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建立在「」(inhere)和「」(outhere)的區別之上,
      可是這種區別現在模糊了,科學家利用「心」「物」這種區別是不存在的。
 
      這真令人迷惑!不但是在哲學指向,而且也在嚴格數學指向之上,
      「物」的事情顯然要依靠我「心」的決定來進行。
 
      新物理學告訴我們,觀察者不可能看到事物而不改變事物
      「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相關」是真實而是根本的。
      這種相關的本質,到底如何並不清楚,不過有越來越多的証據顯示,
       「心」「物」的區別是一種假象
 
       量子力學的概念架構,有大量的實驗資料支持,這樣的概念架構
       使現代物理學家講起話來,好像在說神祕論語言,即便是對物理學
       毫無所知的人,聽起來還是有這種感覺。
 
       接觸物理世界的途徑是經驗,一切經驗的總支配者是「」。
       經驗事物的就是這個「」,簡單的說,我們經驗的不是外在的實相
       而是我們與外在實相的「互動」。這就是基本的「互補」假說。
 
       互補是波爾發展出來的概念,用以說明「波粒二象性」,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想出比他更好的概念。

       互補論說:「波性與粒子是相互排斥的,或者說,是光的互補相。」
                          兩者雖然總是互相排斥,可是要了解光則缺一不可,
                                 兩者之所以總是互相排斥,是因為光一如其它任何東西,
       不可能是波同時又是粒子。
 
       為何同樣一個光,卻兼具波行為和粒子行為兩種互相排斥的屬性呢?
       是因為:這兩種屬性就是我們與光互動的屬性

       看我們做的是哪一種實驗,我們便使光顯現哪一種屬性。
           如果我們想使光顯示波性,我們就做產生干涉的雙縫實驗
              如果我們想使光顯示粒子性,我們就做產生光電效應的實驗。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用光電效應顯示光是粒子
       可以用雙縫實驗示光是,也可以用康普頓散射,來顯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這兩者是光的互補相,要了解光,缺一不可。
       如果你只問光是粒子或是波?是沒有意義的,
       光的行為是粒子或是波?要看我們做的是哪一種實驗而定。
 
       把粒子的光,和波的光,結合起來的是做實驗的「我們」,
       我們在雙縫實驗、光電效應裡所見的光的波、粒子的行為並不是光的屬性,
       而是我們與光互動的屬性,不論是波行為還是粒子行為,
       都是「互動」的屬性。
 
       既然粒子行為,和波行為,都是我們賦予光的屬性,
又既然我們認識到這些屬性並不屬於光,而是屬於我們與光的互動
       那麼事情就變成:
獨立於我們之外的屬性是沒有的。
       
       因為通常我們說一件東西沒有屬性,就等於說它不存在,
       所以接下來下一個邏輯就無法避免,那就是:
       沒有我們,光就不存在。
 
       把我們通常歸之於光的屬性轉移到我們與光的互動,
       這就剝奪了光的獨立存在。

       沒有我,或者從含義上說,若不與事物互動,光就不存在。
       不過這只是事情的一半,故事還沒有完。

       故事的另外一半是,同理,如果沒有光,或從含義上說,
       若不與事物互動,我們就不存在。波爾說:
      「……一般物理意義之下的獨立實相既不能賤予現象,
          亦不能賦予觀察機關。」
 
       所謂「觀察機闗」,他指的可能是儀器,而不是人。
       但是從哲學上來說,互補性將導向一個結論,那就是:
          
這個世界不是由事物組成的,而是由種種互動組成的。
          屬性屬於互動不屬於獨立自存的事物─譬如「光」。
 
       波爾以這樣的方法,解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問題,
       等到波粒二象性發現一切事物的性格之後,
       這種互補性的哲學,意義就更加彰顯了。





                            上文取自【物理之舞】     廖世德   譯           

                             Gary Zukav   原著

                             方智出版社   印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