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 竹 與 黃 花
大珠.慧海禪師 語錄

大珠.慧海禪師 語錄

講華嚴志座主問:
何故不許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大珠禪師曰:
法身無相,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花而顯相,
非彼黃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
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
座主會麼?
非彼黃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
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
座主會麼?
座主曰:
不了此義。
大珠禪師曰:
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
隨用而說,不滯是非;
若不見性,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
說法身、著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
所以皆成諍論。
志禮謝!而去。
隨用而說,不滯是非;
若不見性,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
說法身、著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
所以皆成諍論。
志禮謝!而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