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念 著

 

 
由於我們總是希望現狀能改變,
因而沒能清楚地看到當下現況;
如果我們注意到的不是現況,
這樣的修行就是離開了中道。
我們可以看出,建立平衡中道並非易事;
基於這個理由,具足正見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必須瞭解,內觀並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
而是出於正念。

  阿姜念(Achaan Naeb 1897~1983)
出生於一個與緬甸毗鄰的泰國省份
       的省長家庭,她在三十五歲時,在阿姜帕吞塔的指導下,
學習佛教心理學與內觀禪修法。十二年後,她開始教導別人,
並於許多寺院建立禪修中心,最後是在皇家的贊助下,
於曼谷的金山寺(Wat Sraket)創立「佛教研究與心靈福祉協會」,
接近七十歲時,她仍然從事教學工作;
       她的學生也承續她傳播內觀修行的工作。
  
    兩種開發心靈的方法
 
  佛教有兩種開發心靈的方法,一種是內觀(毗婆舍那)的開發,
       另一種是定力(奢摩他)的開發。

       後者著重在專注力;一個人要不斷地注意一個目標,而且專注力是依循
       單一的軌道,以趨向清澈的寧靜境界,這種心靈的開發並不會帶來對事實
       及其因果的瞭解,只會帶來寧靜。

       另一方面,內觀的開發則要瞭解「存在的實相」,換句話說,
       就是要證知肉體與心。這種證知是開發內觀的目標。
       首先,我將解釋在寧靜的開發中,專注力的構成要素,
這是因為專注力的開發不能同時用於內觀的開發上,反之亦然。
對此點請不要誤解,一個人當然可以先進行寧靜的開發,
等待達到專注力了,再進行內觀的開發,但是,
       把這兩種方法混在一起用,卻無法達到內觀所預期的效果。

  寧靜的禪修是集中注意力在一特定目標上,在傳統上,
寧靜禪修專注的特定目標有四十個:十個是顏色與元素,
十個是不淨觀,十個是憶念,四梵住(或四無量心),
四個是沒有邊際的禪修,一個是對噁心食物的憶念,
       最後是對地、水、火、風四大的分析,這些對象都可以
在開發寧靜時用來做為禪修的對象。

       專注於前面提到的四十種禪修對象並不會導向內觀,
因為內觀禪修,是以變動不居心理狀態,與肉體做為禪修的物件。
雖然專注的定力,可以開發出心靈的巨大力量,與極大的快樂,
但是這種極樂是短暫的,與通向涅槃的正念大異其趣,
只有內觀修習才能止息憂傷。

       在更深入地談到內觀開發之前,首先我們應該瞭解內觀是什麼, 
       它的功能及用途是什麼。

       簡單地說,內觀是一種智慧,讓一個人看到心理狀態
與肉體是無常的或短暫的,不圓滿的或苦的,無我或沒有自我,
我們認為會有「自我」或者「本我」或者「靈魂」,
是出自對真相缺乏認識的誤解,事實上,「自我」只不過是
       心理狀態與肉體一連串快速生滅的活動而已。

       知道內觀是這種智慧,那麼它又有什麼功能呢?
       內觀具有摧毀所有隱藏的煩惱、貪欲與錯誤知見的功能,至於用途,
       內觀能開啟我們認識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真實面貌。

       那麼,所謂的真實面貌是什麼呢?
就是了解到心理狀態與肉體不是永遠的、
       充滿苦的,而且不是身見、靈魂或自我;換句話說,
內觀的開發並不是創造出存在的三個特性(三法印)無常、
苦與無我,也不會騙你認識這些特性。

       不!這三個特性是本來就在那裏,無論任何人是否看到或瞭解它們,
       它們永遠都存在,我們沒有看到或認識這些特性的原因,那是因為使用
       錯誤的方法去理解與分析它們,只有透過正確的方法去開發內觀,
       我們才能看到存在的真實面貌。

       這就是開發內觀的唯一目的,再也沒有別的目的與這種心靈開發有關。
       我曾經聽說,有人未曾研究過內觀的開發,卻宣稱閉上眼睛就能看到
       天堂與地獄,另外有人宣稱藉著內觀的開發,能夠幫人治病,
       使無法生育的人生下小孩;更有人宣稱,藉著內觀的開發,
       他們能看到彩券的號碼,能夠說出別人的未來,或者能夠在空中飛、
       在水上走、在地底穿越,讓自己隱形,或是成為千里眼、順風耳,
       所有這些技能都不是發展內觀的目的,也與內觀沒有任何關係,
       這些特殊能力都只是專注定力的結果。

       內觀的唯一功能是摧毀染著以及諸如貪欲、邪見與無知等心靈的特質,
       它們是生死輪迴的根源。這就是智慧的成長。
 
       智慧有三個來源,即:

  一、來自聽聞他人教法的智慧。
  二、來自個人對存在的真理的思考與反省,於反省期間,能夠暫時摧毀煩惱。
  三、來自對無常、苦與無我三種特性親身體會的智慧,這種實際體驗就是
              內觀智慧,藉著這個工具,煩惱可以完全而永久摧毀。

       精通聞慧之後,接著會產生思考;對聽聞來的智慧有了正確理解,
       然後才會有正念,而正念的結果是產生內觀的智慧,內觀智慧是
       奠基於前兩種智慧。

  沒有任何世俗的智慧可以媲美這三種智慧,只有這三種智慧能夠逐漸摧毀
       生起輪迴的原因,一旦徹見存在的三特性,智慧就圓熟了,這樣的認識
       是發展內觀的主要目標,也是佛陀弘法的目的,就是要讓眾生認識與覺悟
       法 ─ 自然的真相。

       其次,我們應該要瞭解,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們無法領悟到存在的三特性。
       佛陀曾經解釋是那些因素障住智慧所發現的無常、苦、無我三特性;
       遮蓋住無常的是連續性,一切狀態是快速變化的,也就是說,
       心理狀態與肉體是非常快速地生起與消逝,不過這個過程發生得太快,
       我們無法體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起與消逝,因此誤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
       是不變的,這就是連續性遮蓋無常的情形。

      
是什麼遮蓋住苦呢?佛陀說,這是由於不注意身體姿勢所造成的。
       不去注意觀察身體,我們不會體會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痛苦的,
       而且苦是不斷地壓迫我們。當我們沒有體會這個事實,錯誤的見解立即生起,
       我們會視生命、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美好的,是可以帶來快樂的,
       對快樂的貪求立即隨之而起,因此帶來更大的苦。

       是什麼遮蓋住無我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談一些無我的特性。
       無我是佛教的核心,是與其他哲學、宗教不同之所在的教理。

       其他宗教需要一個基本的事物做為基礎,或者是無上的領導者,
       或是一個永遠的或神聖的事物,好讓人們可以擁有或依賴;但是在佛教,
       我們發現每一件事情都是無我的,沒有靈魂或自我,沒有「萬能者」,
       因此一切的存在都具備無我的特性。

       現在,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理解無我呢?
       佛陀說是心理狀態與肉體聚集在一起的綜合認知,這給我們一個想法,
       誤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是一個完整而永恆的個體,接著我們就會有心理狀態
       與肉體是圓融的、重要的,以及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美好的觀念,
       雖然我們可能已聽過五蘊的生滅非常快速,我們無法分別每一個心理狀態
       或五蘊,而體會其真正性質,我們之所以無法區別它們,就是我們無法體會
       無我的緣故。

       由於缺乏此種體會,才生起堅實或主體的迷惑,也就是說,相信有一個恒常的
       「我」或「自我」,這種現象發生之後,對主體的迷惑成為促成貪欲的心理因素。
       接著,貪會促使一個人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是持久的,會帶來快樂的。
       我們有必要修正這個誤解,以瞭解存在的三特性,並成為自由的人。
       心理狀態與肉體有許多不同的變化,我們一般人無法分析他們,
       而且很難做到,除非我們:

       一、開發內觀,二、瞭解發展內觀的原理,三、建立正確的目的。

       擁有正確的目的,我們才能夠克服障礙,達到開悟的境界,否則,
       我們將屈服於貪欲與反覆幻想(或錯誤判斷)的影響中,
       走向永無休止的生死輪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