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量 義
【無量義經】節錄 智 諭 法師
「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
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
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
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
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
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
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回六趣備諸苦毒。
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
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
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
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回六趣備諸苦毒。
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佛告大莊嚴菩薩等,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無上菩提。
此一法門,名無量義。
此一法門,名無量義。
若菩薩修學無量義,應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以至於現在,性相本來空寂。
自本以至於現在,性相本來空寂。
一切諸法,悉是因緣而有。
縱觀宇宙間一切諸法,無一法非因緣而有。
法既以因緣而現,故有者因緣有,滅者因緣滅,生滅悉因緣,
於法實無所有。所以說一切諸法,悉皆空相,悉皆寂滅相。
縱觀宇宙間一切諸法,無一法非因緣而有。
法既以因緣而現,故有者因緣有,滅者因緣滅,生滅悉因緣,
於法實無所有。所以說一切諸法,悉皆空相,悉皆寂滅相。
所謂空寂者,非是於一切諸法外另有空寂可得。
而是因為一切諸法悉是因緣有,有屬因緣,則法無自性。
故因緣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因緣,不待法外立空,空外立法。
一切諸法當體空寂。而空寂無性,即是因緣法有。
而是因為一切諸法悉是因緣有,有屬因緣,則法無自性。
故因緣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因緣,不待法外立空,空外立法。
一切諸法當體空寂。而空寂無性,即是因緣法有。
故諸法空寂,空寂諸法。不縱不橫,非一非二。
既不相屬,亦非相應。無能無所,無我無人。
等同虛空,不可思議。
既不相屬,亦非相應。無能無所,無我無人。
等同虛空,不可思議。
諸法空寂,故佛於無量知一。
空寂諸法,故佛於一知無量。
於無量知一者,是多入於一,而一不礙多。
於一知無量者,是一入於多,而多不礙一。
一一諸法,悉皆互攝互入,
周遍圓融,一切無礙,
是為無量義。
空寂諸法,故佛於一知無量。
於無量知一者,是多入於一,而一不礙多。
於一知無量者,是一入於多,而多不礙一。
一一諸法,悉皆互攝互入,
周遍圓融,一切無礙,
是為無量義。
如是空寂,離一切相,故無大無小。
空寂之法,畢竟不可得,是故不可得生,不可得滅。
因為生滅之法,緣起如幻。
以緣起如幻,如幻則不實,
以不實故,是以性相空寂,無有生滅。
所謂生滅者,眾生妄見也,眾生不如實知見,
故於不生不滅中妄見生滅。
若離於妄見,便不見生,亦不見滅了。
空寂之法,畢竟不可得,是故不可得生,不可得滅。
因為生滅之法,緣起如幻。
以緣起如幻,如幻則不實,
以不實故,是以性相空寂,無有生滅。
所謂生滅者,眾生妄見也,眾生不如實知見,
故於不生不滅中妄見生滅。
若離於妄見,便不見生,亦不見滅了。
一切諸法性相湛寂,如如不動。
故不來不去,不進不退,猶如虛空,平等不動。
故不來不去,不進不退,猶如虛空,平等不動。
無有二法者,言諸法性相空寂,本來平等,本來清淨,
無有諸相,無有分別,故曰無有二法。
若人見有二法,此人便是有住,
此人便是取相,不得無上正等正覺。
無有諸相,無有分別,故曰無有二法。
若人見有二法,此人便是有住,
此人便是取相,不得無上正等正覺。
而諸眾生虛妄遍計,不如道理,妄分別是此是彼,是得是失。
以分別彼此人我,得失利害故,於是虛妄生貪瞋癡三毒之心。
以三毒心起不善念,以致造十種惡業。
於是落入輪回,於六道中,備受諸苦。
以分別彼此人我,得失利害故,於是虛妄生貪瞋癡三毒之心。
以三毒心起不善念,以致造十種惡業。
於是落入輪回,於六道中,備受諸苦。
以迷心不悟故,於是無量億劫,於苦道中不能自拔。
若能一念開覺,知一切諸法本來性相空寂,
便可不起惑造業,而盡諸苦邊了。
是知無量義者,誠功德無量也。
若能一念開覺,知一切諸法本來性相空寂,
便可不起惑造業,而盡諸苦邊了。
是知無量義者,誠功德無量也。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
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如是無相。無相不相。
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如是無相。無相不相。
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
故經云,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非有前後差別也。
故經云,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非有前後差別也。
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故經云,諸法一相,所謂無相。
無相即一相,一相即無相。無相非斷,故曰一相。
一相非常,故曰無相。非斷非常契入中道,故曰實相。
無相即一相,一相即無相。無相非斷,故曰一相。
一相非常,故曰無相。非斷非常契入中道,故曰實相。
無相不相,不相無相者,是言如是無相,
即無相而無不相,無不相而無相也。
意即實相無相無不相,或者說實相無相一切相。
所謂無相者,是一切相悉是無相,非是於一切相外另有無相也。
若於一切相外另有無相,則此無相,豈非成了無相之相嗎?
若為無相之相,焉得謂之無相?
即無相而無不相,無不相而無相也。
意即實相無相無不相,或者說實相無相一切相。
所謂無相者,是一切相悉是無相,非是於一切相外另有無相也。
若於一切相外另有無相,則此無相,豈非成了無相之相嗎?
若為無相之相,焉得謂之無相?
故諸法實相即是無相,諸法無相,無相諸法。
諸法無相則不異,無相諸法則不一。
故曰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諸法無相則不異,無相諸法則不一。
故曰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
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請問菩薩欲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修何法門。今佛回答,菩薩若能觀察諸法本來性相空寂,
若能于諸眾生起大悲心而救拔之,
於無量義法門如實修行,
便能疾成無上菩提。
當修何法門。今佛回答,菩薩若能觀察諸法本來性相空寂,
若能于諸眾生起大悲心而救拔之,
於無量義法門如實修行,
便能疾成無上菩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