此為第一聲的效果。
第二聲的效果:
其靈、神識已度至淨土,所存留的四大假體,為自己所食之後,
等於融合於自己的平等自性,佛性本是平等一如,因此食物與自我
的佛性便完全融合為一,萬有靈性、萬有佛性一如,而無相對的差別相,
皆是同體了,對不對?
或可說是磁場、能量的變易,相上的變易罷了,就全法界而言,
佛性仍是佛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對不對?
因此,所食同體、所食皆淨,此為第二聲的效果。
等於融合於自己的平等自性,佛性本是平等一如,因此食物與自我
的佛性便完全融合為一,萬有靈性、萬有佛性一如,而無相對的差別相,
皆是同體了,對不對?
或可說是磁場、能量的變易,相上的變易罷了,就全法界而言,
佛性仍是佛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對不對?
因此,所食同體、所食皆淨,此為第二聲的效果。
第三聲祖師聖號:
眾生既以身佈施來供養你的色身,你又所為何事呢?
己立立人,自度度人,一方面精進修行,一方面超度眾生轉法輪。
一位菩薩若捨棄色身,慧命亦將不存,又如何承擔如來家業呢?
除非乘願再來,或是修出大神通力,質能互轉,否則色身始終是修行
的終生工具。
身佈施者以色身長養修行者,修行者以法佈施回餽於供養者,兩蒙其利,
皆是福報,皆是功德。
己立立人,自度度人,一方面精進修行,一方面超度眾生轉法輪。
一位菩薩若捨棄色身,慧命亦將不存,又如何承擔如來家業呢?
除非乘願再來,或是修出大神通力,質能互轉,否則色身始終是修行
的終生工具。
身佈施者以色身長養修行者,修行者以法佈施回餽於供養者,兩蒙其利,
皆是福報,皆是功德。
餐飲之後,有此三聲聖號之法施,其心中的感覺,一方面是法喜充滿,
一方面是深感慚愧,對不對?經此佈施,體能增加了,壽命也延長了,
那麼便該發大心,行十度萬行,以轉法輪,以莊嚴法身,
莊嚴宇宙十法界的平等功德。
既已修過淨食法,當不至於再顧慮「吃葷?還是茹素?」 ,對不對?
中國佛教上有位聖者 ─ 濟顛和尚,是位得道高僧,示現肉食,酒不離手。
一方面是深感慚愧,對不對?經此佈施,體能增加了,壽命也延長了,
那麼便該發大心,行十度萬行,以轉法輪,以莊嚴法身,
莊嚴宇宙十法界的平等功德。
既已修過淨食法,當不至於再顧慮「吃葷?還是茹素?」 ,對不對?
中國佛教上有位聖者 ─ 濟顛和尚,是位得道高僧,示現肉食,酒不離手。
但聖者的境界是能吃能度,眾生是吃得度不得,滿腦子因果報應與業障,
徒增輪迴三界的惡因。
祖師便是基此因緣而傳下「淨食三昧法」,如此則心淨一切淨,自度度人,
自度度人非僅宥於佛堂、道場,而在於心 ─ 法性體,此為絕對清淨自在體,
是第一義諦,內法界如此,外法界自然清淨無染,這是此法的要義。
另外,萬勿以為素食即淨食,因為植物亦是有情,清水中亦有生命,
只是你眼不見為淨罷了。
徒增輪迴三界的惡因。
祖師便是基此因緣而傳下「淨食三昧法」,如此則心淨一切淨,自度度人,
自度度人非僅宥於佛堂、道場,而在於心 ─ 法性體,此為絕對清淨自在體,
是第一義諦,內法界如此,外法界自然清淨無染,這是此法的要義。
另外,萬勿以為素食即淨食,因為植物亦是有情,清水中亦有生命,
只是你眼不見為淨罷了。
若日中三食皆能實修此法,則道行必能長足進步。
修行此法,飯前先觀想,約隔半分鐘,再念第二聲,再念第三聲。
自然成習慣以後,就不必如此長了,只要手持一法印,心中默念即可,
再修熟些,觀想亦不必了,祗要念三聲聖號,功德就具足了,效果就在其中。
修此法不但能消業障、增福慧,同時戒定慧具足,
道行猛進,這是極大助緣,不可不修。
修行此法,飯前先觀想,約隔半分鐘,再念第二聲,再念第三聲。
自然成習慣以後,就不必如此長了,只要手持一法印,心中默念即可,
再修熟些,觀想亦不必了,祗要念三聲聖號,功德就具足了,效果就在其中。
修此法不但能消業障、增福慧,同時戒定慧具足,
道行猛進,這是極大助緣,不可不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