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何 物 大 於 天 地?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華)五洩山靈默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
毗陵(今江蘇境內)人,俗姓宣。少年時好學忘疲,準備參加科舉,
“ 登第以榮故里 ”。
 
後來聽馬祖聚眾講法,承蒙馬祖 “ 振容而示相 ”,靈默禪師當下密契玄機,
於是從馬祖出家落髮。受具足戒之後,靈默禪師遂留在馬祖座下,
勤苦修行,然久未透脫。
 
  後游方,參石頭希遷禪師(青原行思禪師之法嗣)。
在途中,靈默禪師私自念言:“ 若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

石頭禪師知道靈默禪師是個法器,於是方便為他開示。
可惜,靈默禪師不能領會石頭禪師的意旨,便起身告辭,往外走。
石頭禪師坐在禪床上,並不理睬。

 
靈默禪師剛走幾步,
突然聽見石頭禪師在背後招呼他:“ 闍黎!”
靈默禪師剛一回頭,石頭禪師道:
“ 從生至死,祇是這個。回頭轉腦作麼?”


靈默禪師一聽,言下大悟,於是便把手中行腳用的拄杖折為兩截,
決定從此罷參,住在石頭禪師的道場裏。
 
唐貞元初年,靈默禪師前往天臺山,住持白沙道場,
後又應陽靈戍將李望的邀請,來到五洩山駐錫弘化。
五洩靈默禪師的稱號就是由此而來的。
 
關於他的禪風,
我們可以從他接引弟子的公案中略見一斑 ─
 

有僧問:“ 何物大於天地?”

    靈默禪師道:“ 無人識得伊。”

    那僧又問:“ 還可雕琢也無?”

     靈默禪師道:“ 汝試下手看。”

 
又有僧問:“ 此個門中,始終事如何?”
靈默禪師道:“ 汝道目前底成來得多少時也?”
那僧道:“ 學人不會。”
                   靈默禪師道:“ 我此間無汝問底。”
            那僧道:“ 和尚豈無接人處?”
                      靈默禪師道:“ 待汝求接,我即接。”
    那僧道:“ 便請和尚接。”
               靈默禪師道:“ 汝少欠個甚麼?”

 
又有僧問:“ 如何得無心去?”
靈默禪師道:“ 傾山覆海晏然靜,地動安眠豈採伊。”


 
這三個公案,第一個僧人從空間上問什麼東西比天地更大,
第二僧人從時間上問:世界開始之前,和世界結束之後是個什麼狀態,
第三個僧人問如何是無心,他們問的方式儘管不同,
但都涉及到心性或者說佛性的問題。

靈默禪師的回答很有意味,值得我們細心地去品嘗。
蓋真如佛性無形無相,不即一切法,亦不異一切法;
始終不離現前一念,現前一念即通三世始終;
此性非動非靜,然又不離動靜;此性人人本具,個個圓成,
無欠無餘,明白了此理,即可契入佛心。
 
靈默禪師入寂于元和十三年(818),春秋七十二歲,
臨終前,曾以偈示眾,云:

   “ 法身圓寂,示有去來。
     千聖同源,萬靈歸一。
     吾今漚散,胡假興哀。
   無自勞神,須存正念。
   若遵此命,真報吾恩。
    倘固違言,非吾之子。”
 
當時,有位僧人就死後去向的問題,問靈默禪師:
“ 和尚向甚麼處去?”
靈默禪師道:“ 無處去。”
 
那僧道:“ 某甲何不見?”
    靈默禪師道:“ 非眼所睹。”
 
說完,便奄然順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