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界 、 法 身

untitled444.bmp  


【 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 釋智諭  法師


【 爾時慧命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             
      一切愚癡凡夫。不如
實知彼一界故。
             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於極惡大邪見心。
謂眾生界增。
謂眾生界減。          
             
 舍利弗言。善哉世尊。                  
 此義甚深我未能解。                      
  唯願如來為我
解說令得解了。】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
善哉!世尊!此一界之義甚深,我未
能解。
唯願世尊為我解說,令我解了。
一界者即第一義諦,是佛境界,非二乘人所能解了。
所以舍利弗,至誠問佛。

 
  【 爾時世尊。告慧命舍利弗。           
此甚深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
亦是如來心所
行處。

                               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
                                       所不能見。不能
觀察。何況一切愚癡凡夫而能測量。

                    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
此義。
                                               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                    
     唯可仰信。不能如
實知見觀察。

         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
。      
                        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
者。
  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
  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此一界甚深之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
不是聲聞緣覺劣智人,所能知道的。

一界即是無界,如佛言諸法一相,所謂無相。

何為如來智慧?

佛得無分別智,
即能分別一切。
無分別智亦明根本智,即能分別一切法。
 
一界無界,無界法界,故法界是佛智慧境界。
如文殊菩薩云,法界無界,無界
法界。
法界無界者,實相無相也。無界法界者,實相無不相也。
 
實相無相,要須無分別智契合。
若少生分別心,即不契入無相智。
無分別智猶如淨鏡,鏡體清淨,一絲不掛、一塵不染。
正以鏡體清淨,故能照一
切相。
所以說佛得無分別智,即能分別一切。
 
淨鏡雖照萬相,而鏡體清淨,始終不染。
所謂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故佛智猶
如虛空,含萬相而空寂,體空寂而含萬相。
此之謂大圓鏡智,即佛智也。
 
故佛以無分別智,契無相法界。
故曰一界甚深義,是如來智慧境界。
亦是如來心所行處。
佛心如虛空,無著亦無染。譬如虛空,大火燃燒,
虛空不
著。大水稽天,虛空不濕。大風摧折,虛空不動。
佛心亦復如是,能容納一切境界
,而不為一切境界所染。

換句話說,如來心能破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破。
謂之金剛般若波羅蜜。
 
因為如來如實知法界一界故,無分別故。
凡一切分別相,皆如幻化不實故。
證大覺,故於一切行處,無著無染。
此是如來心所行處也。
 
這不是二乘人所能辦得到的,故曰非二乘境界。
二乘人分別生死,分別涅槃。
分別凡聖,分別佛外,處處生分別心。

所以一界甚深義,非其智慧境界,亦非其心
所行處。
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
何況一般凡夫所能
測量呢?所以他們起增減見。
 
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
唯可信仰,不能如實知見觀察。
二乘人之智慧,不能如實知見觀察。因為二乘人,
亦不能如實知一法界故。
此一法界義,唯有敬仰相信而已。
 
舍利弗!此一界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
諦者真理也。如此真理,橫賅十虛,縱徹三際,
故曰第一義諦。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
若論其義,便是畢竟空,離諸相,無所有,不可得。
 
此一界甚深義,即是畢竟空,離諸相,無所有,
不可得,不可思議。二乘人總以思議心求之,
所以不能如實知見觀察此義。
 
第一義者,即是眾生界。
 
說一界,則一切界皆是一界,是名第一義。
因為第一義畢竟空,故無二無別。
第一義離諸相,故無二無別。第一義無所有,故無二無別。
第一義不可得,故無二
無別。
 
以無二無別故,所以第一義普周一切。
以如是故,橫遍豎窮,無一法非第一義
。故曰第一義即眾生界。
 
眾生者,因緣所生,因緣生法即是畢竟空,故第一義即是眾生界。
眾生界既空
,當然無相,故第一義即是眾生界。
生界既然無相,當然無所有不可得,故第一
義即是眾生界。
 
既然第一義者即是眾生界,則知第一義即是法界。
因為法界者即眾生界也。法
界無界,即第一義也。
 
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 
一切眾生色心,不離真如法性之體,名如來藏。
所以說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

 
如來藏即眾生之佛性。
一切眾生煩惱心中,具足清淨佛性清淨真如,名如來藏

故眾生界者,即如來藏。
 
我們已經知道,眾生界空。
而此空性,即如來藏。所謂二空如來藏。

一者: 空如
來藏

心性理體,清淨平等。
隨染緣建立生死,隨淨緣建立涅槃。而此心性理體,
等同虛空,湛然不動。故生死涅槃,
猶如空花,其性實空。故曰空如來藏。

二者:不
空如來藏

此心性理體,常住不壞。
具足一切清淨功德,及一切有漏惑業染法。
藏包攝,無德不備,無法不現,故明不空如來藏。
以如是故,說眾生界即是如來藏
 
  
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如來藏與法身,本是一個。

法身在纏,則名如來藏。
如來藏出纏,則名法身。

如來藏出纏,便名成佛,
所謂佛性圓顯者是。

法身在纏,僅名佛性,不名為佛。
所以眾生皆具佛性,然不得謂佛。
 以如來藏在纏,法身不得圓顯故。 
 
 
【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滅法。                                   
非過去際。非未來際。離二邊故。
         舍
利弗。非過去際者離生時故。非未來際者。離滅時故。 
  舍利弗。如來法
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        
        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
以未來際平等故。
    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

  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滅法。
不生不滅是總說,以下所論,皆分別說。都是解釋不生不滅的。
法身常住如虛
空,故不生不滅。法身平等不二不別,故不生不滅。
非過去際,非未來際,離二邊故。
 
法身者,即中道義,故離二邊。中道義者,無所得義也。
非是離二邊,得於中
道。不得於邊,復不得於中,名中道也。
故經中所說離二邊者,無所得義也。
 
此法身同於虛空,無有所得。非過去際,是無所從來也。
故經中言,離生時故
。離生時者,無所從來也。非未來際,離滅時故。
此是言法身常住,無所從去也。
 
於此可知,法身義者,即如來也。所以名如來者,用表法身德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
此明法身常住如虛空,不生不滅也。不異法者,言法身不生也。
法身若有生,
必有差異。法身不生,故無差異。
不盡法者,言不滅也。法身不生不滅,是故常住

 
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
所謂恒,即常也。不過說常時,法身如虛空,無生無滅。
今言恒者,即橫遍豎
窮義,實有義,平等義。
故經中有云「平等恒有法」,即橫遍豎窮義也。
以如來法
身平等、恒、橫遍豎窮,於世間實有不虛,
故盡未來際常可歸依。
 
不但菩薩盡未來際歸依佛,是歸依法身。
縱然歸依報身化身,亦是歸依法身。
因為報身者,報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

若離法身,則無報身,因為依法起報
故。
 若離報身,則無化身,因為依報起化故。 

甚而言之,我們現在值無佛之世,
言歸依者,亦是歸依法身佛。何以故?
因為
報身有生無滅,化身有生有滅,都不能作「常」歸依。
唯有法身,橫遍豎窮,盡未
來際,平等恒實有,常可歸依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
如來法身清淨,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不與一切染法相應。
無有煩惱,無有生滅
,故曰法身清涼。不二法者,無生滅變異也。
無分別法者,自性清淨,不與一切染
法相應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如來法身不生不滅,故無有變異。非作法者,「作」即起也。
無起無滅,故如
來法身不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