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觀 的 岐 路 

文: 唐 岐




「空觀」是空無自性的般若觀察,由於觀察的過程,
不離止觀,所以「空觀」也是所謂「止觀修習」。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
談到「修無分別智」中的「空觀」有種種錯誤的「邪見」。
這些「邪見」在現今也很常見,慨略歸結如下:

一.在禪修時,誤以為「內心無分別住,
無「明了之相
」,稱它為止;有明了之力稱為觀」。
心緣於境,安住於一心時,不見其它境相,
就把這個「無有明了之相」,當成是「修止」;
把明了之相,當成為「修觀」。

然而,「止」是安住於一心一境,不在於「有無明了之相」。
「觀」則是具有思擇功能,而非只是明了之相。

其次,心中有沒有「無明了之相」,是於「三摩地」
(止觀定境) 中有沒有昏沉的差別;
心昏沈了,就會失去明了之相,不是止與觀的差別。

當知,「無分別智」的般若
是澈觀諸法無自性的「空性智慧」,
而不是住與不住於有無「明了之相」。
或者有說
「無分別乃是全無執,對境不應該存有覺知,
有覺知就墮在妄想分別。」
這是誤把「斷滅見」當成「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不是「沒有覺知」。

當知,法性法爾具足覺知一切現象的功能,而「無分別智」
是對現象沒有顛倒見,不迷於如幻的現象,是瓦解自性見
的執著與分別的結果;比如剛燒出來的熱茶,溫度太高,
我們不會立即去喝,這是對熱茶的性質已無疑無惑,
不必再透過分別觀察就能了然,這是世間的無分別智。

「出世間的分別智」,是息滅「我與我所」的分別展開來。
比如凡夫緊緊執著四大為我,有「你我他」的分別,
若能澈觀「五蘊無我」,我的分別就會瓦解;
「我執」一旦瓦解,「我所愛、所恨」也會隨之瓦解。


二.有一種人,對「無我」的正見或三法印尚未了解,
也不去深入了解,只是於心執持「不分別」,
就認為是在修習「無分別解脫」。

他們認為「只要不去分別,心就沒有知見,就沒有對錯、
是非等等的分別,只要心不去取境,境就干擾不了心,
心也就完全沒有執著了,就認為是解脫了。

邪見的因由如下:

1、執著「不分別」,本身就是一種知見,
並沒有跳出「對錯、是非」的分別。

2、不必了解「無我」正見,若只要執著「不分別」就能解脫,
那麼佛法與外道不就沒有什差別了;佛陀說四聖諦、
八正道---等等出世法,不就變成多餘的?

3、如果所執的「不分別」,是對境不去觀察感受,
所以不會有執取」,有了這樣的錯誤之見,
他會認為心只要對外境有所分別,就與「解脫」乖違,
所以他會主張不分別、不造作才能相應解脫,
也就會認為「一切善念造作或不善念的造作,
都只會帶來六道輪迴,所以高唱要全不思惟、全不造作。

這樣一來,也就不必去修布施、持戒等等善因了;
因布施、持戒等等,都是有所造作,都會落在思惟分別中,
與解脫乘離;這樣的結果,自然不免會要「毀謗大乘佛法」了。

其次,要人全不思惟,就是要他人不用去學習、
觀察出世間的無漏法,也就等同在毀謗「出世間的智慧」了;
有這樣的「邪見」,因果怎不嚴重?

4.有八種障難不得見佛,也不會有因緣聽聞佛法;
「四空天」中的「無想天」就是之一;「無想天」是依於
「無想定」而得生,是止息心想,不再作意分別的結果;
然而,「無想天」的壽命果報雖然很長,
終會有退定而墮落的一天,所以不是解脫。
修「無想定」而得「無想天」果報,
也在說明「不作意分別」與無漏般若的解脫道不想應。

又有類似的「邪見」說:
在記憶佛法名言、思惟佛法語義,都只會流於念頭在名相上,
浮動觀察罷了;如果執心不散,這些浮動的念頭就會止息
而入於「無分別」了;猶如狗會閃躲丟來的石頭,
狗若是咬住手擘,就不用再躲石頭了。
這是「執心撥境」的偏見,猶如誤認「杯中蛇影」
或「誤繩為是蛇」時,心中生起恐懼時,
就認為「心只要執著沒有蛇,就不會生起害怕」。

然而所謂觀慧,乃是澈觀事物或現象的本質,
是認清杯的蛇影是繩非是蛇,由此根本性的解惑斷疑,
永斷妄想分別,不是執心「沒有蛇」,不去觀察真相,
而只是執心不分別。也猶如上戰場時,要對敵人瞭如指掌,
才能戰無不勝;不能只是閉上眼精,就以為沒有敵人了,
這是愚痴之見。


有些人聽到六祖的話: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就執著「不思善不思惡」的「不分別心」為道諦,
不知道要去了解「正與麼時」是什麼情境?
也不知道當中的「疑情」有止有觀的道理,以致誤解壇經本意。
佛法的修証,不離「聞、思、修」的過程,
「思所成慧」是緣於「正知見」進行思惟觀察來成就如實智;
「無分別智」是依於「止觀雙運」,澈觀諸法空性,
証得「定慧等持」的結果,而不是不作觀察。

《菩提道次第廣論》引用《聖楞伽經》說:
「大慧,以慧推察,乃不分別自相共相,名為一切諸法無性。」
「無分別」是對諸法的自相、共相,都能澈觀空無自性的自然結果。

又引用《入無分別陀羅尼》說:
「由無作意斷色等相,此中密意,以慧觀察,見無可得名無作意。
非全不作意,如無想定暫伏作意,非能斷除無始時來色等愛著。」

以及《寶雲經》說:「毘缽舍那,善思擇故,了達無性悟入無相。」
都明述要透過緣生無性的勝義思擇,來澈觀諸法唯是緣生無性,
不是不作意而能証得「無分別智」。
《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是「觀慧」的結果,而「觀慧」的過程,
則是「照見五蘊皆空」;如果不去觀察五蘊,不去照見諸法空無自性,
而只是令心不分別,就不可能會有「度一切苦厄的觀慧了。


三.對無常、無我、三法印的道理已明白了,
也能回答別人提出相關的「空諦」質問,
都能以無常、無我的諦理來回答,
而後心都安住在「無分別」中,就是在修「無分別智」。
這是把「理解」當成「已証得」,也還不能明了要如何依於
「止觀雙運」來消融妄想分別。由法義的聞思、勝解,
直至「無分別智」現前的過程有:「有力勵運轉作意」、
「有間缺運轉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無功運轉作意」。
如果「理解」是一回事,安住於「無分別」,又是一回事,
那就是「所理解」的,並沒有融入心性中,
是處於「有間缺運轉作意」,尚不能成就「無間缺運轉作意」,
更何況是「無功運轉作意」的「無分別智」。


四.或者說:「已對無常、無我、三法印的道理已明白了,
要修空觀時,就先觀察一遍,而後安住在「無分別」中。
每次在「修無分別」時,先週遍觀察「空性」的義理後,
而後一切無分別住都認為是修空性。若是這樣,
在臨睡時以正見觀察一次,甚至於在昏睡時,
不就也是「修空性」?這樣的邪見是很愚痴了。
不論是「執心撥境」,抑或住於「無分別」,
中國禪師稱為「死水不藏龍」,生不起成就菩提的觀慧。

在禪修中,若是認為只要無妄念生起,就是在修「解脫道」,
不知要如實觀察起心動念與般若之間的關係,
這種唯是安住在不分別的空境中,名為「冷水泡石頭」,
不會爆出解脫的觀慧。


五.或者說:「作意觀察無我、觀察緣起,
此作意心是分別心。分別心的作意,那能生出無分別智呢?
像說會苦的苦瓜種子那會生出甜的苦瓜呢?有違因果論。」
無分別、無所住的般若慧,是領悟自心「執為有」的錯覺,
而後息下妄想分別,猶如知繩非蛇,自然的頓落錯誤的偏見,
自然息下妄想分別。換句話說,妄識分別是來自於錯誤的認知,
如果只是一昧的不去觀察真相,就無法如實的明白無明恐懼的真相,
無法瓦解錯誤妄執。

在「阿含經」中世尊對迦葉尊者說:
「迦葉,譬如兩樹為風振觸便有火生,其火生已還焚兩樹。
迦葉,如是觀察生聖慧根,聖慧生已燒彼觀察。」

修習之初,有作意觀察的心念是必然的,也不能沒有。
通達目標前,一定要經由路,作意觀察就是到達目標的路,
只要証得般若實相,這些觀察的心行,會自然的止息,
猶如我們要去見善知識,未到目的前,會有「要去見善知識」的心行,
一旦見到了善知識,「我要見善知識」的心念,不用起心去消除,
就會法爾止息,這就是所謂「聖慧生已,燒彼觀察」;
依於「無漏正見」進行觀察,「能觀」與「所觀」在現觀般若後,
猶如兩木摩擦生火後,兩木都會自然的燒盡。

六.或者,已經明白又確實的觀察「空性」後,
接著攝住當下的心,不再觀察其它的現象,
完全安住在「無分別」中,是正確的修習空觀。
在修習止觀的初期,先有了「空性」正知見後,
在觀察「空性」的過程中,當「掉舉」出現了,
就得暫時放下「觀察」,讓心住於奢摩他不起分別。

這種令心暫時無分別,是要為了令心止息妄動,
才能繼續下一次觀察、思惟,
並不是把「住在無分別中,就是修空性」執為「正知見」。
又如法義的觀察必須周遍觀察、周遍尋伺,
對某些法義有所領悟時,比如「觀色是我嗎?」,
初步以「空性」來解開疑惑後,
心也會暫時安住在「無分別」的伺察中。


這個「無分別」也沒有把「住在無分別中就是修空性」執為「正知見」。
透過「諸法如幻的空性見」達到解開煩惱的「無分別智」,
是依於「定慧等持」的結果,是自然而然的無住、
無相、無分別,而非住於「無分別的定心」。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也說:
「做工夫最怕耽著靜境,使人困於枯寂,不覺不知,
動境人厭,靜境多不生厭。良以行人一向處乎喧鬧之場,
一與靜境相應,如食飴食蜜,如人倦久喜睡,安得自知耶。

外道使身心斷滅,化為頑石,亦從靜境而入;
良以歲久月深,枯之又枯,寂之又,。
墮於無知,與木石何異。吾人或處於靜境,
只要發明衣線下一段大事(當初出家時所發的菩提心),
不知在靜境始得,於大事中求其靜相了不可得,斯為得也。

---做工夫,舉起話頭時要歷歷明明,如貓捕鼠相似;
古所謂不斬黎奴誓不休,不然則坐在鬼窟裏,
昏昏沉沉過了一生,有何所益?」
都是在警愓學佛者,不要墮在靜態的寂靜中、
無分別中為「修道」,否則就空過了「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的殊勝因緣。

七.《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十四》提到在「止觀」修習時,
容易迷失在身心效應的現象。
當依於所緣觀察到勝解後,初步能當安住在「等捨」,
令心放下粗分的執境一段時間後,「觀察的心」與
「所觀的境」會漸漸淡化,「所緣境」由粗分漸細,
漸漸感覺已了無雜念,心境猶如澄淨的虛空,
定心猶如無風的燭火,安定寂照。

心識上覺受虹如霧,久久不散;能觀的心與所緣的境逐漸穩沒,
所緣的影像猶如幻化現象。雖然影像還在,但是這樣濛矓的影像,
並不是現証所謂的「諸法如幻」;因為現証「無分別智」的止觀,
要具備兩點:

一、是對「諸法空無自性」的諦理,無疑無惑。
         二、是對外境與身心效應的現象,都能了解它的道理。

「如虹如霧」的覺受,並沒有具備這兩項,
它是定心所產的身心效應;所以會有這樣的覺受,
是因為「所緣的境」已漸漸脫離清明的觀照,
但是心念並沒被昏沉掉舉所擾亂。

二者同時具足時,就會有「如虹如霧」的身心覺受;
然而,這樣的覺受,並沒有清明的般若來照見諸法「空性」,
所以不能說為相應「諸法如幻」的空觀。


一般在由「欲界定」進入「初禪未到定」時,所會有的覺受;
如果不能了知它是定心所產生的身心效應,而執為「聖境」的話,
就會墮入偏見,乃至生起邪見。

《楞嚴經》中的「五十陰魔」,
就是在闡明「空觀修習」時,
會迷失「正知見」的身心現象。

「五十陰魔」也同時在為我們說明「五陰」
「色、受、想、行、識」所會產生的身心效應,
若是誤執為「善境界」,就會墮入怎樣的岐路,
好讓我們能在「空觀」修習中,認明正確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