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行 者開悟的次第

 


 (三)、開悟的剎那

       開悟是因緣時節到來,剎那間的事,而祖師大德
說開悟事不能說,因為涉及遮戒,故無典藉可查,
此處亦略而不述。

       所謂遮戒,就是在修行過程之間障礙理性的業,
如嘴巴愛說是非,是德行不好,喝酒亦同,
酒後講不該講的話,阻礙修行,此等是犯了遮戒。

       色身沒有成就不可能開悟,色身成就而能悟心時,
亦對開悟事講不出來,故悟後潛修是必然的事,
六祖悟後尚雜混在獵人群中,觀照調理自心,
       花了十五年才出來弘法。

       開悟時會看到什麼?自性光芒?自知本性覺知?
或自家本來面目?或本地風光?

       諸佛有佛性,我們也有佛性。自家本來面目 ─
就是個別的習氣、毛病,有的貪心很重,其他很好;
有的瞋心重,其他還好;有的貪、瞋、痴、慢、疑一起,
什麼都不好。「本地風光」與「自家」意思相同,
表示看到的都是自己本來的習氣毛病,每個人習氣不一樣,
所以要把它滅掉。

(四)、通達之境界

       通達是開悟者必然的現象,心眼開時,心與虛空能夠相通
連成一個境界。一般色身束縛著我們的心,沒有辦法跟虛空一體。

       通達是打開窠臼,自性會現出來,脫離窠臼之後法身活,
       通達後每一個人的感覺不見得一樣。有的人心會反應,
認為脫困很舒服,到底心識現什麼相,每個人均不同。
不管現什麼相,都是潛在的習氣反射。

       通達以後,回念去住本是一如,如果脫困以後一去不還,
       就如道家所謂的「羽化」了。

       識神離開身體不回來的話,就是阿賴耶識不執取色身,
人身就死亡了,神識去某一天界後,肉體慢慢就死了、腐爛了。

       開悟的行者這時應回念去住本是一如,天堂人間都是一樣,
       不要想入滅逃避。縱然是往生天上,卻未成就解脫道,
       天壽盡還是受輪迴的。

       此時行者一定要阿賴耶識執取此色身,留存色身來修解脫道,
       並一邊學習行菩薩道,利益有情眾生。

       留下來後,當下心身空寂,頓覺萬里晴空,了無一物,
感覺十方如虛空,晴空萬里,也沒有一個心念,
也沒有一個境,了無一物。

       過了以上階段,心會覺知歷歷,事事物物了了分明。
       因為心脫困就跟十方一體,故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覺知中,
       佛、眾生沒有分別,自性眾生、外在眾生都是一如。

       有如身處大圓鏡中,無所不照,無所不現。
       進一步體會到「天地本同根,眾生還同體」。

       行者的心與眾生心合一,行者的體與眾生同體,
       眾生的心煩,行者的心也煩,行者的心淨,眾生的心也會淨。
       既然是通達,萬事萬物都是同一體,眾生的心,
       行者的心都是同一個心量。

       因自
性清淨現起根本菩提性的一面後,再下去會因妄習未盡,
       故隨後心就亂了,根本智現起後,煩惱就開始蠢蠢欲動地起來了。

 (五)、通達後之茫然

       行者心光剎那明照後,將是自性與業識習氣交戰、衝突,
潛在的習氣毛病蓋過不成熟的法身(素法身)定力,
故行者會現起煩惱境。

       法身現時,行者剛開始不認識它,業識習氣太強,
所以蓋過自性的體空。剛開始煩惱心隨業起,
人事物與自己習氣攪在一起,又像有那麼回事地
       與習氣相應,隨之煩惱心起,菩提雖同存在,但壓不住煩惱境,
       故菩提、煩惱,煩惱、菩提相互夾雜糾纏中,茫然不知所從,
       因潛在業力太強故。

       行者般若智慧現出來,已是「登地菩薩」位階,定承諸佛菩薩的加持。
       雖然般若智慧不能很明確的啟用,但承受諸佛的體性空相,
       此時行者行為會中規中矩,調理將養後,煩惱可慢慢地拋開,
       再利用自己開發出來的般若智慧,逐漸轉去宿習。

       般若智慧分成世間智、出世間智、出出世間智。
       般若智慧雖然不是一下子就會啟用,但世間智慧可以最先體驗,
       要學什麼就能成就什麼,世才辯聰樣樣通達。

       出世間的智慧是觀空智,這是要慢慢薰習,要慢慢的學習空、無相,
       斬掉業識習氣,不要讓它成就業障。

       要學習觀空智時,因為智慧已具,只要觀照此心的起滅,
就能住入空境,是為禪宗的執杖牧牛時。不像未開發覺知出來的人,
用起功來非常吃力,因都是土法煉鋼,學得非常辛苦,
也沒有什麼大成就。
 
       到圓滿菩提時,才進入最後要得的出出世間智,
       修成空有不二、中道觀的智慧知見。
       因智慧已具足,慢慢將養,潛默將養,法身雖然活了,
       摩尼寶珠還不能認識得很清楚,所以慢慢消業識習氣,
       滋養自性,讓其清淨,最後可以除去業識。

       業識離不開我執、法執,故破去我的執著、法的執著後,
       建立起諸法平等性智,一切諸法悉皆平等。
 
(六)、祖師大德的悟境

溪禪師是近代行者著作中,有述及悟後狀況行者之一。

       他寫道:「悟後明白是受熏染,悟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
此時妄念根塵識俱變為佛性。

             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識所支配故。
             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

                                 見性後,在本體一理平等,無所謂佛,                    
                                 無所謂眾生,無所謂眾生成佛,生死涅槃猶如作夢,
 菩提煩惱,同是空花。」        

       在敘述悟後情況時,這段話可以用來印證一下,悟後看到自心,
       明白是受到薰染,善法、惡法、邪法都是以前受薰習而成,
       這些東西悟了以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此時妄念根塵識
俱變為佛性覺知,感知過去、未來,
五根六塵都是自性佛心所發,轉識成己智。

       未見性以前,妄想習氣一假皆假,因為都是妄識所支配,
不能當真。見性後,一真皆真,因是真心所流露故。

       但一真皆真時,若不能無黏、無礙時,也不能當真,
       因為此時定力不夠,不能當真去執著,一執著就會隨業流轉,
       因為行者素法身定力不足,還沒有完全能脫困業識牽扯,
       故一真皆真卻不能執著,也不能否認體性、佛性所現一切法非真,
       都是自性所流露者。

       對認知的境要學習不執、空無、感召懸絕,始能悟入空相。
       見性後在本體一理平等,不管是順逆情境,一切法都是一理平等,
       憂喜苦樂諸法平等。

       在本體來講一理平等,就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
所以要告誡自己,要心念平凡,不要自以為已成聖、成佛,
因還沒有果位,離果位覺者還遙遠故。

       不要認為自己是佛,也不要認別人是眾生,故沒有所謂佛,
       沒有所謂眾生,也沒有所謂眾生要成佛,也沒有所謂生死涅槃。

       如此一切都放下,抱著平常心、凡夫心,把生死、
涅槃當作做夢一樣,不能去追逐,不執著諸法,
不愛生死,也不愛涅槃。

       此時,覺悟菩提跟未滅的微細業識牽扯,菩提、煩惱在心中隨業緣
       而時現時滅,這些都是空花、水月,不能當做真實。
       未通達時的色陰魔相現起,及已通達後的受陰魔相隨而現,
       有諸多的感情作用在運作,既
然色陰魔相能控制,
       再來是受陰魔相現前,應是好好進行實修的階段了,
       盡力滅去諸感情作用而已。

 (七)、實修的階段

                              上溪禪師說,悟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如瀑流般的現出。

       此現象有如世尊在《解深密經》中所說,偈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賴耶識---藏識的種子和盤托出,阿賴耶識的法塵境沒有隱藏,
       這在色身變化上講,氣機掃到腦部,藏識裡的一切種子都被掃到了,
       整個窠臼都統通出來了,整盤子都托出,證到登地菩薩初位階時,
       全部種子端出是沒有保留的。

       世尊也說只有登地菩薩才有智慧來承受此境,故世尊對一般智慧
       不具足者,不說此大法。
一切種子如瀑流,一切種子像打開石門水庫
       閘門一樣,一瀉千里流出,到此境地,無菩提智慧怎能擺脫
       這些虛幻法塵的干擾,故需有無上的智慧。

       這般若智慧開發出來後,雖然不夠成熟,但有諸佛菩薩的加持,
       對境不亂,不會胡作非為,認假(前塵影事)為真,不會煩惱斷不了,
       煩惱起時有智慧可用來觀照。

       阿陀那識是一個清淨行者所具有的藏識名,一般七地菩薩以下
       稱為阿賴耶識,因心未清淨故,八地以上的菩薩始稱藏識為
       阿陀那識。

       它是佛性的本來,貯藏無量無邊的種子在裡面,種子本是清淨的,
       無染污別,種子就是種子而已。什麼是清淨,是不執著諸法
       成為煩惱就是清淨。

       阿陀那識有善惡諸種子,但習氣毛病沒有時,不會與諸種子相應,
       不會起煩惱。這種境界稱為阿陀那識,否則就要稱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開發出來,是非常深細,無量無邊的種子像瀑流一樣流出。
       行者當發覺以往的修習毀於一旦,未悟以前的妄想好像沒有了,
       未悟以前看不開的事好像可看開,那種修行境界是假的,
       是隔鞋抓癢的表
面功夫。

       未悟以前的修證,積很多善行、積德行製造以後要開悟的緣,
       跟心清淨無絕對關係,故其清淨是表面功夫。

       未悟前潛在的習氣被窠臼蓋住,悟後潛意識裡的東西會現出來了,
       此時又是一個修行的起點。

       開悟後是另段修行之開始,就對此心修,執杖牧牛似地修,
       對貪、瞋、痴、慢、疑等等的習氣要修正。
       其實是看住自己的心念,對境起什麼反應,而好好去轉,
       這就是在修行,即不修而修,不用任何法門,最後就能成就道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