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定:

    粗住相:因修習諸禪定方便,而身端心攝,氣息調和,心在所緣
        諸修法上,不馳散,不復緣慮他事,名為粗住。

       細住相:得粗住相後,其心任運安住,而逐漸轉細,即得細住心。

      欲界定:心既已細微,此時明覺之心自然明淨與定相應,任運不動
                             無分散之念,但因欲界報身尚未捨盡之故,所以名為欲界定。

未到地定:得欲界定之位,忽然身心泯然空寂,失去欲界之身,
     坐中
不見頭手,宛若虛空,此為未到地定。

 
    【 初禪】:

行者從未到地定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

在此定中或忽覺身心凝然,身內覺動,而外無動相,
當動之時還覺有身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遍身。

欲界未到地定中,雖有靜定之心,但無覺觀,定心淺薄
退失,若得到初禪,即有覺觀等法,則定心安穩,安困難壞

所以初禪又稱為有覺有觀之摩地
 
(清淨心中,諸漏不動,是為初禪。具有
 心一境性五支。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
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
故稱「離生喜樂」,
然仍有尋與伺之心理活動,稱為初禪

 ,舊譯作
心之粗分別作用
 伺,舊譯作「」,為心之細分別作用

以得此禪定
之人仍有尋、伺作用,故又稱「有覺有觀」。
若於現世成就初禪,即得生於
色界初禪天之果報。

又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
亂等五種修道之障難。

此外,於初禪定中,以尋、伺之心理活動,故有見、
聞、
觸之活動,且能起語業二禪以上則以遠離尋、伺(覺、觀 ) 
之故,不再起語業。)

 
   【二禪】:

二禪為無覺無觀三昧,
二禪厭離覺觀,此覺觀之法名為外垢
能障礙二禪內淨,二禪
喜樂的發起,不從外來,乃於一心澄淨,
而生大喜美妙,但在
覺觀中無喜樂,而二禪之心乃從心生
以其離於外塵,名為
內淨

 
   【三禪】:
 
三禪時,綿綿美妙之樂遍身,全身毛孔,悉皆欣愉
此時雖
無外塵與身根相觸,而樂法由內而出充滿諸根
五根之中悉皆
愉悅,但因無外塵相對,所以不發五識

 
   【四禪】:
 
定心安穩,出入息斷定發之時與捨俱生
無苦無樂,空明寂
靜,
絕諸亂想無喜樂動轉之患,無諸垢染,行者住此定中,
心不依善亦不附惡無所依恃,而色法轉妙,內成就淨色之法


四禪是諸大禪乃至成佛的根本,四禪於一心,念常清淨,
名為不動定不動智慧。在此禪中,學一切事,隨意成就
一切神通變化,演說勝法,莫不從此定而出
 
(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
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
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

 
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展,
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
或謂自修證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
僅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真禪)

四禪能攝尋、伺,喜、樂等諸靜慮支,
止(定)與觀(慧)並行者;
以其最能審
慮,故其義最勝。

蓋四禪之差別,乃由所攝靜慮不同而分為四種。

初禪雖已離欲
界之惡不善法,而感受到脫離欲界之喜、樂
仍有尋、伺的粗細分別之心理活動
,尚須加以對治。

二禪時,尋、伺已斷滅,形成信根,稱為內淨
由此所得之
喜、樂,乃對此禪定自身之感受,故稱定生喜樂

 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住於非
苦非樂之「行捨」境地
以正念、正知繼續修習而產生離喜妙樂

  四禪捨三禪之
,稱為捨清淨,唯念修養功德,稱為念清淨
由此得非苦非樂之感受。

蓋禪定通見於印度宗教史中,為各時代重要修行法之一。

 佛陀亦以禪定為最主要之
行法,而於成道涅槃之際,
皆依四禪法而成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