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ana




東晉‧僧肇【物不遷論】之思想


作者:劉貴傑

 
 
                 涅槃   乃梵文Nirvana之譯音,舊譯「泥洹」,意譯「滅度」。
                 或稱「般涅槃」(
Parinirvana ) 意譯「入滅」或「圓寂」,
                
」是圓滿智德
                「」是寂滅惑業
                「」是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                          
                「」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亦為不生不死之意。


                 一般而言,係指佛教最高之理想境界
                 佛家經論曾謂,佛教行者,長期修道,即能寂滅煩惱,
                 圓滿智德,此種境界,即名「涅槃」。
 
       佛教大般涅槃經尚未傳入中土之前,晉末宋初高僧竺道生即倡「闡提成佛」之說,
    復以「理」之概念解釋涅槃,時人推之為涅槃聖,頗負盛名。

       其同門好友僧肇則以「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中論涅槃品)之觀點闡釋涅槃。
    而涅槃之實義,就中論言之,即為:
          畢竟空性,諸法依空而立,依空而住,見此空性,即成涅槃。
 
       涅槃乃聖道或無為之真境,達此真境,方能極妙無窮。
    聲聞乘與緣覺乘之行人,煩惱與習氣尚未去盡,無明與業障亦未革除,
    則何能藉為惑所垢之神(心)識,以臻離垢無染、純真無穢之聖道?
    故知涅槃即真極之道,亦為煩惱盡除,純淨無穢之極高聖境。
    此涅槃聖境係究竟之真道,
既非由客觀之名相而得,亦非經主觀之心識而知,

    故僧肇云:
 
 「夫涅槃之為道也,        
        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
           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
 
       涅槃聖境柔靜幽玄,虛寂曠遠,不能藉形名加以描述;
    且精微深妙而無形象,不能由心念加以理解。
    換言之,涅槃乃絕形名,棄有心之絕對境界。僧肇復云:
 
        「涅槃之道也,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
           渺茫希夷,絕視聽之域。幽致虛玄,非群情之所測」。
 
       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以及於無數劫間,廣修六度萬行,更於百劫間,
    圓滿自他二利,而證無上佛果之菩薩乘。方等之「」是之義,
    「」是之義,佛於五時說法之第三時,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益利鈍之根,
     故名方等,亦稱「方廣」。佛陀說法方正平等而廣博,故稱之為「方等」、
    「方廣」,本作為大乘經典之通稱,後天台宗用為維摩、勝鬘、楞伽、
    金光明等部分大乘經典之別稱。
 
       涅槃之境,係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之歸趣,亦為方等經之要旨,
    因其微妙深邃,精湛幽玄,非由感官經驗所能得,亦非凡夫俗子所能知
    故僧肇以涅槃乃非有非無,超越言說之境,並主解滅即涅槃之別名而曰:
 
      「縛然生死之別名;解滅涅槃之異稱」。       
 
       「縛」乃煩惱之別稱,因煩惱能繫縛人之身心,使人不得自在,故而名之。
    煩惱有二:一為根本煩惱;一為隨逐煩惱
    前者即貪、瞋、癡、慢、疑、見等六大煩惱,因其為所有煩惱之根本,故名根本煩惱。
    後者即忿、恨、覆等二十種小煩惱,因其依隨六種根本煩惱而生之枝末煩惱,故名隨逐煩惱。
 
       生死謂有情眾生悉因惑業所招,由生復死,由死復生。有【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之分。
    前者乃有情眾生,於三界六道中,因善惡業所惑,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
    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

       三乘聖者,已斷見思惑,亦了分斷生死,然因有修持,故迷妄漸滅,證悟漸增,
    此迷悟之遷化,每期皆有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測,
    不可思議,故名變易生死,或不思議變易生死。
 
    「解」為瞭解、知解之義;梵語涅槃,華譯為滅,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故名為滅。
 
       煩惱即生死之別名;而生死猶似繩索之繫縛眾生,使之不得解脫;如獲解脫,即為涅槃。
    易言之,若能超脫生死,泯除煩惱,當下即是涅槃。

       然就世間有為之相對法 (即事事相差別) 而言,生死係染污混濁;涅槃乃清淨無垢
    兩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若以出世間無為之絕對法(即理性平等)而論,
    煩惱性空即是涅槃,生死性空亦即涅槃,絕非離生死煩惱之外,別求寂靜涅槃,故僧肇云:
 
        「斷淫怒癡,聲聞也;淫怒癡俱,凡夫也。大士觀淫怒癡,即是涅槃,故不斷不俱」。
       
    僧肇復以彼岸以釋涅槃曰:
 
       「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崖謂之耳」。
      
       梵語波羅,譯為彼岸,此岸指生滅無常之域,彼岸乃不生不滅之涅槃聖境
    然涅槃之境並無崖岸之界,唯藉以區別此岸,故有彼岸之稱。
    實則當下悟入聖道,圓融無礙則此岸即是彼岸,而無有分別也。僧肇復云:
 
      「因背涅槃,故名吾我,以捨吾我,故名涅槃」。
 
       眾生之肉體與精神均由因緣聚合而成,本無自我之實體,然凡夫皆在此非我上,
    妄執為我,既有妄想執迷,即非涅槃。換言之,因違涅槃,故有妄執;
    若能捨離妄想執迷,即是涅槃。僧肇復以止觀涅槃之要法而曰:
 
      「繫心於緣謂之分別深達謂之,止觀助涅槃之要法」。
 
    止觀為佛家修行之主要法門之一:

       「止」為梵文奢摩他(
Samatha)之意譯,     
 「止」即掃除妄念,專心一境;            
       「觀」為梵文毗缽捨那(
Vipasyana)之意譯,
               「觀」即於「止」之基,產生智慧,辨清事理

    「止」即禪定,亦即止息染念,定心不動
多指體驗空寂本體而言。    
    「觀」即觀慧,乃洞察性空之本體,            
    以及由本體產生現象之過程

       佛家以為透過「止觀」,即可徹悟「性空」而成佛。
    「止」與「觀」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唯修觀始能「入定」(止);唯入定方可「發慧」(觀);
    若能止心必可明照(觀),如能觀照必可寂靜(止),故天台宗特重止觀並行,定慧雙開。
    就僧肇言,則以「止」與「觀」均為達於涅槃聖境之主要方法
 
       又,僧肇倡即涅槃即生死,雖上求菩提而得涅槃佛果,復下化眾生而重入生死,
    既不住涅槃,亦不斷生死,既不厭生死,亦不樂涅槃,僧肇有言:      
 
      「不觀無常,不厭離者,凡夫也。觀無常而厭離者,二乘也。
         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也。⋯⋯不厭生死,
不樂涅槃,此大士慰喻之法也」。
 
      「大士觀生死同涅槃,故能不捨」。
 
       無常,梵文Anitya之意譯,佛家以世間事物生滅變異,遷流不息,
    絕無常住性,故稱「無常」。若就瞬間之生滅言,乃為「剎那無常」。
    如以定期之續相論,則為「相續無常」。

      
世俗之人既不明無常之理,亦不捨生死之苦;
    聲聞乘與緣覺乘行人,已明無常之理而急求捨離生死之苦,
    菩薩乘行人,已明無常之理,然亦不捨生死之苦;
既不厭生死,復不樂涅槃,
以成無上正等正覺,
此即維摩詰居士所答,文殊師利菩薩謂云:何慰喻有疾菩薩之問。

    僧肇復云:
 
          「世間無縛,曷為而厭,涅槃無解,曷為而樂」。 
          「雖見身苟,而不樂涅槃之樂。⋯⋯ 雖解身空,         
                        而不取涅槃畢竟之道,故能安住生死,與眾生同疾」。
       
       除惑體空,智德圓滿之士,雖身棲現世而無煩惱繫縛之苦,故不捨離物質世間;
    雖心入涅槃而無解脫束縛之樂,故不常住精神世界。
    再者,寂滅惑業,圓滿清淨之人,雖觀身是苦,然為渡化群迷,亦不捨棄有情世間,
    而獨享涅槃之樂,雖觀身為空,然為教導眾生,亦不拋棄極樂世界,而謂涅槃畢竟空無,
    故能安於生死暗流,樂與群生同疾。因此,導達群方,廣渡眾迷之菩薩,
    在於生死而不為污行,住於涅槃而永不滅度,故僧肇謂:
 
        「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復不滅度。
           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               
 
        「雖現成佛,轉法輪、入涅槃,而不永寂,還入生死修菩薩法」。
 
       修行之聖者,煩惱滅盡,入於不生不死之解脫境界,稱為「滅度」。
    梵文
Bodhi-sattve (薩提薩埵)之音譯即略稱菩薩,意譯「覺有情」,
    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之人,原為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之稱號
    後世用為對實踐大乘佛教思想者之尊稱。

       此大乘行者雖流浪生死,然不受煩惱之染污,雖心契涅槃,然不為極樂所束縛,
    故不落二邊。圓融無礙之菩薩行者,既不執生死之凡域,亦不住涅槃之聖境。
    復宏揚佛法,息滅煩惱,使眾生轉凡入聖,無礙無遮。
 
       然二乘行人因有所知障(智障),不明生死涅槃無差之理,故執生死為可厭,涅槃為可喜;
    佛菩薩斷所知障,無二邊心,對於生死與涅槃已無厭喜之情,然有大智,故住於生死
    復有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利樂濟渡有情群生,故謂之無住處;
    利樂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故總稱「無住處涅槃」。
    實則,涅槃畢竟為眾生崇慕之境,佛菩薩則無入而不自得。
 
       綜上所言,僧肇以涅槃為真極之道與解脫之道,而以「止」與「觀」為臻於涅槃之要法,
   且涅槃理境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不可詰之以言教,更不可求之於形器,必也心無其心
   形無其形,內外雙遣,主客互泯,始能達乎其境。

  然亦不滯於此境,規避煩惱,復又不厭生死,不樂涅槃,濟渡眾生,導化群迷,
   尤以所謂「非在生死,非住涅槃」更為契合般若性空與中觀思想之真諦。
 
      其實,僧肇乃以捨離「斷」「常」二見之中道立場而開展其涅槃思想,
   故其「處中道而行」之觀點已超越玄學範疇而步入佛學領域,極力避免藉中國固有之思惟
   以理解佛學,而全力以純粹之佛學意識,透顯般若思想之真義。
 
      再者,僧肇了知生死與涅槃並無差異,悟得生死之當體即為涅槃
   故不厭生死,不住涅槃,由是以知,大乘佛學特重生命之淨化,
   主倡轉迷啟悟,轉染為淨,而不捨離雜染,亦不否定生死。

      此不斷不常不捨不住之涅槃觀點即為僧肇所倡,
      亦為中國大乘佛學思想之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