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本來成佛

 

文:  唐 岐

7f736ba0dd8c97975017990bea3fca73

 

世尊在悟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
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皆具」就是本來就已經具足,不是經過修行才有。
古德說:「道不屬修」的「道」,指的就是本具的
「如來智慧德相」。

「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說為「本來是佛」。
亦即眾生只要息滅無明妄想,就能烣復
「本來是佛」的清淨心性。

如果只把「本來是佛」掛在口上,
而不務實對治所染的「妄想習性」,
就會「執理廢事」了。如馬祖道一禪師說:

「道不屬修,若言修得,
    修成還壞,即同聲聞。
        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道」是本然清淨,本自圓成的清淨心性;
若說要依於所修才會有所得,必定是屬於因緣所生法,
一定會變異而壞。

禪師怕後人明白了本自具足的「覺性」後,「執理廢事」而自大自傲,
為「我慢」所縛;才接著說:「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道理明白後,不經過淨化習性,心念就依然會被「習性」所縛,
只會隨順「妄想分別」在流轉,依然是凡夫。

牛頭融禪師也有相同的說法:

「若言修生,則造作非真;

      若言本有,則萬行虛設。」

由修行而生出來的,都是依於造作,不是本來面目;

若是執著「覺性」本有,不務事修,
佛陀又何必演說「六萬度行」呢?

《楞嚴經》說:「理乃頓悟,乘悟併銷;
事則漸除,因次第盡。」

「妄想執著」是無始以來的習性,
並不是頓悟「覺性本自具足」,就能自然的淨化。
必須延伸到生活來「歷緣對境」,
消除妄想習性,才能開顯本具佛性。
所以說:

「沒有天生的釋迦,
  自然的彌勒。」

 

若是不能在「根境」相對中,時時迴光反照「覺性」,
心性就會在順逆境就隨順著貪瞋習性而迷失。

《圓覺經》也說: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
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要經過修行,淨化無明,透發覺性,
才能如實說「眾生本來成佛」。

《永嘉証道歌》一開始也標明
「無明實性即佛性,---本源自性天真佛」。

眾生無明妄想的體性與如來的佛性,
本無差別,但是要修証才能証得。
所以永嘉禪師強調說: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

「五根」是「信、勤、念、定、慧」,五根的力量增長了,
才有斷除煩惱的力量,才能成就「五力」來証入「般若實相」: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了了見。
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諸法實相」要從菩薩行中「以事証理」而証得,
比如遇到無理的惡言相向,乃至毀謗,
都能以慈悲心憐憫眾生、教導眾生。

如果執著「諸法畢竟空」為究竟的話,就不會生起大悲心,
會墮入「頑空」的陷阱,乃至淪為「妄說法空、謗無因果」
的謗法者,所以永嘉禪師說: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若能依於諸法空性的理地,啟發六度萬行,就能快速成就菩提,
比如「八歲龍女頓成佛」。若是「執空為究竟」,乃至撥無因果,
就有很嚴重的謗法罪如善星比丘生有陷入地獄。

永嘉禪師提醒我們要仔細分明,否則會招殃禍。
善星比丘「妄說法空」而陷墜地獄,
世尊不只在《涅槃經》提到,
也在《楞嚴經》與其它經典一再提到。

這也是世尊對我們用心良苦,一再警愓我們千萬不可墮入
「執空為究竟」的偏見。為什麼要經過六度萬行才能圓滿佛果?
《大乘起信論》說:

「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
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法界一相」就是「一真法界」。
眾生的心性既然本然清淨,為什不要一心繫念「清淨心體」
來直証如來的「一真法界」?為什麼還要廣修無量善法呢?

或者說:以「本來是佛」的清淨果地為因地,
令心繫念無間,不就是直取佛果嗎?何必再修六度萬行呢?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
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
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我們雖然很清楚摩尼珠的體性清淨無暇,
但是摩尼珠的塵垢若是不清除乾淨,就無法發揮摩尼珠的功能。

我們眾生的心性雖然本然清淨,若是不能淨除無明習性,
只停留在「知」的層次,無明妄想習性也無法實質的清淨。
「方便者」乃是止息我貪、我瞋、我痴、我慢的一切善法。

《圓覺經》也用「銷礦成金」比喻來說明
「要消融無明習性才能成就本來是佛的理諦。」

《圓覺經》說: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金礦中藏有金,但是不經過提鍊,就永遠無法成為金器。
只要把「金」提鍊出來,也就不會再變金礦。

心性若是除卻了無明心垢,
成就清淨心性後,
也不會再染污無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