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心   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兩同,齊含萬像。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沉昏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如一。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複歸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所有。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漢傳佛教,歷來都是由兩種力量彙集而成,一是隱修岩穴的高僧,
  一是弘化塵世的高僧。隱修者實修實證,積聚法財,並源源不斷地向弘化者
  輸入智慧和力量,從而使道脈不斷,佛法日新。

  在禪宗史上,三祖之于四祖,龍山之於洞山,大章契如之於清豁、
  沖煦二禪師等事例不勝枚舉。有的則隱顯難分,就得看用什麼樣的尺度了,
  如元代的高峰原妙,中本明本師徒二人,說隱似顯,說顯似隱,
  真有點隱顯不二的風貌,總之都給時人乃至後人極大的教益。


  三祖的隱,隱得很徹底,乃至道宣律師的《續高僧傳》和贊寧律師的
  《宋高僧傳》中都無專門的記載。即使從盛唐時北宗淨覺禪師所撰的
  《楞伽師資記》,中唐蜀內保唐宗人所撰的《歷代法寶記》和南宗智矩禪師所撰的
  《寶林傳》,直到五代時的《祖堂集》和北宋時的《景德傳燈錄》,
  有關三祖的記載仍是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記載最詳的《景德傳燈錄》也僅錄有參二祖、接四祖因緣。
  其事跡也只有「隱于舒州之皖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

師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

 

隋開皇十二年(五九二),三祖傳法于四祖後,
  曾到嶺南羅浮山優遊二載,再還司空山,于大業二年(六0六)

「為四眾廣宣心要訖,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

 

既是徹底的隱修高僧,連姓名都不願示人,
  要許詳考其事不僅白費功夫,而且有違于隱修者的意願,

但隱修本身的崇高,卻有無窮的魅力,激勵著萬千修行者。

  三祖大師的事跡既不可詳考,但其教化則是無窮的,

千四百年來,不知有多少高僧,
  在三祖留下的《信心銘》中受益,成就圓滿了修行的道業。

  《信心銘》文字淺近,稍通文墨的皆可領會其中意趣而獲益,
  因為它是禪宗的無上心法(這裏不談三祖和《信心銘》的懸案)
  是指導學人實修實證的心地法門和念頭功夫,圓融博大,普被三根,
  不僅可作禪宗的向上接引,而且亦可作為止觀法門的重要修觀方法,
  即使是一般初入佛門的人,若勤加背誦體味,亦可強化其覺照能力。


《信心銘》開章即言:「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至道」,當然就是大道而非小道。
  世人都以為大道難、小道易,為什麼三祖大師反而說「至道無難」呢?
  對佛法而言,大道就是真如,就是菩提。


  而真如、菩提這樣的大道、至道,並不是八萬四千法門中

的某一具體法門,而是一切法門之母,無上崇高,故曰「至道」。

  對修行有經驗、有見地的人都知道,修行決非易事,

必須遵循信解行證的次第:
      先具信心,然後明法數義理,再則止觀雙修、定慧等持,
      沿著次第禪門和般苦觀照的路走下去,經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再由十地,經等覺、妙覺方圓滿菩提,

這是成佛必由之路,經三大阿祗僧劫,
      歷無量的時間因緣方可成就。

  難啊,成佛難!在成佛的修行途中,

八萬四千法門中那一個法門又不難呢?
  顯、密各宗內的任何一個法門,要圓滿其事皆非易事,

其中次第嚴謹,理事周詳,且法財侶地不可或缺。

修行既是如此艱辛,三祖大師為什麼卻說「無難」呢?

  其中的秘密就在次第法門至道的差別上。

至道頓教而非漸修次第法門
  漢傳佛教是以大乘為主體的佛教,是在印度中觀、

瑜伽二宗基礎上發展成為中國獨有的
  「圓頓大教」,天臺、華嚴二宗均以此立教。

  天臺宗從慧文禪師的「一心三觀」、「圓融三諦」到智者大師的

「十玄門」和「四法界」,無不是同時俱足、一心頓現的禪觀實踐大法。

圓則無所不具,頓則無時空因果次第。
  這種無上的禪觀實踐大法,在經論中廣有介說,唯沒量大人方能相應。

  台賢二家在印度的三乘教法中將其拈出,作為自己立教的宗旨,

與禪宗共同施用,而成為漢傳佛教千四百年的核心教法,的確慧眼獨照。

  禪宗也是圓頓大教,更獨標「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頓悟成佛」,
  在圓頓的基礎上特別突出「頓」。頓與漸在修行中的差別是顯而見的,
  漸則有能所、有淨染、有因果、有次第;一切俱足,個個圓成,
  學人無絲毫可取捨、可建立處,立處皆真,要見直下便見,

故曰「至道無難」。

  既然至道無難,為什麼見道者寥若辰星呢?原因就在「揀擇」。

什麼是揀擇呢?揀擇就是取捨,取捨緣於憎愛,一涉憎愛,

便入十二因緣流轉門;若斷憎愛,便入十二因緣還滅門。

  禪宗並不停留在三乘教法上,而是隨機接引向上,所以三祖大師說: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明白什麼?明白至道。


  早在百丈禪師時,便以《信心銘》語句接人,到了趙州禪師手中,
  更是常以《信心銘》中語句接人,趙州老和尚最常用的便是「至道無難」。

  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
          老僧不在明白裏,是汝還護惜也無?
  在這裏,明白是,不明白是呢?真的如《信心銘》所說: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在這裏,是有揀擇,還是無揀擇呢?

要知道,心為萬法之源,而作用在當機一念之上。
  這當機的一念,是一切法的基點,善惡是非凡聖,

全是因這一念的差別而有所呈現,
  正法、正知全賴這一念的正覺而得以建立。

  若見於此,三祖的「洞然明白」和趙州的

不在明白裏」豈有二致。把住這個關口,其他的就迎刀而解了。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

徒勞念靜」,都是「一波才動萬波隨」,並且波波都是圍繞著「這個」。

  揀擇、憎愛、違順等都是世人的普遍心理狀態,但在這裏,

三祖卻使之與無上佛法的至道搭上了線,只要在當下的心念中

把這種心態放得下,看得破,至道就無難,
  就明白,並且可以受用無盡。

  所以,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修行並非在神秘玄妙和高遠之處,

而就在平常的日用動靜之中
  平常才是基礎的所在,平常才是道業的根本


 《信心銘》語句綿密圓融、機蘊無窮,

無不從自心現量中流出,兼具自受用,
  他受用兩面的作用,而且理事不礙,你看「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三祖大師之所以定其文為《信心銘》,就是要學人自信其心。

  圭峰大師在《禪源諸詮集序》中舉道:
      「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

亦名心地……非唯是禪門之源,亦是萬法之源,故名法性;

亦是眾生迷悟之源,故名如來藏;亦是諸佛萬德之源;
          故名佛性;亦是菩薩萬行之源;故名心地。」

  明於此,則當信心;明于此,則有信心。

此心「無欠無餘」,圓滿具足,但世人沈溺,無明遮覆,

煩惱集聚,因憎愛而取捨,念頭一動,故乾坤破碎,
  我他分裂,原本一體的真如因妄念之動而「不如」了。

  學佛的人幾乎個個會誦《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只是在口頭上念呢?是在外面尋呢?還是引以歸己,在自己本分上體味呢?

  修行是人們在心地上向真如的回歸而非建立,至道是無為法而非有為法。
  所以,面對這一切,還應「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逐於有緣是揀擇,是取捨,不論所逐之緣是善是惡。

與之對應的是「勿住空忍」。空則萬法皆空,泯人我、絕感應;

忍則于法住於實相,又有法忍和無生法忍之勝境。

  但禪宗關注的是頓了,是直趣菩提,所以一方面「莫逐有緣」,
  不執著因位中的一切次第法門;另一方面又「勿住空忍」,
  不執著因修行次第法門而所證的相應果位。

  後來祖師們將此發揮到極致,如趙州云

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茲明云「無佛處成佛」等。

到了這裏,就會產生「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的自受用感。
  這裏是本地風光,無需在法上有所增減損益。


  「平懷」就是平常的,是人們平靜祥和的心靈狀態。
  一般人對這樣的「平懷」大概並不陌生,誰不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呢?
  有關「平常心」的介說,南泉對趙州的那番開示

最為緊要透徹,不妨全文引出:

      師 ( 趙州 ) ( 南泉 )曰:「如何是道?」
      泉曰:「平常心是道。」    
      師曰:「還可趣向也無?」
      泉曰:「擬向即乖。」。    
            師曰:「不擬爭()知是道?」
             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疑之地,猶如太虛,

                                       廊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師於言下悟理。


  趙州在日後的教化中,無時無處不顯現著這種「平懷」,
  即使在出神入化處還是顯現著這種「平懷」,

同時還有「泯然自盡」的逍遙貫徹其中。

  再如二祖見達磨,求的也只是「安心」而已。

安心就是平懷,平懷就是安心。
  一般人對平懷不甚留心,好用智巧,

一旦處於緊張勞累之時,或處於智不到之處,
  或吃了智巧之虧時,才會發現平懷的可貴。

  對修行者而言,平懷這是破除迷信,剪除怪異的一種正見。
  修行到此火候,一切都不動於心了,是非得失毀譽,

法非法等全都「泯然自盡」,
  其中的法樂,實難喻說。

  「自盡」者,非遣之而後去,乃其自去也。這種心境融

和無礙的空寂妙用,依《信心銘》而實修者自能證入。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是無為的,非有為的,

為什麼呢?因為「止動歸止,上更彌動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人們的精神實質,無不處於動靜二相之中,

動極思靜,靜極思動。對修行者而言,有一誤區,

即「有念則乖」,於是時時著力去降伏念頭,
  使之歸於靜,這就是止觀的「止」。

  但「」本身就是一種動相,求止之心也是一種妄念

用禪宗的話來說,這是「以楔出楔」。退一步說,

那怕你因此而得靜定,也是「唯滯兩邊」,
  因為真如是非動非靜,非有念非無念的。

  「一種」是什麼?就是前面的「一種平懷」,

這是見道後的坦然心境,是與「不二」相契入,相融和的道境。

未到這個地步,舉念皆二,必然會落到動靜,
  有無、真妄、凡聖的夾壁中不得出入。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止觀定慧的旨趣:
      止者,止妄也,乃至止息諸念而得定也;
      觀者,觀慧也,乃至如理思維而入慧也。
      定為內心不動,不為境轉;慧為隨緣照了,不為境惑。

  但止觀定慧若不導引向上一路,其功用也就流於一般。
  宋代白雲守端禪師對五祖法演的一番話談得極好,他說:
      「禪者智慧,多見於己然,不能見於未然。上觀定慧,防于未然之前;
          作止任滅 (遇善則作,逢惡則止,真理即任,煩惱即滅),覺於己然之後。
          故作止任滅所用易見,上觀定慧所為難知。」
  白雲禪師這番話,是對「一種不通,兩處失功」的極好注腳。


  禪宗雖強調頓悟,但實際功用處卻一貫是頓漸不二

並不因頓悟而放棄漸修的種種功用。
  所以明心見性必待頓悟,而踐履功夫則全同漸門。

  溈山禪師在回答「頓悟之人更有修否」時說:
      「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

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
          猶有無始曠動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識,即是修也。」

  溈山還說:
      「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直入,
          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所以禪宗內許多祖師,悟後都勤加「牧牛」,或循跡山林,

或隱居鬧市,或侍師多年,都是為了解決悟後仍然隨時纏人的

「止更彌動」、「唯滯兩邊」的問題。


  開悟後知「一種」的尚且如此,那未悟的人,

自然是「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了。

必然陷在動靜,有無、有妄、凡聖的夾壁中不得自在。

  沒有明心見性的人,當然是「多言多慮,轉不相應」,

那怕你所言所慮的全是真如菩提,
  還是與真如菩提不相應。明心見性的人「絕言絕慮」,

老將不談兵了,那怕把真如菩提記忘在爪哇國裏,

卻恰恰與真如菩提相應,並能「無處不通」。
  洞心禪師《寶鏡三昧》中「夜半正明,天曉不露」正是點明了這一理境。


  無須對《信心銘》作逐字逐句的詮解,內省功夫稍強的人

都會感受到其中無盡的智慧和力量。的確,

《信心銘》中的文句,宗通說通,更是落實在修行者的心地和念頭上。

 

你看:「不用求真,唯修息見」;
      「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每一句都是如此親切,每一句都是如此貼切,

並且都是實修實證的無上心法,完全值得學佛者作為「銘」,

來警策自心,作為「銘」來澆鑄「信心」。

  《信心銘》僅一百四十六句,五百四十八字,

其句勢如海浪相接而不可遏,
  如空谷傳音而不可斷,亦如因陀羅網結而不可解。
  這是因為《信心銘》全文為一念之覺受觀照,

此一念之覺受觀照又衍成全文,
  並且每一句都可隨修行者的實際而前後關照,

並引伸於無窮,這無窮又必還歸於一念。

  奇妙嗎?不奇妙,這本來就是《信心銘》中所說的:
  「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修行到了「
虛明自照,不勞心力」的火候,

自然是「究竟窮極,不存軌則」了,
  智慧和自在與此心念同在,修行到此,還有歇腳處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