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馮學成
                                                              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成都。
                        現為四川省佛學院講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四川省佛教志編輯。
                                   著有《一日一禪》、《巴蜀禪燈錄》、《生活中的大圓滿法》、
                                  《心靈鎖鑰──佛教心理世界》、《棒喝截流──禪林奇韻》、
                                               《明月藏鷺──千首禪詩品析》等約二百餘萬字。
 
 
         「本自無心為雨露,何曾有意洩天機」禪宗,對人們來說,至今仍是個謎;
            而歷代祖師,至今也是一個謎。為什麼呢?因為大道的本身就是謎!
 
            在中國佛教史中,影響最大,並得到充分發展的宗派首推「禪宗」。
            若從盛唐時的六祖惠能大師算起,歷朝歷代,禪宗都是中國佛教中的主角,
            其聲勢和力量遠遠超過了唯識天台華嚴諸宗。

            一千多年來,禪宗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挑戰,
            也沒有人對它有過什麼懷疑。但在近代,隨著唯識學的復興,
            對禪宗的質疑就隨之而來。
 
            禪宗稱「教外別傳」,教是佛教的經教,也就是以經、律、論「三藏」
            作為理論體系實踐的依據,也是佛教立教的根本

            禪宗既是「教外別傳」,行為就不受經教理論的規範,也不求在經教中
            去尋求依據。加上唐代後期,禪宗完全拋開了「藉教悟宗」的「如來禪」,
            而別標「超佛越祖」的「祖師禪」,更使禪宗和經教的聯繫紐帶斷裂

            但那時唯識天台華嚴這幾家以經論傳家的宗派已經衰落,禪宗「祖師禪
            的形成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力,加之「祖師傳」本身也是光芒萬丈,
            人們趨之猶恐不及,哪裡還談得上去懷疑呢?

            佛教生命之學,是心性之學,而且是實踐的生命心性之學
            如果僅作為學術對象來研究,就失去它根本的意義
            禪宗的產生,原本就是對佛教學術化的一種救弊之作為
            禪宗自稱佛心宗,它要求眾生之心昇華──回歸
            是存在於人的生命和精神之中,而不僅僅停留於認識的層面
 
            禪宗的方法,類似於老莊的「棄聖絕智」,甚至更為徹底明白。
            因為老莊所「棄」的聖人之道是儒家的,不是自己的。
            而禪宗所「棄」的,正是佛教自身經千年發展和積累的那一份龐大的精神成果
            禪宗認為,這些成果恰恰可能是通向佛性昇華的障礙和累贅
 
            理論需要完備和盡善盡美,而實踐則要簡捷明快,這是佛教修行中所遇到的矛與盾
            學佛需要經教作為理論的指導,沒有佛教理論作指導的修行則可能會有失漏
            另一方面,理論的東西又絕非真正意義上的佛教,理論並不能使人成佛
            佛教經論往往因個人根器差異而產生「見障」、「所知障」,是修行實踐中的大敵。
            唐代禪師似乎意識到了這個矛盾,以致有:

              「依經解教,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如同魔說」之論。
 
            在禪宗內各宗之中,曹洞宗是較能解決這一難題的。
            
洞山良价禪師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也是中國禪宗史上傑出的祖師之一。
            他那傳奇般的生命歷程和謎一般的精神歷程,至今仍使眾多的禪學愛好者神往。
            只要翻開《五燈會元》的有關章節,或細閱大藏經中的《洞山禪師語錄》
            誰能不為之傾倒呢?
 
            洞山良价禪師,俗家姓俞,會稽(今浙江紹興)諸暨人。
            生於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八○七年),卒於懿宗咸通十年(公元八六九年)。
            洞山良价禪師經歷了唐武宗滅佛這一非常時期。
            發展到巔峰的唐代佛教,在這次沉重打擊之下應如何發展,
            是洞山禪師及當時許多傑出佛教大師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禪宗,可以說是當時的必然,也是歷史的唯一選擇。
 
            洞山禪師幼時出家,依止靈默禪師,以後又參禪南泉溈山等禪宗泰斗,
            最後歸心於石頭系下的雲巖曇晟禪師,並見道開悟。
            後又多方參訪,最終在洞山建立道場。
 
            建立道場並不等於建立宗派,要在禪宗內建成一個獨立的、為大家認可的宗派
            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必須有自己的道場和徒眾,還須有連續的傳法法統
            最重要的是,必須有自己的宗風,不同於其他宗派的特色風格

            對此,洞山禪師經由他的禪修和教化的實踐,建立了「五位」、「回互」之說,
            並在〈寶鏡三昧〉、〈玄中銘〉、〈新豐吟〉中,以詩歌的式使之廣為流傳。
            當然,,洞山禪師的「偏正五位」、「功勳五位」、「三滲漏」等歌訣,
            更是集中地表達了曹洞宗的宗風特色。

            曹洞宗的形成與當時的溈仰宗臨濟宗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幾十年後雲門宗法眼宗兩宗建立,禪宗內就形成了「一花五葉」的繁榮局面,
            但曹洞宗一直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中國,乃至全界的禪宗,如今只有臨濟曹洞兩家仍有傳承。
            「臨濟將軍,曹洞農夫」,臨濟禪風,波瀾壯闊,乃為激箭似的禪風,
            或棒或喝,打斷人之情識,迅猛剛烈,是為【將軍】。
            而曹洞禪風,細膩綿密,乃為精耕細作似的禪風,
            軟語商量,如春雨潤物,是為【農夫】。
 
            曹洞禪雖門庭日狹,但其風化,卻深深地契入了臨濟禪,乃至士大夫們心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