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1437710016-1422961062_n.jpg   
   
 
 
《涅槃經》卷27

「如蠶作繭,自生自死;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不見佛性,故自造業,
   流轉生死。」
 
《楞伽經》卷3

「凡愚妄想,如蠶作繭,
      以妄想絲,自纏纏他。」
 
癡迷的眾生,以無窮無盡的妄想之絲,
織就了欲望的繭子,在無始妄想狀態中相續執著,
將自己牢牢地束縛,飄墮在深不見底的生死大海,
流浪在渺無際涯的曠野,猶如汲井轆轤,輪回不已。
 
在佛教看來,一切眾生的壽夭、貧富、愚智
以及所處環境的違順、苦樂等,都是唯人自招。
眾生如蠶,不斷吐出煩惱絲,使三界六道的繭子
越來越厚實,自我束縛,而難以出離。
 
對這種癡迷,禪宗感歎道:

「聽不出聲,見不超色,
   如蠶作繭,自縈自縛。

      十二時中,無片時快樂,
    至竟終成廢人。」

《密庵語錄》 

 
如果我們聽到的,只是些浮靡的聲響,
看到的,不出乎俗豔的顏色,
就會喪失見聞之性的清明,
像蠶兒作繭那樣,自我纏縛。
一天十二個時辰時,沒有片刻的快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這兩句詩,
是千古聖於情者的共同體驗,
若從禪的角度看,則是芸芸眾生逐物迷己、作繭自縛、
使生命成了煎熬的形象寫照。
 
緣此,禪宗提出了「自縛」的觀念以警示學人: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信心銘》

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塵境,
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人們完全可以從中得到覺悟。

智慧的人不貪戀執著它們;
愚癡的人執著於外境,自我纏縛,而不得自由。
 
黃庭堅《雜言贈羅茂衡》也說:

「去子之取捨與愛憎,
      唯人自縛,非天黥。」

可見,並不是上天要懲罰人,
而是人,把自己當作了囚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