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六 祖 革 命

 
賴  永  海

89025592edc446b7f3450c8cd4a9eb07.jpg
             
 
【 內 容 提 要 】
 
   有文章認為,真正的中國佛教始于「六祖革命」,
而六祖慧能對傳統佛教的革命性變革主要表現在:

        一、是把傳統佛教的真如佛,變為心性佛;                                         
   二、是把傳統佛教的強調佛度師度,變為注重自性自度;                  
  三、是把傳統佛教的強調修禪靜坐,變為注重道由心悟;                 
   四、是把傳統佛教的強調經教,變為注重不立文字;                        
  五、是把傳統佛教的強調出世間求解脫,變為注重即世間求解脫。      
 
      禪宗是一個影響最大、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隋唐之後,
   禪宗幾乎成為中國佛教的代名詞。據有關資料記載,    
 禪宗的創始人是南北朝時,來華的印度僧人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以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聞名於佛教史,
因其注重禪定,該宗遂以「禪」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故以禪命宗。
 
     從傳法世系說,菩提達摩為禪宗第二十八祖,初祖則為摩訶迦葉。
據傳昔日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人都不解其意,
唯有大弟子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釋尊遂說:

「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禪宗據此立摩訶迦葉為西土初祖,
其後次第相傳,至菩提達摩為第二十八祖。
達摩來華傳授禪法,遂被推為東土初祖,其後傳二祖慧可、
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此為東土五祖。
 
  實際上,西方二十八祖之說並無史實根據,只是為了說明禪宗的思想,
雖然不依經教,卻是遠承「佛意」罷了。至於東土五祖,從嚴格意義上說,
也不能稱為禪宗的祖師,因為作為一個佛教宗派,
禪宗的創立當始自六祖慧能,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始人。


  慧能禪法的創立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他對傳統禪學進行了一系列帶根本性的變革,
因此在佛教史有六祖革命一說。
  六祖慧能究竟對傳統佛教進行了哪些帶根本性變革,
以下擬對此問題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討,並借此就正於方家。
 

一、由真如佛而心性佛
 
  原始佛教以釋迦牟尼為佛,除了釋迦佛之外,不再有其他的佛
其他眾生也不具有佛性。到了大乘佛教,十方世界有十方佛,
無量世界有無量佛,但此時之佛(或曰佛性),多具有抽象本體的性質
如真如、佛性、法性、如來、如來藏、中道實相等。

到了慧能,作為抽象本體的佛性已不多見或幾乎不見,
而易之以中國人較易理解和接受的心性。例如在《壇經》中,慧能一再強調:
「自心是佛,外無一物而能建立。」「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
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這些論述,清楚說明慧能已把佛性直接訴諸人之心性
 
  現在有一個問題,亦即談論心性,並非慧能之獨創,佛經也屢屢言及:
「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
天臺宗也講「佛名為覺,性名為心」,主張「反觀心源」、
「反觀心性」;華嚴宗也明言:「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
並把佛性直接稱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唯識宗也一再強調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法滅」;等等。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把提倡即心即佛視為六祖革命的一個重要內容呢?
這裏牽涉到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即如何理解慧能所說的心,
與傳統佛教乃至天臺、華嚴、唯識諸宗所說之心的差別。
 
  有一種看法認為,慧能所說的心與傳統佛教乃至天臺、
華嚴諸宗所說的心一樣,都是指「真心」、「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如果這種說法可以成立,那麼,所謂六祖革命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因為慧能的所謂即心即佛,只不過在重複前人的思想,
毫無革命內涵和意義。

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六祖革命的一個重要方面,
甚至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一個方面,即是對於心本身所做的根本性變革,
把傳統佛教作為本體的真心,變成眾生當前現實之人心,或者更準確地說,
把眾生當前現實之人心作為本體的真心統一起來
建立了一個以當前現實人心為基礎的心性本體論。
這一改變之富有革命意義,

自此之後,
整個禪宗的佛性理論和修行方法,
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二、由佛度、師度而自性自度
 
  原始佛教依靠佛度,後來之佛教強調佛度、菩薩度及師度,
到了慧能禪宗,注重自度。《壇經》載有這樣一段記述:
據說弘忍把衣缽傳給慧能後,擔心有人害他,就連夜把他送到江邊。
上船後,五祖弘忍把櫓自搖,慧能說:請和尚坐,弟子來搖櫓。
五祖說:應該是我度汝,不可你卻度我。

慧能便說:弟子迷時,須和尚度,今我已悟矣,理應自度。
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偏處,語又不正,蒙師教旨傳法,
今已得悟,應該自性自度。五祖忙說:如是如是。
從這段話看,慧能是借過江自度,來比喻學佛求解脫應該自度,
而不可一味依靠佛度、師度。

這個思想,在日後的弘法活動中,
慧能做了進一步的發揮,在對弟子說法時,慧能說:
「善知識,大家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且不是慧能度,
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慧能這一自性自度的思想,後來被他後學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如慧海在《頓悟人道要門論》中說:

“ 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
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該度盡,
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
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 ”。



此謂如果佛能度眾生的話,眾生早已度盡,
哪有今日之生死中我及諸多眾生?!
 
  被稱為黃檗禪師的希運,對此一自性自度的思想,
進一步做了更為深入的闡釋,當裴休問希運佛度眾生否?
希運則從眾生心本是佛,佛即是眾生心,眾生即佛,
佛即眾生,眾生與佛,元同一體,
「何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

黃檗希運這段話揭示了,慧能禪宗講究自性自度的理論依據,
即因為佛不是某種外在信仰、崇拜物件,而是眾生之自心自性,
因此佛不能度眾生,眾生必須自度,可見,把佛訴諸眾生之自心,
乃是禪宗改變傳統佛教的強調佛度為眾生自度的根據所在。

 
三、由修禪靜坐到道由心悟
 
  印度佛教講曆劫苦修,禪宗以前的中國佛教也強調依經教修行,
即便是禪宗的前幾祖,也都講藉教悟宗,強調「拂塵看淨,方便通經」。
在修行方法上,自達摩至弘忍乃至神秀,都十分注重修禪靜坐。
達摩之禪,以壁觀而著稱;二祖慧可亦以注重坐禪而聞名;
三祖僧璨更提倡「隱思空山,蕭然靜坐」;四祖道信更以山林是托,
提倡「閉門坐」;五祖弘忍亦提倡獨處幽棲,潛形林穀,長辭俗事,養性山中。

總之,慧能之前的幾代祖師均以獨宿狐峰,端居樹下,
終朝寂寂,靜坐禪修為特點。五祖弘忍以後,出現了南能北秀,
後由此發展為南北二宗。南北二宗雖同屬禪宗,
但在修方法卻有很大的差別,且看《壇經》的一則記載:
 
  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後,當時北宗神秀聽說慧能在南方講學,多直指人心,
便暗地派其門人志誠去偷聽,並一再囑咐他:
「但坐聽法,莫言吾使汝來。汝聽得,盡心記取,卻來說吾。」
不料志誠到曹溪後,一聽慧能說法,「言下便悟」,隨即起而禮拜,
把自己的身份、來意說與慧能聽,慧能便問志誠,神秀平時是怎樣教他們修行的,
志誠說:教師常教導他們要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慧能聽後即答道:

「住心觀靜,是病非禪;
      長坐拘身,於理何益?」

並作了一偈,曰: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此一記載也許是南宗後學為了抬高本宗而渲染加工而成的,
但它至少表明南北二宗對於住心坐禪修行方法的態度迥然不同。
 
  《景德傳燈錄》還有一則記載,說唐中宗曾派薜簡宣召慧能進京,
慧能以疾婉言謝絕。薜簡請慧能教示禪法,並說:
京師大德多以坐禪會道,不知大師的看法如何?
 
慧能答道:會道豈在坐禪,佛經上說,談說如來坐臥,即是邪道。
何以故?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
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

  實際上,在慧能看來,佛法功夫,全在於覺與不覺,悟與不悟。
不悟則凡則是眾生,一念既悟則智則聖。
一本《壇經》幾乎都在講「道由心悟」、「迷凡悟聖」的道理。
例如慧能一再強調:「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則佛。」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眾生是佛。」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道由心悟,豈在坐哉 ?!」
 
  慧能禪非坐臥、道由心悟的思想,後來為其後學所繼承和發揮,
如作為慧能傳人之神會就經常斥責凝心靜坐,
他在回答崇遠法師有關提問中說:

「若教人凝心人定,住心看淨,
起心外照,攝心內證者,此是障菩提。」


並且指出:「
今言坐者,念不起為坐;
                   今言禪者,見本性為禪。
                          所以不教人坐身住心入定
。」

《菏澤神會禪師語錄》也記載神會注重「覺」、「悟」,
而反對禪坐,如他說:

「覺了者即是佛性,不覺了即是無明。」
      「悟之乃煩惱即菩提,迷之則北轅而適楚。」

「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
   六度萬行只是方便法門。」

這與傳統佛教之談修行、禪坐大異其趣。

 
四、由依教修行到不立文字
 
  傳統佛教都十分注重經教,即便是五祖之前的「如來禪」,
也講「藉教悟宗」,提倡「拂塵看淨,方便通經。」
 
但到後來禪宗逐漸走上「不立文字」的道路,有些文獻資料說,
「不立文字」之始唱者是達摩,因達摩說過:
「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實際上,真正把不立文字,
作為自家禪法的一個基本原則的,則始自於慧能

《高僧傳》中也記載慧能常說:「若取文字,非佛意。」
慧能之後,不立文字的思想更盛行,慧海說:
「莫向言語紙墨上討意度。」

「愚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
   「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乎文字。」

希運也說:「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五、由出世間求解脫而即世間求解脫
 
  傳統佛教主張遠離塵俗、出世潛修自不待言,
即便是禪宗的前五祖,也都是比較重林穀而遠人間,
都提倡獨處孤棲,潛形山谷,泯跡人間,杜絕交往。
這種情況自慧能之後,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慧能在《壇經》就屢屢語及,解脫不離世間問題,如他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

自慧能大力提倡解脫不離世間之後,禪宗乃至整個中國佛教,
逐漸朝著既人世又出世的道路發展,
最後終於發展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宗教,
此中六祖革命仍然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這正如玄覺在《永嘉證道歌》中所說的:
「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慧能後學根據慧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思想,
進一步批評了傳統佛教,乃至先前祖師們的所謂須先居山,
後乃能識道的看法,認為:「須先識道,後乃居山」,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尚未識道而先居山,但見其山,必忘其道。
雖然隱居深山表面上看是遠離塵囂,終朝寂寂,十分有利於修行,
實際上,如果不識道,則山林之中的鳥獸嗚咽、松枝蕭索,
也足以使人心煩意亂,反之,如果已經識道,則人間亦寂。

此一先識道後居山,標誌著禪宗已向世俗化、
社會化方面邁開了一大步,後來的禪宗則進一步把世間
與出世間打成一片,提出「不動意念而超彼岸,不捨生死而證涅檠。」
至於後期禪宗,則進一步主張混俗和光,作一個本源自性天真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