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無 他
《星雲禪話》
唐朝的藥山.惟儼禪師在十七歲的時候,跟隨廣東潮陽的西山慧照禪師出家,
後來隨湖南衡嶽寺的希操律師受具足戒。
後來隨湖南衡嶽寺的希操律師受具足戒。
惟儼禪師認為大丈夫應該探求自性的清淨,不該只拘泥於繁瑣的枝末細節,
因此又去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在他的座下領受了法義。
後來在湖南澧州藥山擔任住持,弘揚禪法。
因此又去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在他的座下領受了法義。
後來在湖南澧州藥山擔任住持,弘揚禪法。
有一天,有位年輕的禪僧前來請問:
「老師,學人學習禪法已有十年之久,對於自己的大事,
為什麼還不能開悟,請禪師指示。」
「老師,學人學習禪法已有十年之久,對於自己的大事,
為什麼還不能開悟,請禪師指示。」
藥山惟儼禪師沉思了片刻,才緩緩地說:
「機緣未到。」
「機緣未到。」
禪僧又問:「那什麼時候因緣才到呢?」
藥山惟儼禪師說:「你自己去思量。」
年輕的禪僧又問:「禪師,何不助我一臂之力?」
藥山惟儼禪師答說:「我若幫忙,那你自己做什麼呢?」
藥山惟儼禪師接著又說:「我不要增加你的思量,思量多了,負擔很重。
要一法不見他法,才能直探心源。」
要一法不見他法,才能直探心源。」
青年禪僧於言下終於有悟。
一般人學習,一種是要人幫忙,一種是自己思考,
但實際上,在佛教認為這種學習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別人吃飯我不能飽,別人走路我不能到,
你要人幫忙,只是愈幫愈忙而已。
但實際上,在佛教認為這種學習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別人吃飯我不能飽,別人走路我不能到,
你要人幫忙,只是愈幫愈忙而已。
學習,若只靠思考,思量是分別意識,思量愈多,知識愈複雜。
如果是正思、正念倒也罷了,萬一思慮太多,別解太多,妄想紛飛,
就等於走岔路,反而失去了方向,又怎能找到自己呢?
所以,禪門的老師才鼓勵人要自己承擔當下。
如果是正思、正念倒也罷了,萬一思慮太多,別解太多,妄想紛飛,
就等於走岔路,反而失去了方向,又怎能找到自己呢?
所以,禪門的老師才鼓勵人要自己承擔當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