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無端,禪情有跡



 
 
在李商隱詩中,《錦瑟》也頗有禪學意味: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詩之所以膾炙千古,潛蘊著禪學韻味也是原因之一。
這種禪學韻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色空觀
 
禪宗教義的理論基礎之一,
是佛教大乘空宗般若學。

般若智要人們認識現實世界的虛妄,
從而超越一切色相,達到彼岸淨土。

般若學認為,宇宙本體是空的,
現實世界不過是種種虛幻現象的結集,
人們所見的不過是些假相,而假相非相。
 
《金剛經》:「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既無客觀世界,也無與之對應的主觀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錦瑟華年是時間的空,
莊生夢蝶是四大的空,
望帝鵑啼是身世的空,
滄海遺珠是抱負的空,
藍玉生煙是理想的空。
 
當時已惘然、追憶更難堪的「此情」是情感的空……
然而正是在這空中,
幻出錦瑟華年等一系列色相。
 
作者見色生情,傳情入色,因色悟空。
 
2 無常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莊生蝶夢,幻滅迅速。
望帝鵑啼,如夢似煙。
珠淚晶瑩,忽爾被棄;
玉煙輕嫋,臨之已非。


深諳無常之理的詩人清楚地知道,錦瑟華年的美滿,
終將離自己離所愛而去,替代這美滿幸福的,將是淒迷欲斷的蝶夢,
椎心泣血的鵑啼,寂寥映月的珠淚,隨風而逝的玉煙……
 
果然,人生無常,疾於川駛。
刹那間歡愛如煙,刹那間青絲成雪。這種夢幻之感,
即使在當時已惘然無盡,又何況如今獨自撫思!
 

3 求不得苦
 
莊生曉夢迷蝴蝶,抱負成虛;
望帝春心托杜鵑,理想幻滅。

玲瓏剔透的滄海明珠,本為稀世珍寶,
如今卻只是在明月映照之下,
成盈盈之「珠淚」,獨自被遺棄在滄海;
自己追求的物件,如同藍田日暖玉生煙,
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
 
凡有所求,皆是痛苦:

錦瑟弦斷,卻期求情愛之杯盈滿;
華年煙散,卻期求時光之流凝駐;
莊生夢迷,卻期求生命之樹長青;
望帝鵑啼,卻期求春色不再凋枯;
珠淚不定,卻期求好夢不再失落;
    玉煙明滅,卻期求能真切地把捉……
 
錦瑟華年所經歷的種種人生遭際、
人生境界、人生感受,
是如此的淒迷、無奈、失落。

然而,也正是這種色空觀、無常感,
形成了李商隱詩歌中,哀感頑豔的藝術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