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 見性



 
 「禪定」中有著無數的身心效應,        
「見性」在身心效應上也有密切關連。

個人覺得「禪定與見性」上的身心效應,有許多相似,
所以會讓人誤判;比如在坐禪中,當一心凝然靜寂時,
心會由散亂逐漸清朗如皎月,並進一步忘卻身見,
那種一輪明月掛天空的心境,其氣勢猶如朗照宇宙十方界
這是禪定的身心效應

身心遠離平時的散亂心,會感覺是過去沒有的經驗,
也會有歡喜大湧動;若是欠缺般若觀慧,
就會誤以為這是聖境,或是見道了。

 「禪定境界」不離覺觀的心識
即使是最高禪定的非想非非想定,
經中也說不離微細之意識

四禪八定中:

【 初 禪 】

有眼、耳、身、意等四識生起相應;
二禪雖然是無覺、無觀,已捨初禪之有覺、有觀境界,
但仍然與受、捨相應;三禪僅具樂受與捨受與意識相應;
四禪則唯有捨受與意識相應;然而,禪定再深,
依然沒跳脫意識相應

  禪定必定「有入有出」,
有入於情境、住於情境、出於情境的過程;
有「出入」的境界就一定
有所緣、有所依,有相可得。


般若實相:

則於境無出、無入、無住、無相、
無所依,乃至無作、無得,

這是兩者最明確的差別。

未具足般若空觀,在禪定的善根發相下,
不免會讓人錯覺已有見性的經驗,因為在禪定中,
心念沉靜後,會在身心調適下引發「偶發性初禪」;
所謂「偶發」,就是依於身心一時的舒悅、寂靜,
猶如瞎貓踫到死老鼠,一時與禪定的身心相應,
這種偶發性,並不是已具足初禪功德。

「偶發性初禪」時,在體內也會發動所謂的氣脈;
最初始,氣會在丹田中旋轉,猶如一股暖流,
再向下經小腹,經過「道家」所說的閐宮穴
然後依於背脊上行,這股氣會瞬間往後腦衝撞;
後腦是神經叢密集地帶,俗稱「玉枕穴」,
當氣衝「玉枕穴」時,會產生很強烈的禪定身心效應;
最特別的是撞擊耳神經,會一聲巨響,猶如在耳邊開槍那麼震憾,
伴之而來的,整耳猶似「龍鳴虎嘯」。

眼神經也是短暫的異常,視覺會失去往常的視力,
視物模糊,當能看見時,望眼所見,頓成金色世界;
頭部覺受有著不可言喻之妙,道家以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來描述。

身根的覺受,感受異常的清涼,涼到澈骨澈髓,
已非「色界身心」經驗所能想像;即使定力有稍退,
下坐來也是一身輕飄飄,走起路來猶如踏雪而行,
這些都是生理上的善根發相

由於每個人的生理狀態難免有所不同,
也多多少少應該會有所不同的差別。

禪定身心效應下,會有「虛空粉碎」的覺受,
也會有大明覺現前,唯是空明的寂靜,
這時候的覺受最容昜錯認為是「見性」。

此時的心念大大不同於平常時,平時的心念,生起想時,
就會有來去的移動,念與念之間會有間隔的現象,
但是在禪定的身心效應下,任你想要故意生起妄想,
也妄想不起來,妙不可言。

念與念之間沒有間隔、沒有來去,
念念中猶如「空中畫畫,了無痕」,
猶如「船過水無痕」;念念當下,無前無後,
任你如何起心動念,念頭皆如如,
不離於當念;心念婉如金剛不動地,
這種奇妙的覺受要唯証方知。

這樣的身心效應,不是欲界身心所能體會,
所以會很容昜被錯覺為「明心見性」吧。
 
為何初禪善根發相近似見性但不是見性呢?

「見性」是:
現起涅槃空寂性,
   必然相應般若智慧。

定強慧弱,可以引發偶發性的禪定善根發相,
但是不必然相應般若空慧;因此在善根發相下,
不論明覺多殊勝,若是沒有熏習般若慧,
也無法斷除「執為我」的迷思。

 
《圓覺經》說: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
不可無知覺性有無俱遣 ---。」

一切身心效應的覺受,猶如虛空;
知道身心空靈的覺知,本身就是空華相;

如果能夠不執這個覺知,當下就是心的清淨面目了。

《圓覺經》又說: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說無覺者,亦復如是。」

以生滅的意識心推測圓覺性,就落在意識心中。
有無俱遣」不會落在無知,如果落在「無知覺」,
就落入於斷滅見了。

禪定中「我見」猶在者,若是仔細覺察,
會發現自己執於覺知中。有執於「覺知」,
就有能覺所覺分別見,無法覺而不住
 
見到「涅槃空寂性」者,必然已深知現象因緣生、因緣滅,
對緣生的一切現象不再迷惑。見地不會因為煩惱現前而有所疑惑,
雖然還會被習性上的煩惱所困擾,但是他只是一時退卻了正念,
並不是退失「般若空性正見」,他的正念只是一時被習性所覆蓋,
但是他的「緣起實相」的智慧不會因此退失。

若是純粹禪定所引發的近似見性覺受,會在禪定退卻後,
明覺不動的心性,就會漸漸散開,乃至成為一種回憶
這是因為沒有智慧,能明白五蘊無常無我的智慧
所以他無法也不知道,要如何回到清淨本心的道路,
亦即他沒有「趣向涅般」的智慧方法

 
有善知識說:「見道」的情形有很多種,
也不是所有見道者都只會退念不會退見;
倘若見道者的道心不強,定力又不好,
也有可能在放不下五欲習性染著,
所謂的見性經驗會逐漸模糊,而之後又無法明確的自肯

一般偏向由自力深入般若空觀者,他的道心大致都不差,
所以應該不會有退見的情形。倘若定慧未具足根基,定力又不強,
般若空義若只是淺解,則其見性就會少了一分堅固的悟見
若在複雜的逆緣下,他會再生起不確定的疑惑,
這種根性者,也應該會有退見的可能。


什麼是見性?
或許可以這樣定義:


現觀緣起無常無我,
了達名相不離緣起有,
對非緣生之清淨法性之妙用,
能在日用中自知、自証、自肯,
假名「見性」。


在生活上,應緣受用中,舉手投足則無非皆從道場來,
亦如永嘉禪師說:「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圂。」

隨飲圂的是那個漢?
借用洞山禪師一句話: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http://tw.myblog.yahoo.com/yu-er/article?mid=142&prev=160&next=106&l=f&fid=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