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順 覺 性
圓覺經 是了義經典,應機眾都是大菩薩,世尊在說圓經時,
說了一個修証圓覺的法門,這個法門名為隨順覺性。
圓覺經說:「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分成四個階段。
說了一個修証圓覺的法門,這個法門名為隨順覺性。
圓覺經說:「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分成四個階段。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世尊在談這個法門時說:「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這個法門大菩薩可以修,我們未世眾也生可以修。
我們所熟悉的觀呼吸法門與淨念相續法門,也可以導入隨順覺性法門。
是很殊勝的法門,在藏傳的「無染覺性直觀」或默照禪,
也都能看到「隨順覺性」的智慧光。
這個法門大菩薩可以修,我們未世眾也生可以修。
我們所熟悉的觀呼吸法門與淨念相續法門,也可以導入隨順覺性法門。
是很殊勝的法門,在藏傳的「無染覺性直觀」或默照禪,
也都能看到「隨順覺性」的智慧光。
菩薩的圓覺法門,是以佛所証的果地為因地正見,正知圓覺心性,
心佛眾生平等無別,覺性本來清淨,本來平等,於一切時中,
覺性清淨不起妄念。
但是我們眾生,因無明妄想,時時刻刻,妄念紛擾不休,
要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如何去面對妄念?
圓覺經中說「於諸妄心,亦不息滅。」,為什麼不息滅?
因為妄念本空,不用去息滅,它會自然的息滅。
心佛眾生平等無別,覺性本來清淨,本來平等,於一切時中,
覺性清淨不起妄念。
但是我們眾生,因無明妄想,時時刻刻,妄念紛擾不休,
要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如何去面對妄念?
圓覺經中說「於諸妄心,亦不息滅。」,為什麼不息滅?
因為妄念本空,不用去息滅,它會自然的息滅。
我們的身心,眼所見,耳所聞,乃至於生理上的麻痛癢所有知覺,
與心理上的喜怒哀樂所感受,都是淨覺心性透過六根與六塵所產生的現象,
一切妄念都在這個現象中生生滅滅不休。
現象生生滅滅,此起彼落,猶如虛空中的雲霧幻起幻滅,
然而幻相會滅盡,虛空則不動。
亦即妄念雖然生生滅滅,本具的圓滿覺性,不隨現象生滅,
生前滅後皆如如,對這不生不滅的覺性不疑不惑,是學習隨順覺性法門,
必須先立下的基本正見。
圓覺經把覺性的圓覺過程,立了四種差別,下文將進一步說明:
第一個階段名為「凡夫隨順覺性」,即是眾生本來日日耽迷在五欲中,
有一天,遇到善知識,教授開悟淨圓覺性的智慧,亦即從隨順煩惱中,
悟到了有個不生不滅的清淨覺性,這覺性不隨煩惱生滅,
從這個發現開始修習。
當修習隨順覺性後,妄想習性會開始淡化,覺性會更為顯發,
就能進一步由靜中覺察到不生滅的覺性,延伸於行、住、坐、臥,
舉手投足中修習隨順覺性。修習隨順覺性即是先由發現,
而後延伸妙用,直至圓覺。
與心理上的喜怒哀樂所感受,都是淨覺心性透過六根與六塵所產生的現象,
一切妄念都在這個現象中生生滅滅不休。
現象生生滅滅,此起彼落,猶如虛空中的雲霧幻起幻滅,
然而幻相會滅盡,虛空則不動。
亦即妄念雖然生生滅滅,本具的圓滿覺性,不隨現象生滅,
生前滅後皆如如,對這不生不滅的覺性不疑不惑,是學習隨順覺性法門,
必須先立下的基本正見。
圓覺經把覺性的圓覺過程,立了四種差別,下文將進一步說明:
第一個階段名為「凡夫隨順覺性」,即是眾生本來日日耽迷在五欲中,
有一天,遇到善知識,教授開悟淨圓覺性的智慧,亦即從隨順煩惱中,
悟到了有個不生不滅的清淨覺性,這覺性不隨煩惱生滅,
從這個發現開始修習。
當修習隨順覺性後,妄想習性會開始淡化,覺性會更為顯發,
就能進一步由靜中覺察到不生滅的覺性,延伸於行、住、坐、臥,
舉手投足中修習隨順覺性。修習隨順覺性即是先由發現,
而後延伸妙用,直至圓覺。
圓覺經在面對如幻的妄念時,有個直截了當的心法,即是「知妄即覺」,
知妄就是覺察到妄念,覺察的當下,妄想早就不見縱跡了,
覺的當下,心就清淨了,猶如光明照耀時,黑暗不會同時存在。
若說過程,即是「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覺性朗照,心念清淨了,就回到「一切時中不起妄念」。
我們眾生妄想根深蒂固的習性,很難安住在這個心法中,
必須不斷的千捶百煉,妄動習性才會退下來,才能由隨順覺性
流入圓覺大海。
知妄就是覺察到妄念,覺察的當下,妄想早就不見縱跡了,
覺的當下,心就清淨了,猶如光明照耀時,黑暗不會同時存在。
若說過程,即是「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覺性朗照,心念清淨了,就回到「一切時中不起妄念」。
我們眾生妄想根深蒂固的習性,很難安住在這個心法中,
必須不斷的千捶百煉,妄動習性才會退下來,才能由隨順覺性
流入圓覺大海。
圓覺經開頭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
無明永斷後,自然的「一切時中不起妄念」。
「圓照清淨」是圓覺智慧,覺相無相,乃是「無念之念」。
眾生沒有圓照清淨的智慧之前,就一定念念皆是妄念。
無明永斷後,自然的「一切時中不起妄念」。
「圓照清淨」是圓覺智慧,覺相無相,乃是「無念之念」。
眾生沒有圓照清淨的智慧之前,就一定念念皆是妄念。
我們眾生攀緣妄想習慣了,妄念一出來,總是身不由己的執著妄想,
心念就如獵狗追著獵物,妄念生妄念,隨著妄想奔流不息。
就算道理上知道妄想本空,要能看著妄念自生又自滅,則是想得到做不到。
真的能夠令心念看著妄念起滅,猶如坐看風雲起,不被妄念所擾亂,
才能生起「於諸妄心亦不息」的智慧。
佛法在這方面也著墨很多,比如「安般守意經」的守意,
就是以觀呼吸緣住紛飛不停的意念。
念佛法門,則是都攝六根,令意念淨念相續,也是善巧的方便。
由都攝六根,令心念專一,澄靜心慮,再透過無常無我觀,
或緣起性空觀,相契妄念本空的智慧,明白妄想猶如虛空的幻起雲霧,
雲霧滅盡,覺性不動。
心念就如獵狗追著獵物,妄念生妄念,隨著妄想奔流不息。
就算道理上知道妄想本空,要能看著妄念自生又自滅,則是想得到做不到。
真的能夠令心念看著妄念起滅,猶如坐看風雲起,不被妄念所擾亂,
才能生起「於諸妄心亦不息」的智慧。
佛法在這方面也著墨很多,比如「安般守意經」的守意,
就是以觀呼吸緣住紛飛不停的意念。
念佛法門,則是都攝六根,令意念淨念相續,也是善巧的方便。
由都攝六根,令心念專一,澄靜心慮,再透過無常無我觀,
或緣起性空觀,相契妄念本空的智慧,明白妄想猶如虛空的幻起雲霧,
雲霧滅盡,覺性不動。
覺性智慧還沒圓滿之前,我們必須依於教法熏習,若尚無力緣於如來因地
的清淨覺相,就要先安立淨念相續,作為方便。
心念正知「淨念相續」的念,或者明覺到沒有妄念,這明覺的念,
本身也是妄念,我們如何面對這個妄念呢?「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只要我們安住於淨念相續中,不再起妄念,心境就會如一杯濁水,
放久了後,混濁物會沉澱下來,心寂靜後,妄想不再擾濁覺性,
就會露出淨覺的智慧光。
的清淨覺相,就要先安立淨念相續,作為方便。
心念正知「淨念相續」的念,或者明覺到沒有妄念,這明覺的念,
本身也是妄念,我們如何面對這個妄念呢?「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只要我們安住於淨念相續中,不再起妄念,心境就會如一杯濁水,
放久了後,混濁物會沉澱下來,心寂靜後,妄想不再擾濁覺性,
就會露出淨覺的智慧光。
我們眾生六根對六塵攀緣習慣了,變成無時無刻都習慣於追逐五光十色,
寂靜變成孤獨、寂寞感,變成了苦的感受。
然而,圓覺智慧乃由寂靜中生,當我們沉澱下世間的煩惱與紛擾後,
心念寂靜下來,才能發現到平時觀察不到的智慧,猶如深夜在高山上,
靜觀山下的世間,看著城市閃著霓虹燈,看著忙於名利的燈火,
有著眾醉唯我獨醒的覺照,會由淨覺心,觸及諸法如幻,妄念本空的智慧。
所以在生活中,排除無謂的應酬,有著自己寧靜的時間,讓心寂靜下來,
是我們初學隨順覺性,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寂靜變成孤獨、寂寞感,變成了苦的感受。
然而,圓覺智慧乃由寂靜中生,當我們沉澱下世間的煩惱與紛擾後,
心念寂靜下來,才能發現到平時觀察不到的智慧,猶如深夜在高山上,
靜觀山下的世間,看著城市閃著霓虹燈,看著忙於名利的燈火,
有著眾醉唯我獨醒的覺照,會由淨覺心,觸及諸法如幻,妄念本空的智慧。
所以在生活中,排除無謂的應酬,有著自己寧靜的時間,讓心寂靜下來,
是我們初學隨順覺性,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在大海中,有著大浪花、小浪花,浪花千變萬化,起起落落,終歸於大海,
任何浪花,都是大海的另一個名相,我們有名言分別心,才會說這是浪花,
這是大海。
吃飯、穿衣都是覺性所起的作用,生活中不能沒有這些作用,
也不必離開這些作用。飯前飯後有著餓與飽的現象生滅,
知餓知飽的覺性則是前後一如,了無變異,會生滅的只是現象,
覺性則是無生無滅。
能夠如實的從念念中覺察到:
「生滅的只是現象,覺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那麼覺性將猶如長夜已盡頭,東方露出一線署光,只要隨順此覺性,
慧日終將照亮大地。
任何浪花,都是大海的另一個名相,我們有名言分別心,才會說這是浪花,
這是大海。
吃飯、穿衣都是覺性所起的作用,生活中不能沒有這些作用,
也不必離開這些作用。飯前飯後有著餓與飽的現象生滅,
知餓知飽的覺性則是前後一如,了無變異,會生滅的只是現象,
覺性則是無生無滅。
能夠如實的從念念中覺察到:
「生滅的只是現象,覺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那麼覺性將猶如長夜已盡頭,東方露出一線署光,只要隨順此覺性,
慧日終將照亮大地。
身心活動中,有著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運作,有著喜怒哀樂,
然而日日猶如戲一場,戲台鑼鼓歇下時,濃粧人即是卸粧人,
心識起起落落,現象滅盡,覺性不動。覺性所現的妄念也是一樣,
妄想本空,自生又自滅,「淨覺心」無生無滅。
然而日日猶如戲一場,戲台鑼鼓歇下時,濃粧人即是卸粧人,
心識起起落落,現象滅盡,覺性不動。覺性所現的妄念也是一樣,
妄想本空,自生又自滅,「淨覺心」無生無滅。
我們不必去排除生活中的待人處事所生起的念頭,安住於世間,
即是「住妄想境」,住妄想境的住,是正念正知,正知這些
待人處事的念頭,吃飯喝茶,乃至於罵小孩的念,都是覺性所現,
浪花本是大海,念念本不離覺性,只要淨覺心不失,妄想分別習性
在覺性的智慧光照下,就會法爾自消。
有些人誤以為佛法講求的是無相無住,所以不應該有住,
不應該生心去覺察,因而不曉得正念正知妙用,殊不知所謂「無住無相」,
是淨覺心照破分別妄識後,自然會有的自在,不是未照破之前,
執心於無住無相。
即是「住妄想境」,住妄想境的住,是正念正知,正知這些
待人處事的念頭,吃飯喝茶,乃至於罵小孩的念,都是覺性所現,
浪花本是大海,念念本不離覺性,只要淨覺心不失,妄想分別習性
在覺性的智慧光照下,就會法爾自消。
有些人誤以為佛法講求的是無相無住,所以不應該有住,
不應該生心去覺察,因而不曉得正念正知妙用,殊不知所謂「無住無相」,
是淨覺心照破分別妄識後,自然會有的自在,不是未照破之前,
執心於無住無相。
世尊談隨順覺性法門之前,說了四種覺性差別。
佛本一乘,覺性法門就是順著這覺性照破這些差別,直証如來淨覺心。
佛本一乘,覺性法門就是順著這覺性照破這些差別,直証如來淨覺心。
一.凡夫隨順覺性:凡夫執著四大為實我,執著我所愛,厭棄我所憎恨的,
生活就在憎愛中輪迴。有一天,他聽聞了圓覺教法,才恍然大悟自己的
有著與十方諸佛同等的圓覺妙性。從此放下了名利、情愛的追逐,
對圓覺妙性立下心志修証,並且生起了無疑無惑的正見。
只是凡夫懷著厭離心態,雖然已具備了正見,還是存有著
「消除煩惱入於涅槃」的觀念,有著「世間與出世間」的分別。
生活就在憎愛中輪迴。有一天,他聽聞了圓覺教法,才恍然大悟自己的
有著與十方諸佛同等的圓覺妙性。從此放下了名利、情愛的追逐,
對圓覺妙性立下心志修証,並且生起了無疑無惑的正見。
只是凡夫懷著厭離心態,雖然已具備了正見,還是存有著
「消除煩惱入於涅槃」的觀念,有著「世間與出世間」的分別。
二.菩薩未入地隨順覺性:依隨順覺性法門,淨除「喜歡出世智慧,
厭棄世間煩惱」的分別觀,唯是住於淨覺心,心尚留有住與不住的障礙。
厭棄世間煩惱」的分別觀,唯是住於淨覺心,心尚留有住與不住的障礙。
三.菩薩入地隨順覺性:菩薩消除了淨覺心住與不住的障礙,常覺不住,
也息滅能所,無能照與所照。能覺與所覺同時寂滅,一切名言也隨之寂滅。
也息滅能所,無能照與所照。能覺與所覺同時寂滅,一切名言也隨之寂滅。
四.如來隨順覺性:乃是圓滿菩薩入地覺性後所顯出來的圓覺妙智,
正如經中所說「一切障礙即是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正如經中所說「一切障礙即是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我們未証菩薩入地隨順覺性之前,分別妄想心識,會存有生活與佛法的
慨念性分別,無明與淨覺的觀念分別為二,會有煩惱與菩提的差別觀,
若依於覺性法門,覺性會漸次照破這些「分別性的」與「習氣性的」差別見,
不再生起「這是妄念,這是淨念」的分別。
能覺察到這些差別見,乃是覺性所起的智慧妙用,當覺性無間覺照,
心無旁顧的正念正知「隨順覺性」,即是趨向「不加了知」,
住與不住不加了知,覺與不覺不加了知,從生活中無間的念念隨順明覺,
了無他想,不起加以了知,不起辯真實的疑念。
慨念性分別,無明與淨覺的觀念分別為二,會有煩惱與菩提的差別觀,
若依於覺性法門,覺性會漸次照破這些「分別性的」與「習氣性的」差別見,
不再生起「這是妄念,這是淨念」的分別。
能覺察到這些差別見,乃是覺性所起的智慧妙用,當覺性無間覺照,
心無旁顧的正念正知「隨順覺性」,即是趨向「不加了知」,
住與不住不加了知,覺與不覺不加了知,從生活中無間的念念隨順明覺,
了無他想,不起加以了知,不起辯真實的疑念。
總之,有戒定慧與淫怒痴,有無明與真如,一切有性無性,皆是覺性未圓覺
所會有的分別與障礙。依於隨順覺性法門,淨覺這些分別障礙,成就平等覺性,
圓覺不二,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所會有的分別與障礙。依於隨順覺性法門,淨覺這些分別障礙,成就平等覺性,
圓覺不二,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我們聽聞妙法後,會因存有執愛著自我,會戀著於家庭或事業,放捨不下,
乃至於愛著所喜歡的音樂或嗜好,給忘失了覺性的覺照,所以必須時常的
提起所聞的法義,才能正念現前,這提起的覺觀,即是「加以了知」。
所以覺察有二種現象,一是覺察到我愛、我執的染著,一是覺察到
對隨順覺性的法門的忘失。
這二種覺察心,本身都是因緣所現起的妄念,雖然都是妄心,但是覺察的同時,
由於先前已具備的覺性不生不滅的正見,所以覺察的當下,即射出般若智光,
正知妄念本空,覺察的同時,就有著消磨妄想習性的作用,有著撥雲見日的作用
,在《大乘起信論》稱為真如熏習無明。
乃至於愛著所喜歡的音樂或嗜好,給忘失了覺性的覺照,所以必須時常的
提起所聞的法義,才能正念現前,這提起的覺觀,即是「加以了知」。
所以覺察有二種現象,一是覺察到我愛、我執的染著,一是覺察到
對隨順覺性的法門的忘失。
這二種覺察心,本身都是因緣所現起的妄念,雖然都是妄心,但是覺察的同時,
由於先前已具備的覺性不生不滅的正見,所以覺察的當下,即射出般若智光,
正知妄念本空,覺察的同時,就有著消磨妄想習性的作用,有著撥雲見日的作用
,在《大乘起信論》稱為真如熏習無明。
若是覺察到妄念,生起要消除妄念的意念,那麼這生起的心就是一個大妄想,
妄上加妄,增長無明力,不會有覺照的功能,覺性被這「想要」的妄念給障蔽了,
想要去除妄想的心,就是妄執的本色,有著「我愛淨念,我憎妄念」
的分別妄識。
妄上加妄,增長無明力,不會有覺照的功能,覺性被這「想要」的妄念給障蔽了,
想要去除妄想的心,就是妄執的本色,有著「我愛淨念,我憎妄念」
的分別妄識。
覺察到妄念時,自然「知妄即覺」,如果「無住般若力」尚未穩定,
會很快的又生起妄念,無力「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如果無力安於「無住生心」,
那麼就要先安住於淨念相續,作為引導方便。
猶如要興起高樓,就必須往地下紮根,那兒還沒紮好,就要先紮穩那兒。
在圓覺經中,佛陀也說我們未世純根的眾生,努力修習圓覺卻無法成就的話,
應當先覺察自己的心性上缺點,來加以懺悔,並且不能放棄修圓覺的希望,
要先從斷除憎愛心、嫉妬心、諂曲心下手,而後自然會往上相契隨順覺性法門。
從身、語、意去覺察貪嗔痴的心行,乃是懺悔的總則。
會很快的又生起妄念,無力「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如果無力安於「無住生心」,
那麼就要先安住於淨念相續,作為引導方便。
猶如要興起高樓,就必須往地下紮根,那兒還沒紮好,就要先紮穩那兒。
在圓覺經中,佛陀也說我們未世純根的眾生,努力修習圓覺卻無法成就的話,
應當先覺察自己的心性上缺點,來加以懺悔,並且不能放棄修圓覺的希望,
要先從斷除憎愛心、嫉妬心、諂曲心下手,而後自然會往上相契隨順覺性法門。
從身、語、意去覺察貪嗔痴的心行,乃是懺悔的總則。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隨順覺性也是這樣,隨順於行住坐臥。若是在行住坐臥中,對妄想生起息滅心,
覺性就須臾離了,不能隨順無間的覺照,若是突然生起加以了知,或是辯真實,
也是這樣,道就須臾離了,不能由隨順邁向三摩地。
隨順覺性也是這樣,隨順於行住坐臥。若是在行住坐臥中,對妄想生起息滅心,
覺性就須臾離了,不能隨順無間的覺照,若是突然生起加以了知,或是辯真實,
也是這樣,道就須臾離了,不能由隨順邁向三摩地。
由無住無相的般若,處於居一切時中不起妄念,本身的「知妄即覺」的般若
已力相當紮實,尚未紮實之前,我們無妨先立基於觀呼吸方便,由呼吸進出
的觀察,令意念不分散,先形成淨念相續。
或者都攝六根,繫心於佛號,念念攝心不散,形成淨念相續。
淨念相續有個淨相,比較能夠成為明確的所緣,讓心安住於當下,
這是比較紮實的學習心態。
只要淨念相續不息滅,妄想就不會出來。
接著「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是正知,是用功的下手處,正知是覺性的慧光,
讓這正知的覺性順勢直下,覺性熏習妄想的力量,就能勢如破竹,因此說:
「不加了知」,只管覺性朗照,猶如「海龍銜珠,游魚不顧」,
不去理採所謂妄念,也不再對覺性的實相有所質疑而去辯真實,覺性無間覺照,
無明就分分破,猶如旭日東昇,直至照破能所,無能証,無所証,
如如朗照日中。
上文引用自: 唐岐部落
已力相當紮實,尚未紮實之前,我們無妨先立基於觀呼吸方便,由呼吸進出
的觀察,令意念不分散,先形成淨念相續。
或者都攝六根,繫心於佛號,念念攝心不散,形成淨念相續。
淨念相續有個淨相,比較能夠成為明確的所緣,讓心安住於當下,
這是比較紮實的學習心態。
只要淨念相續不息滅,妄想就不會出來。
接著「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是正知,是用功的下手處,正知是覺性的慧光,
讓這正知的覺性順勢直下,覺性熏習妄想的力量,就能勢如破竹,因此說:
「不加了知」,只管覺性朗照,猶如「海龍銜珠,游魚不顧」,
不去理採所謂妄念,也不再對覺性的實相有所質疑而去辯真實,覺性無間覺照,
無明就分分破,猶如旭日東昇,直至照破能所,無能証,無所証,
如如朗照日中。
上文引用自: 唐岐部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