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的禪宗內涵

 

 

 

有過佛學常識的人皆知:

「明心見性」是禪宗修行一個具有特色的術語。

它與「開悟」一樣,是所有修禪者未證宗旨以前,
被視之「神秘」的禪修成就之一。

可有關它的書籍中,都好像沒有對它在佛教教義上進行定位。
因為是「祖師禪」修行法要求中的一環,它來源於禪師們
以心印心的傳承,故而被人玄乎地誤解為是與佛教普遍教義
有所對立的「新法」,是除掉教義「垃圾」的「鐵掃帚」,
有如此現象就不難明白了。

這個現象,在初學者和居士層的「禪客」中,很為普遍。
錯誤的認識,導致了修行路途的無謂曲折和對佛教整體的誤解。
 
什麼是「明心見性」?
從這個問題本身的邏輯格式上來看,
會讓人暗暗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化推想:
若知道了這「明心見性」,還問什麼!

若「心」都沒有,問有何用。
於是,以為這是一個「自證」題式,
只要「放下」不管它,就算是「明心」了,
且對人們大言不慚地講:我就是這「性」!
 
注意:以上的觀念是錯誤的!
「自覺、覺他」不是「邏輯的自證」;
「我」也不是明心見性中的「性」。

以放任自流的「我態」來做為「性」,是危險的放縱!
因為,「明心見性」是禪宗初入門的 基本關,
踏入這關口,即是正式地入宗門了。
它不是與世俗平階的,而是「向上」的一路。
 
莫以為,「向上」是否定了基礎 
(要注意古語『向上』的正確解讀,莫見文解義),
向上乃是「更紮實」之意。放縱,是輕浮根底不紮實,
因此不是「見性」。

所以那些以「我」來強調「無我」的主張—「放下、不管它」,
是非理性的, 這決不是「明心見性」後的態度!
入了宗門,才是真正的禪宗行人,他的行為是自然規範的,
謂之「真會修禪者」。因為他與佛心相印了,
定然是與佛行相證的了, 這並不難理解。
 
「性」明確地說,只是指為「佛性」,
而不是言獸性、物性。更不是「任性」的放縱,
這是禪門規範。
 
為什麼要強調「明心見性」的重要?
這是有佛教的基本教理做基礎的,佛教有「佛性論」,
又名「真如學說」。之所以有大量初階禪客,
和遠在邊地的修行者會走錯了路,把放任做「性」解?
乃是因為沒有了教理的深厚底氣在支護修行,
故而誤將「世俗解」做了「聖解」。
 
真如學說,因為其論述元素的基礎是建在「有論」之上的,
所以把它稱之「空論」(註:空不是『無』,要注意古語概念)。
空論與有論,在普及型的教理教學中它 們是分別論述的。
因此,好學而偏持一論的學者們常會把「空」與「有」對立來看,
將「空」誤讀為「無」,將「有」誤讀為了「常」。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禪客會落 入這個泥潭中大談「無論」,
把個禪宗門下搞得是烏煙瘴氣。
 
禪宗,是講「空有不二」的,
所以六祖說這是「不二法門」。

大家卻多是沒有加以關注。
什麼是「明心」?明白「心」是什麼,
它是怎樣的狀態和變化。
「心」,是「有論」內容中重要的議論對象。
它與「見性」的「性」,組成了佛陀曾經分述的
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方法。
 
但,由於它們都是佛陀善巧方便的教學法,
都是為了一個議論主題而做的分列表達。
所以,有論也好空論也好,根本都是相通的。

禪宗,要大家不要固持於「偏空偏有」的淺見,
於是強調了「明心見性」的宗旨。

也即用「明心見性」的宗旨來批判了偏持之「空」。
偏持「空」不是空論,偏持之「有」也不是有論,
只是「無」和 「常」的對立而已,是「是非」態度。
 
所以說,禪宗宗旨的「明心見性」,講的是「心性不二論」,
是否定「佛法無常說」。有關「明心見性」與否,
是可以自己用佛教勘驗「三法印」來做自己驗證的。
「三法印」將「無我」、「無常」、「寂滅」
這三個重要的概念做了簡要明確的定位,
除卻了定義內涵外,即非證得佛法。
 
    我們否定了行為上的「任心無我」,
強調的是觀照上的「諸法無我」;
並否定了行為上的「任行無常」,
強調的是觀照上的「諸行無常」;
更強調了「究竟寂滅」, 
否定了行為上的「任意寂滅」。

這是「三法印」的運用原則,放縱於「鐵掃帚」的「無之空」,
顯然不能被「三法印」印證得入「明心見性」的。
 
從上看,「明心見性」是佛教空有二論的「歸納法則」,
而空有二論則是佛心宗旨的「演繹法則」,
歸納與演繹構成了佛陀宏大的教學邏輯。
禪宗所以叫做「佛心宗」,
正是它的歸納法則,把佛陀諸多教論統一地加以歸納、消化。
實證了此事,就是「見性」。
 
從學習和修持實踐上,
真切如實地把握佛陀諸教義的「演繹法則」, 
從言、行上不違背諸教理教義的指導,
這正是「佛心宗」的另一方面 ─ 
「演繹法則」的「明心」精髓所在!眾所周知:
演繹 ─ 歸納邏輯,是思維認知與行為實踐之間 的「實證法則」,
又名「全邏輯」。
 
由於佛法的「演繹與歸納」是「明心見性」的實證,
那麼,明心見性者必然有對佛教諸教理教義的「同與別」,
有深切的理解和表達,他的智慧也必能與一切佛的教理、
教義不矛盾,他的行動應是如法、如律。
他能做到一個普通佛弟子應做到已做到的「戒」,
「定」、「慧」三學,並正在實行。
 
由此,人們用「開悟」來說「明心見性」這回事,
因為它是要用思維來把握的,所以「悟」是心字旁的。
又由於「明心見性」的「全邏輯」結構式,
它是行為與思維的結合體,故而對把它的成果叫做「證道」。
道,是「行為之路」的意思。
 
唐.圭峰宗密禪師在《禪源諸詮》一文中說:
 「教也者,諸佛菩薩所留經論也。
    禪也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
    但佛經開張,羅大千八部之眾。
禪偈撮略就此,方一類之機。
羅眾,則莽蕩難依,就機,則指的易用。」

可見,禪與教的教學關係是唇齒相依的。
「明心見性」正是將此昇華為「心與行的不二」。

(註:「心行不二」不可以做為『怎想就怎做』來理解,
應以「思想與行為同不違背於佛教」詮解)
 
心性合一,完成了「明心見性」的全過程。
所以這「諸佛之性」,乃是從綜合歸納上來談論「諸佛心」的。
而「諸佛之心」是從分別解析來談論「諸佛性」。
歸納的目的是為了實踐行動中的「信心」。
解析演繹則是為了思想推證上的「達性」。
 
所以「明心見性」在佛教教育和禪宗修行中,
有著重要的法理價值。為此,佛陀傳禪宗初祖有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
法何曾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明心見性」的禪宗內涵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