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的  妙  諦

唐 岐 偶 思
 
 untitled147.bmp  
 


佛法的「空」,
無法用一個比喻就能作完整的形容,
也無法在單方面作詳細的描述。

龍樹菩薩的《中論》,
對「空」的闡述,相當的完整又詳細。

今就個人的有限的知解,
提出《中論》中的兩句話來漫談「空諦」。

一.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空」有著「無限的可能」,
也猶如處在「無方位」中的「全方位」;
「以有空故,一切法得成。」猶一把泥土,
可以隨心捏出所想要的形狀。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若是泥土已成形了,失去了全方位,
就無法隨意捏出所要的形狀了。

所以有心學畫畫者,心就有可能成為「畫家」;
有心學醫,心就有因緣成為醫生;
立志學佛,就能具足因緣成就「正等正覺」。
心性能隨著心力造作一切善法或惡法。

也因此,對「空性」的了解,
能讓我們明確的透澈善惡業的來龍去脈,
進而明確生命要如何走向「去惡向善」,
或者如何來「離苦得樂而解脫」;
若是沒有對「空性」澈底的正解,
對因果現象以及生命的本質,
就無法在理地上澈底解開當中的疑惑。


二.

「雖空亦不斷,雖有亦不常;
      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



「雖空亦不斷」,指的是心性雖然是「空性」,
但是不會是「斷滅」;猶如水會蒸發成水氣,水氣又凝成水,
它的能量則是不變。我們白天學到某些教理,在睡覺時,
全都不見了,但是所學的一切,不會因睡覺而消失。

或者今生所作的善事或不善事,
不會因為色身的死亡而一筆勾消,
如《大寶積經》說:

「假使經百劫,所造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所作的一切善惡業,即使經過萬年、億年,
一旦因緣聚會時,
所作的善惡業就會現行,不會斷滅。

「業」雖然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
但是也不會是固定的形式而存在,
它會隨著因緣不斷的變化,
當中剎那剎那的在生生滅滅,
所以說「雖有亦不常」。

在行為的造作下,
心識隨著造作而有種種善業與惡業現象,
但是一切業的本質都是「空性」,
善業不會永遠固定都是善業,
惡業也不會永遠都是固定惡業;
善果享用完了,善業就改變了,
惡果受報也是一樣,當有心懺悔時,
惡業的本質就改變了。

一切業都會隨著因緣而變異而改變,
所以是「雖有亦不常」;
「不常」是沒有固定的本質。

我們的心性剎那剎那都在接觸不同的因緣,
所以心識不會是「不變的常相」,
想要用思惟、推尋來找到心的常相,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思惟與推測的心念,乃相續不斷,雖有卻不常。

「業相」雖然剎那不停的在變異,
但是心性是不變異的,
猶如海浪有不斷的現起各種相狀,
但是最終都必定歸於海水。

如果我們談到「心性」時,
若是立即現起「心性乃不生不滅的空性」的念頭,
這個念頭由「名言慨念」來的,是透過名言的分別
與思惟領會出來的,這樣的知解,尚無法離開語言的詮釋,
也會在慨念上存有「常見」。

「常見」的慨念要瓦解,就得於對境中,
「得旨忘詮」,頓落名言分別,直契於「空性」,
也唯有語言道斷、心行寂滅中才能領會,
而非來自於慨念思索;能夠如此,
才能對「非空非有的空性」了了無疑。

若是誤以為「空性」是一切皆空,
所以不必力行布施或嚴謹持戒,
因為布施也空,持戒也空,有了這樣偏差的見地,
不但無法成就善法,更是危害甚深甚深了;
當知,離開了「有」,也無所謂「空性」可言,
若離開了「有」而言「空」,
就難免有落入「斷滅見」之嫌了。

若是有人不解「空性」真實義,
而因此一昧的強調因果緣生緣滅,本來一切空,
所以何必懼怕因果?認為一切皆空,因果也是空性,
所以縱欲作樂也是空,反正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若是這樣的話,就墮在「執空」而不自知,
也會在錯誤的偏見下,造下無量不善業,受無量的苦報。

就「中道諦」而言,在布施中,
乃至在一切佛土的莊嚴中,當了達
「雖空亦不斷,罪福亦不失」而不執於「空見」;
了達「雖有亦不常」而不執於「常見」;
於空性真實義中,令六根對外境時,通達
「不執空不執有」的大般若,於一切「順逆」的業緣,
唯是「受所應受,行所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