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若  直  觀
 
鈴木大拙    【 禪學隨筆 】
 


 
    般若直觀   的一般特性,       
                        我們可以這樣說:

般若直觀不是衍生的而是原本的
不是推論的、推理的、間接的,
而是直接的,當下的

不是分析的,而是合一,
不是識別的,也不是記號性的;
   不是有意表現,而是自然流露的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不是逐步的,不是有目的的,
而是事實如是的、最終的、不可略減的。

不是永恆的後退,
而是無限的包容,等等。
如果我們這樣說下去,
還有更多的話可以用來形容般若直觀的特性。
但有一個特質是我們在此不可忘記的;即是,
般若直觀的特殊,在於它的權威,它徹底具有這般的力量,
使你覺得:


「我即是最終實在自身」、   
「我是絕對的知者」、         
   「我是自由而無任何畏懼的。」


就一種意義說,
般若直觀相當於斯賓諾沙的
scientia intuitiva
(直觀知)。
依照斯賓諾沙的觀點,這一種直觀是絕對確定的,不可錯的,
它與
ratio
(推理)不同,因為它使人的心靈產生最高的安靜與德性。

  讓我們看看般若直觀──這即是禪體驗──
的這些特點如何在禪師的問答中表達出來。
我只舉少數例子就可以說明我的觀點。

  道悟問石頭:「如何是佛法大意?」
   石頭曰:「不得不知。」    
    
  道悟:「向上更有轉處也無?」
   石頭:「長空不礙白雲飛。」    

  另一次道悟問道:「曹溪意旨誰人得?」             
  石頭:「會佛法的人得。」
  道悟:「師還得否?」       
   石頭:「我不會佛法。」    

表面上看,這個問答可能奇怪,
因為石頭年齡很小時曾親身在六祖慧能門下修習,
並在慧能的大弟子青原行思門下悟道。

如此,他為什麼說他不會佛法(就是禪)呢?
在第一則問答中,石頭說除非真正懂得佛法,
否則就不能說出它是什麼,這是當然的。

然而,當他說他不懂慧能的佛法時,他是什麼意思呢?
他的,顯然是他的不知。這即是「不知之知」。

  一個和尚問大顛:「當其中 (內在) 的人相見,怎麼樣?」
  大顛回答說:「早不在其中了。」
  和尚:「那些在其中的如何呢?」
  大顛:「他們不會問這種問題。」

  我們可以明白看出來,這種知不是可以傳達給他人的知識,
就以它是在自己之內生長而言,它是主觀性的,
並且是絕對屬於個人的,
我們頂多只能把它稱之為「內在知識」。

但是當我們說它是內在時,
它已跑到外邊,不再是它自己了。
你既不能肯定它,又不能否定它。

它高出此兩者,但卻既可以是肯定,
又可以是否定,這依你的選擇而定。

  藥山說:「我有一句子,從未向人說。」
  道吾說:「你已經向人說了。」             
  
後來一個和尚問藥山:「你所說得一句子是什麼?」
  藥山道:「是不能言說的。」
  道吾卻說:「你已言說了。」       

  藥山的一句子也就是知,是「不知與不可知」。
它是最終的實在、神;在其中沒有任何區分,因此,
智性也就不能對它做任何描述,
不能說它是這或那,好或壞,對或錯。

談論它等於否定它。

當藥山開始談論它── 不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 他的一句子就不再存在。因此,道吾指明他的師父之矛盾時是對的。
但我們可以說,道吾也同樣犯著這個毛病。
只要與人類的智性相關,我們就不能逃避這個矛盾。
    藥山很瞭解這一點,但由於他是人,他就不得不如是。

傳燈錄十四卷中,有一段把他的立場表明得很清楚:
  有一次一個和尚問道:
「關於我的自己,我還沒有明白的知識,請你指示。」

  藥山沈默良久,說:

「現在我為你道一句亦不難。但你需於言下便見出來。
          這樣還可以得到些。如果你落入思量,就成了我的罪過。
因此,我們最好把口都閉起來,免得互相牽累。」

  這真是多麼誠實的表白。

這一句子是一種內在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
因為語言文字僅是符號,而不是事物本身。

但由於語言文字是我們為了相互交通而發明的方便媒介,
我們就易於把它們當做是實在。金錢代表貨物,
這貨物本身是有真正價值的,但我們已如此習慣於金錢,
以致我們操縱它,就如同它是價值本身。
語言文字與金錢類似。

禪師們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對於語言文字,
以及僅關乎語言文字的智性,做堅持甚至強烈的反擊。
這乃是他們訴諸棒喝以及其他種種姿勢與表情的理由。
然而,即使是這些,也遠非最終者本身。

禪師們面臨著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
即是把他們內在所具有的東西傳遞出來。
然而,嚴格說來,這根本是不能傳遞的。
它實際上是用語言、姿勢或禪師認為適合於當時情況的任何事物,
來喚起弟子之內的同樣體驗。在這方面並沒有預定好的方法;
它是沒有方法學以置定公式的。

為了對於「知」或般若直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讓我再引一些傳燈錄中的記載;傳燈錄這本書是問答的礦源,
也是與問答相關的其他資料之礦源。

  一個和尚問道吾圓智:「為什麼無神通菩薩不留可尋的腳印?」
                            ( 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跡難尋?)

「不留腳印」在禪宗中有特殊的意義。
爐火純青的禪師即是如此。我們一般人留下了種種腳印,
可以由之尋見我們內在生活的經歷。
而這種內在生活,總是同自私以及由自私而起的動機、
和為了達成自私的目的,所做的智性計算連在一起。

如此,用基督教的用語來說,
不留腳印即是超出造物的心靈狀態。
用形而上學的方式來說,它既超越肯定,亦超越否定,
它運行於一與平等的領域,因之渡著一種
「無意圖」的和「不可得」的生活。

這是禪宗哲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點。
要追尋禪師無蹤可尋的足跡,
就是要對最終實在有「不知的知識」。
現在讓我們看看道吾圓智的回答。

它只是簡簡單單這樣一句話:
  「與他同行的人才知道。」
(「他」意指無神通菩薩。)
  和尚又問:「你知道嗎?」   

  道吾說:「我不知道。」

  和尚為了探尋他不知的原因,
   問道:「你為什麼不知?」

  道吾卻不接話,只說:
你不瞭解我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