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像科技與萬法唯心造
潘定凱

全像科技與萬法唯心造
「萬法唯心造」這個佛典中的名句,令許多人質疑。
我們的心真的可以創造萬物、改變萬物嗎?在今日,
這個「科學教」盛行的時代,有許多人自稱他什麼都不信,
只有科學實驗能夠證明的,他才相信。
那麼科學究竟能不能證明萬法唯心造呢?
讓我們看看一本於一九九一年就已出版的書—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暫譯為「全像的宇宙觀」)
這本書提供我們許多科學證據與事實記錄?
這本書主要是以「全像」,這個科技來說明宇宙中的各種現象。
其內容豐富,可以說已囊括了你所聽過的
各種「異常的」、「非科學」的現象。
在這本書中,我們也看到了人類心力之強大真的可以改變物理定律、
創造醫療奇蹟,我們實在不應該太小看自己。
我們的心真的可以創造萬物、改變萬物嗎?在今日,
這個「科學教」盛行的時代,有許多人自稱他什麼都不信,
只有科學實驗能夠證明的,他才相信。
那麼科學究竟能不能證明萬法唯心造呢?
讓我們看看一本於一九九一年就已出版的書—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暫譯為「全像的宇宙觀」)
這本書提供我們許多科學證據與事實記錄?
這本書主要是以「全像」,這個科技來說明宇宙中的各種現象。
其內容豐富,可以說已囊括了你所聽過的
各種「異常的」、「非科學」的現象。
在這本書中,我們也看到了人類心力之強大真的可以改變物理定律、
創造醫療奇蹟,我們實在不應該太小看自己。
那麼「全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全像照相術 (Holography) 可以說是
「雷射立體照相術」,這一項科技已在現代電影中廣泛的被應用。
電影《星際大戰》中,機器人投射出立體的莉亞公主影像;
以及電影《絕地大反攻》中立體的死星戰略圖影像,都是全像的例子。
全像使用的科學儀器,其配置方法如下:
雷射光射出後分為兩束,一束投射於被拍照的物體上,
反射後再與另一束光相互干擾,然後將干擾波形存於全像軟片上。
與傳統照相術不同的是,這張軟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大堆像水波的紋路,
看不出一點被拍照物體之形像,可是當我們用雷射光以正確的角度
投射於軟片上時,就會顯現出該物體之立體影像。
能顯現立體影像並非全像最神奇之處,全像最神奇之處乃在你可以把
這片軟片分割為二小片或四小片,或八小片⋯⋯,之後,
每一小片用雷射光照射都可以顯現出該物體之完整影像,
差別只是越小片則影像越模糊,也就是說,記錄在軟片上的影像
是沒有位置性的。
雷射光射出後分為兩束,一束投射於被拍照的物體上,
反射後再與另一束光相互干擾,然後將干擾波形存於全像軟片上。
與傳統照相術不同的是,這張軟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大堆像水波的紋路,
看不出一點被拍照物體之形像,可是當我們用雷射光以正確的角度
投射於軟片上時,就會顯現出該物體之立體影像。
能顯現立體影像並非全像最神奇之處,全像最神奇之處乃在你可以把
這片軟片分割為二小片或四小片,或八小片⋯⋯,之後,
每一小片用雷射光照射都可以顯現出該物體之完整影像,
差別只是越小片則影像越模糊,也就是說,記錄在軟片上的影像
是沒有位置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全像之發明雖然可以說是完全科學性的,
由萊布尼茲的微積分至傅立葉之傅立葉轉換,到全像發明人蓋柏 ( Dennis Gabor )
利用這些方法發明了全像;然而,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茲,
卻精通佛教華嚴宗的理論,這一點是否值得信奉西方「科學教」的人們深思呢?
有了全像後,許多以往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
如今都可以用全像的特性來解釋,
例如人腦為什麼可以記這麼多東西,因為全像不是一對一的記憶,
而是用「波」來記,而且全像可以用不同角度之雷射光,
來記錄不同物體於「同一張」軟片上,所以,
人腦若是全像性的,就可以記錄非常多的影像;
同樣的,若你一時想不起來某件事,那就像雷射光照射的角度不對,
所以顯現不出原來的影像。
而因為人的身體是全像式的,所以人身上的「小片」,如「耳朵」,
可以發現對應全身的針灸點,另外的「小片」,如「腳掌」、「手掌」,
也可以發現對應全身的按摩點。
如果依此類推,宇宙的每一小部份都應該包含了整個宇宙。
令人不禁要聯想到名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句:
在一粒沙中,見到全世界。
在一朵野花中,見到天堂;
將無垠,握在掌中。
見永恆,於一剎那。
而佛經中的: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在微塵裡,轉大法輪。
在微塵裡,轉大法輪。
又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境界呢?
另一個例子是與愛因斯坦齊名的量子物理學家大衛.波恩,
在他成名的電漿實驗中顯示出,被我們認為「無生命」的「電子」
也會互通聲氣,一起運作,就像你在海面上看到一群乒乓球
整齊排列跳芭蕾舞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波恩在許多類似的研究後指出,
我們與我們所在的宇宙乃為一「相連的整體」,就像是一個不可分的巨大
「動態全像」,而我們的心力令我們只看到某一時間、某一層次的宇宙,
所以誤認為有了各個「分離」的萬物。
他悲痛的指出,我們今日的許多問題其實都來自這種分離的心態,
我們認為可以任意取用某一部份的地球資源而不會影響整個地球,
我們認為可以任意宰割治療身體之某一部份而不會影響全身。
他認為這些心態最後會令人類滅亡。
在人類與大自然為共同體這個觀念上,
愛因斯坦也說過:
「人類的工作必須是藉著擴大我們的慈悲心以包容所有的生物、
大自然和大自然之美而達到解放昇華自我的境界」。
我們認為可以任意取用某一部份的地球資源而不會影響整個地球,
我們認為可以任意宰割治療身體之某一部份而不會影響全身。
他認為這些心態最後會令人類滅亡。
在人類與大自然為共同體這個觀念上,
愛因斯坦也說過:
「人類的工作必須是藉著擴大我們的慈悲心以包容所有的生物、
大自然和大自然之美而達到解放昇華自我的境界」。
如果,萬物都是心力的設計,則一切「神蹟」或「奇蹟」就不難解釋了。
書中提出許多近代基督教聖者示現的神蹟。
有的聖者示現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的傷痕,會在腳心流血,流向腳尖,
就連他坐在床上腳尖朝上時,血也流向腳尖,這不是違反了
我們所知的物理「定律」嗎?
有的聖者可以不吃不喝,數十年如一日;有人泡了聖泉令骨頭重生,
這些不是違反了我們所知的醫學「常識」嗎?
如果你認為神蹟不能與心力共論,書中也舉出了「觀想療法、
「寬心劑」的例子。
最可笑的是迷幻藥實驗,服用「假」迷幻藥的人如果以為他們服用了真藥,
也會和用真藥的人有同樣的迷幻藥效應,另外像鎮靜劑、咖啡因的實驗
也都得到類似的結果,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心力可以扭轉自然力、藥力。
書中還列舉了許多異常現象,例如「靈魂出體」、「異常巧合」、
「臨死經驗」等可以用全像解釋的例子。其中尤以臨死經驗者所見的死後
世界最有意思,死後那莊嚴瑰麗、時空俱失的世界卻又與許多流傳至今,
古老文化中靈魂出體「夢遊」所見不謀而合,有的文化甚至認為所有人
真正的家其實是在死後這個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我們在死前就須學習
如何在這個無垠的世界中生存。
「臨死經驗」等可以用全像解釋的例子。其中尤以臨死經驗者所見的死後
世界最有意思,死後那莊嚴瑰麗、時空俱失的世界卻又與許多流傳至今,
古老文化中靈魂出體「夢遊」所見不謀而合,有的文化甚至認為所有人
真正的家其實是在死後這個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我們在死前就須學習
如何在這個無垠的世界中生存。
這令我不禁想到,如果人生只是許多場夢的另一場夢,許多幻境中的
另一場幻境,我們為什麼要在夢中令自己、令他人、令大自然受苦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放下一切仇恨,放下一切貪念,為人類、為大自然
好好的過完這一生呢?
在書中,我們也看到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並不是冷酷無情的,
而是仁慈柔軟的。想想,雲性柔軟,可以載雨電;水性柔軟,
可以載巨舟,那麼心性柔軟,又何以不能生萬法呢?
另一場幻境,我們為什麼要在夢中令自己、令他人、令大自然受苦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放下一切仇恨,放下一切貪念,為人類、為大自然
好好的過完這一生呢?
在書中,我們也看到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並不是冷酷無情的,
而是仁慈柔軟的。想想,雲性柔軟,可以載雨電;水性柔軟,
可以載巨舟,那麼心性柔軟,又何以不能生萬法呢?
最後,我想大部份人都對「催眠看前世」有興趣,該書不但提到催眠看前世,
還提到「催眠看未來」,因為在全像的宇宙中,時間和空間不過都是一種假相。
既然催眠可以看前世,為什麼催眠不能看未來呢?
令人驚訝的是,實驗的結果竟然不是一大堆人各說各話,
而是可以歸納出不同的人們見到的四種不同的未來,
也就是說我們有四種不同的未來夢可以作。
那麼,行筆至此,聰明的你,應該知道,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呢?
還提到「催眠看未來」,因為在全像的宇宙中,時間和空間不過都是一種假相。
既然催眠可以看前世,為什麼催眠不能看未來呢?
令人驚訝的是,實驗的結果竟然不是一大堆人各說各話,
而是可以歸納出不同的人們見到的四種不同的未來,
也就是說我們有四種不同的未來夢可以作。
那麼,行筆至此,聰明的你,應該知道,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