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個老弟子說:

有三個步驟可以到達成道
- 「觀照」、「無選擇的覺知」
和「如是」。
你認為呢?
  

到達成道沒有步驟,
成道是一種爆發,
它是一個突然的醒悟,
它是一個「跳」!
  
步驟意味著連續,你仍然保持一樣。
你變得更被磨光一些,但是你仍然保持一樣;
你變得更被裝飾一些,但是你仍然保持一樣;
你變得更被修飾一些,但是你仍然保持一樣。

成道沒有步驟。
那些步驟之所以被創造出來也是出自恐懼,
你不想跳,所以你需要步驟,
但是只有「跳」才是需要的。
  
你將必須湊足勇氣去跳進深淵,
跳進存在的混亂,
跳進愛的混亂,
跳進那個我一直在談論的非邏輯。
  
你說:
有三個步驟可以到達成道 -
觀照、無選擇的覺知和如是。
  
這三個都一樣。
觀照和沒有選擇的覺知之間有什麼不同?
觀照就是無選擇的覺知。
如果你選擇,你就沒有在觀照,
你有好惡,你有選擇,
你變得跟外界的事物認同。
  
比方說,在你的頭腦裏面有一些思想在移動。
觀照意味著你只是站在那裏看著它們在移動,
就好像雲在天空移動,或者是車子在路上移動,
你沒有任何選擇,你不說:
「這是好的,讓我保有它,那是不好的,讓它走。」

如果你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你就是沒有在觀照,
你變得涉入了,你變得認同了,你在創造「愛與恨」的關係。
當你去關聯,你就無法成為一個觀照。
  
觀照意味著沒有選擇的覺知!
  
「如是」是什麼?
當你不選擇,事情就按照它們本然的樣子存在。
那麼憤怒經過……所以就有憤怒。
有一個觀照,同時有憤怒。
你並沒有在生氣,
如果你選擇,你就是生氣的,
如果你選擇反對它,你就變成對它壓抑。

你只是在看!
憤怒來臨、貪婪來臨,然後它們經過,它們來了又去,
你只是在看,你不選擇,所以事情
就按照它們本然的樣子存在!
你不給予價值,你不說這是較高的,這是較低的;
這是心靈的,這是物質的;
這是罪惡的,這是非常神聖的行為。

你不帶進任何評價,你放棄了所有的評價,
你只是像一面空的鏡子一樣地看,不論什麼東西經過,
鏡子就反映,這就是觀照。
  
鏡子從來不選擇,因為鏡子並不是一塊照相板,
照相板會立刻選擇,它會被抓住、
被套住,但是鏡子保持潔淨,
你經過之後,鏡子再度保持潔淨,保持空。

事實上,當你經過的時候,鏡子只有映射,
鏡子裏面並沒有任何內容物,
它只是一個影子,一個影子經過。
  
當你不選擇,事情就按照它們本然的樣子存在,
那就是「如是」,那就是「塔沙塔」。
  
「觀照」(
Witnessing
)這個字來自《優婆尼沙經》
的「沙克希」(
sakshi)這個字,
那是優波尼沙經的先知們所使用的字。
「無選擇的覺知」來自克利虛納姆提,
它是那個同樣的老東西的一個新字。

「如是」是一個佛教的用語 -「塔沙塔」,
它來自佛陀,
但是它們都意味著同樣的事情!
不要被文字抓住,不要透過文字而開始變得累積很多知識。
  
但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因為你從來沒有進人任何實務,
你從來沒有進人任何經驗,每一件事都保持只是理論性的。

記住,只有理論是不會有所幫助的,事情必須被經驗、被練習,
有些事情必須變成你的生活體驗,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瞭解。
  
如果你有觀照一些,你就會知道,不需要去問問題,
你就會知道它是無選擇的覺知,你就會知道這就是如是,
那麼所有文字與文字之間的區別就會消失。
因為你沒有經驗過任何靜心狀態,因此才會有那個問題產生。
 
  
人們繼續在讀書,繼續在填鴨式地讀經典,
然後他們變得非常非常熟悉於文字,
然後他們就開始使用那些文字,而不知道它們是在幹什麼。
  
醒過來一些,從你文字的模式裏醒過來,
不要再迷醉在文字裏面,
這樣的話,
事情將會變得非常容易。
事情本來是很容易的,事情是很簡單的,
真理是很簡單的,只有你是複雜的。

真理就在此時此地,只有你是遠離的,
迷失在文字裏、在經典裏、
在理論裏、在系統裏、在哲學裏……
回家吧!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