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 圓覺經 】   智 諭 法師  註解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
        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
薩及諸眾生。】
 
圓覺自性,橫遍豎窮,無欠無餘,等同虛空,非性性有。       
圓覺自性,以無性為性,既是無性,故曰非性。
然無性方能隨緣,以隨緣故,
現諸差別。

既然法隨緣而有,便無自己體性。故無性方能隨緣,隨緣正是無性。
果緣起外另有無性,則此無性便是斷滅。以無性隨緣而現有故,
所以說非性性有。
 
性起與緣起,略有不同。欲令眾生悟入性起,故以方便先說緣起。
眾生若知緣
起性空,便可會入性起矣。
 
舉例言之,海水因風起浪,此是借風緣起。然浪由水成,無水則無浪。
浪是水
相,水是浪性,此是性起。
 
若會性起,則知水性不動。萬重波浪,無非假相。
是知波浪非實,水性湛然,
是為波浪之實相。
故曰循諸性起,無取無證。以圓覺性本空寂,無諸分別故。
於實
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以實相無相,諸相幻化故。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菩薩謂聖者,眾生謂凡夫。言一切凡聖,無非緣生如幻,猶水之與波然。
若證
圓覺,只是幻滅還見本性。幻起幻滅,均非實法,而本性不動,
所以無取證者。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於滅未滅,
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
上文言幻化滅故,無取證者,因為圓覺性自平等,
無有能所之分別。譬如眼不
見眼,亦無能所之分別。
 
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云何平等?因為諸法無性,所以皆悉平等。故平等者,即法無自性義。
法無自
性者,即圓覺義。以法無自性,所以無平等者。
若有平等者,即是法有自性。若法
有自性,即違圓覺。
 
眾生由於迷惑顛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欲滅一切幻化猶未滅之間,
虛妄起
修行功用中,便顯有種種差別。當知此非圓覺性有差別,
而是眾生修行功用有深有
淺,顯出種種差別也。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如來寂滅者,覺性不動也。覺性不動者,無有分別也。
無分別者,無性不可得
也。無性不可得者,無有定法也。
無有定法者,橫遍豎窮也。橫遍豎窮者,妙圓覺
也。
故得如來寂滅隨順者,隨順如來妙圓覺也。
 
覺性不動則無能所,無分別則無能所,無性不可得則無能所,
無有定法則無能
所,橫遍豎窮則無能所,妙圓覺則無能所。
以無有能所分別故,所以實無寂滅,及
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
起憎愛,耽著五欲。】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無始來,即一念妄心起以來。因為妄心虛妄,無體無生,故曰無始。
第七末那識,恒常內執第八識見分為我。以致產生四種煩惱 ──
我癡、我見、
我慢、我愛,是謂妄想我。

見分既起,即執第八識所變相分為我所。
「及愛我者」,便是及愛「我所」也
。於「我」與愛「我所」相續不斷。
然而我及我所,唯是一念妄心。一念妄心,變現見分,妄執為我。
即於同時變
現相分,妄執為我所。我與我所,相依而起,都無實體。

眾生迷惑,妄計為實有,
故曰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一切眾生執妄想「我」,及愛「我者」。卻不自知我及我
者,
皆自己妄心念念生滅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
        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如此眾生,若遇善友,善友即善知識。何為善知識?何為惡知識?
經云無我為
善知識,有我為惡知識。
 
既然深悟無我,則不執我所。不執我我所,則無煩惱障所知障。
既破二障,便
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故遇善友,可入無生。
反之便為惡友,若遇惡友,便隨生死

 
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淨圓覺性橫遍十方,豎貫三際,
無生無滅不可分別。
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既悟淨圓覺性,不生不滅,如空性之不動。則知一切事相之起滅始終,
皆如空
花而無實體,虛妄動亂也。發明者,即明了悟知的意思。
 
爾時便知生滅無性,完全是自己妄識,起滅勞慮也。如果妄識不動,
當下即是
淨圓覺性具足。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
名 ─凡夫隨順覺性。】
 
當知勞慮即是妄想而無實體,法界淨即是覺心不動。
勞慮既無實體,云何可斷
?猶如空花本無實體,云何可滅?
法界淨既是覺心不動,云何可得?

所以若有人欲
永斷勞慮,「得」法界淨。便是有所得心,住著心。
故曰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不能證得也。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凡夫者,除惑證真總是
迷也。
因為圓覺妙性,清淨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 ─ 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此言地前薩。
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
,而不自在。
非是有勞慮可斷,亦非有法界淨可證。
非是生死以外另有涅槃,涅槃以外另有
生死。

而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何以故?
因為生死無性即涅槃,無性隨緣現
生死。
 
今地前菩薩,見有淨解可得,有淨覺可見,於是反成障礙。
故曰見解為礙。所
以為礙者,是其有所得心也。
所以雖斷解礙,猶有住著。以致覺其解礙的「覺」,
復為障礙,而不自在。
 
其不知所謂「覺」者,即無自性也。
以覺無自性,隨緣方能知一切法。
如果覺
有定性,定性當不能隨緣,不能隨緣,云何分別一切?
既然覺無定性,云何有覺可
見?故曰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何故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因為有照有覺,即是有所得心,分別心,
取相心,障
礙心。故俱名障礙。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
無能斷者。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常覺者,橫遍豎窮,無欠無餘,無所覺,無所不覺。
所以說菩薩常覺不住,照
與照者,同時寂滅。因為常覺,離能覺所覺故。
如果有所覺,有所不覺,不為常覺
。以其不圓滿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修多羅通指佛之言教。教不能無理,理不能無教。
教無理則不立,理無教則不
明。故教以理立,理以教明。
詮理之教,猶標月指。
 
標月指者,以指指月,欲令見月,非令取指。佛立言教,欲令得理。
若人得理
,文可忘矣。如果尋文覓句,死於文下,佛訶為如狗逐塊。
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如果有人因指而見月,則知標月之指非月也。猶人見理而後,
便知詮理之教,
畢竟非理。所以吾人學教,應因文解義,不可執文害義。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此名 ─ 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一切如來者,三世諸佛也。三世諸佛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如標月指也。
此名
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登地菩薩已見法性,故能如是隨順圓覺性也。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以一真法界,無有二法,一切諸法皆歸一真法界。
故無性隨緣現諸法,諸法無
性歸一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則理不礙事。一切即一,則事不礙理

理不礙事,故無分別而分別。事不礙理,故分別而無分別。
 
一切障礙、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慧愚癡、菩薩外道所成就法、
無明真如、
戒定慧及婬怒癡、眾生國土、地獄天宮、有性無性、
一切煩惱,乃無性隨緣也,一
即一切也,理不礙事也,無分別而分別也。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
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此即於一真法界中,無有二法也。乃諸法無性歸於一真法界,
一切即一,事不礙
理,分別而無分別也。
是知大圓滿覺者,
即一真法界性也。故知圓覺者,眾生心是。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此名 ─如來隨順覺性。】
 
法界者,總說為一法界。分別說為十法界乃至無量法界。
如來智慧,廣大無量
不可思議,故稱海慧。
如來於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於一知無量名智,
於無量知
一名慧。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諸相者,緣起一切法相也。猶如虛空者,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也。
說一相時,一
切相皆歸一相也。既然一切相皆歸一相,
故一相即一切相。
 
一切相皆歸一相,故知一切相幻化無性,猶如虛空。
一相即一切相,故知一相
隨緣成萬法,雖是無相而不歸斷滅。
故法界海慧者,實相智慧也。所謂實相無相一
切相,即法界海慧也。
故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
不生驚畏,是則名為 ─ 隨順覺性。】
 
信者信其教也,解者受其義也,受持者奉行也。
換句話說,便是信受佛語,依
教奉行。 
不生驚畏者,深信不疑也。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
諸佛及大菩薩,
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若眾生能隨順覺性者,以其善根昔植也。
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
薩。
植眾德本者,久修清淨心也。經云清淨心植眾德本。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成就一切種智者,分證即佛也。
佛具三智,一
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切智共二乘,道種智共菩薩,一切種智,
唯佛獨具不
共三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