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禪法三境界釋論 
                                                                                  
作者 :  方 滿 錦

 


   一、前言
 
    馬祖禪法融合了儒家及老莊學說,
具有濃烈的中國文化色彩,
成了一門新學問,普受國人愛戴。

胡適說:
達摩一宗亦是一種過渡時期的禪,
此項半中半印的禪,盛行于陳隋之間,隋時尤盛行。
    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以說是中國禪。
 
中國禪之中,道家的自然成份當然最多,
道一門下不久成為正統。中國禪至此完全成立。
 
    馬祖禪法脫胎於達摩祖師及列位師尊的心得,
其特點是修佛生活化平淡化,強調心佛一體化
    在接機教化弟子時,動不動就棒喝及打罵,
使受教者從吃苦中去頓悟事理及人生
這種教學方法,正是禪宗的教學特色。
 
二、馬祖生平
 
     馬祖.道一 (709-788),中唐著名禪僧,俗姓馬,名道一,
漢州什邡 (今四川省什坊縣)人,世稱「馬祖」或「馬大師」,
師事南嶽懷讓禪師,並為法嗣傳人。其家世事蹟不詳,史料鮮載。
     馬祖容貌奇異,「生而凝重,虎視牛行,舌過鼻准,足文大字」,
天生慧根,與佛有緣,童年在本邑羅漢寺出家,後赴資州,
「削髮于資州唐法師(處寂)」,20歲時,受具足戒於渝州(今重慶)圓律師。

     唐法師乃禪宗五祖弘忍的再傳弟子,
收有弟子來自新羅國(今韓國)王子無相。無相又稱金法師,
     是當時禪學革新派份子之一,馬祖慕其名,前往參學,
植下禪學維新思想。他在24歲即開元二十一年   (733) 時遠赴南嶽,
拜懷讓禪師 (667-7~) 門下,初人住傳法院,
鮮與人交談,常獨處禪房,唯坐禪為務,來訪者一律拒諸門外。
懷讓見其氣宇非凡,知非池中物,乃對其作出點化。
 
據《景德傳燈錄》載: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
師(懷讓)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
           (道一)曰:「圖作佛。」
 
因此,懷讓取一磚與石上磨。
一曰:「磨磚作麼?」           
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作鏡耶?」         
                           師曰:「磨磚豈得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
   一曰:「如何即是?」              
           師曰:「如牛駕車,車不行,           
                                      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
 
師又曰:「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
               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
                   若學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
 
道一聞師言,「豁然開悟」,「心地超然」,
遂「侍奉十秋、日益深奧」。

懷讓芸芸九弟子中,以道一悟性最高,只有他「密受心印」,
得曹溪禪法真傳,成為法嗣傳人。 
     
     馬祖名滿天下,從遊者無數,「親承弟子八十八人,
出現於世及陷遁者,莫知其數」,名師出高徒,
     其弟子具非凡成就者甚多,例如百丈懷海、西堂智藏、
南泉普願、大梅法常等都是一代名僧,
     《景德傳燈錄》載:「人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
各為一方宗主,轉化無窮。」馬祖一派,門庭繁茂,
     人才濟濟,弘法力量強大,以江西洪州南昌為弘法基地,
世稱洪州宗,其法曰洪州禪江西禪馬祖禪
 
     馬祖高足百丈懷海禪師有兩位出色弟子:
一是義玄禪師,二是靈祐禪師,前者創立臨濟宗,
後者與其嗣徒慧寂禪師創立溈仰宗,臨濟宗又衍生楊歧派和黃龍派,
上述各宗及派,均屬洪州宗系,宗風延綿至今。
 
馬祖一生貢獻於弘法利生事業,善作長遠計畫,
除革新禪法外,為解決經濟問題,鼓勵僧侶自耕自給,
創立叢林制度,並由嗣徒百丈懷海重訂寺院清規,
史稱「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影響深遠,
「天下僧人,翕然宗之」,所訂清規,至今仍受佛門重視。
 
馬祖禪法,既有傳統,也有創新,其境界有三個層次,
一曰「即心即佛」、
二曰「非心非佛」、
     三曰「平常心是道」。  
 
 
   三、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亦作「是心即佛」或「心即是佛」。
「無論凡夫心、佛心,其心之體與佛無異,此心即是佛」。
此系由《華嚴經》「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來。
馬祖的「即心即佛」思想,內含華嚴和唯識佛理,
據他自言是遠承達摩祖師及《楞伽經》。《祖堂集》載:
 
     汝今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是故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來,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開悟。
     又數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
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

     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又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達摩心法,強調「一心」,強調「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其後繼之法嗣傳人,例如二祖慧可、三祖僧燦、
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對於「即心即佛」的禪法,
都予以儘量發揮,尤以六祖為甚,卓見卓識,光耀千古,
摘錄《壇經》如下:
 
     1. 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是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
向何處求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菩提只向心說,何勞向外求玄?
 
     2.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 
                 ……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識心見性,
          自成佛道。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六祖惠能遠承達摩心法,強調「自心是佛」、「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本心生萬種法」、「識心見性,自成佛道」,
後繼者懷讓得其真傳,弘法時開示曰:「一切萬法,皆從心生,
        心無所生,法無能住,若達心地,所作無障,非遇上根,宜慎辭哉」
         禪宗傳到馬祖道一,成果更豐茂,奠定了洪州宗雄厚根基。
 
     馬祖的徒孫黃檗希運在「即心即佛」—的基礎下,
提出「無心是佛」的理論,《景德傳燈錄》載:

「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
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欲得成為,
一切佛法總不用學,為學無求無著,無求則心不生,
無著則心不染,不生不染即是佛。」

     由於「無」的關係,所以「不生不染」,佛在其中。
南陽慧忠也說:無心可用,即得成佛,無心自成,佛亦無心。」
又言:「無亦空,佛亦空,故曰無即佛,佛即無。」
 
空一切形相,這是佛家所追求的,無心是佛
不單無抵觸即心即佛,並且提升了即心即佛的內涵。 
     
    四、非心非佛
 
     「非心非佛」的目的是破除執著。
馬祖晚年眼見佛教修行者過份執著,犯上「知障」之弊,
陷於「執迷不悟」的境況,痛苦不堪,及需猛省頓悟過來。
如果說「空」是學佛者追求的境界,
那麼「即心」就會被「心」縛,「即佛」就會被「佛」縛,
完全違背佛家「空諸所有」之旨。
 
荷澤神會禪師說得好:
 
「聲聞修空住空被空縛;若修定住定即被定縛;
若修靜住靜被靜縛;若修寂住寂被寂縛」。 
 
     馬祖針對這批被「即心」縛或被「即佛」縛之士,
    推出「非心非佛」作為「即心即佛」的境界提升。
     有關「非心非佛」的史料頗多,摘錄如下:
 
    1、《五燈會元》卷3載:
 
大梅山法常禪師初參祖,問:「如何是佛?」
    祖云:「即心是佛。」常即大悟,後居大梅山。

    祖聞師住山,乃令一僧到。
云:「法師見馬師得個什麼,便住此山?」
    常云:「馬師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這裏住。」
 
僧云:「馬師近日佛法又別。」                          
常云:「作麼生別?」                                         
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常云:「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                       
            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舉似祖,祖曰:「梅子熟也。」
 
法常禪師自問已悟「即心是佛」真諦,及無犯上執著之失,
視「非心非佛」不合他用,故憤言「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
「梅子熟也」是指法常禪師的修持已達標。
 
    《景德傳燈錄》載:
「自大寂 (馬祖) 去世,如會常患門徒以即心即佛之譚,
誦憶不已,且謂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而即云佛。」
並指出「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遠矣,爾方刻舟」。

    「心不是佛」是指心佛皆空,絕緣執著;
「智不是道」是指誦憶不已之門徒,已墮入執著之境。
    普願禪師說:「若言即心即佛,如兔馬有角;
若言非心非佛,如牛羊無角,你心若是佛,不用即也;
    你心若不是佛,亦不用非他,否則乃是將頭覓頭,
設使認得。亦不是汝本來佛。」

    寶積禪師說:「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人玄微;
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之極則,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意謂禪法微妙,無論即心即佛或非心非佛都忌執著。
 
    五、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是修禪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它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蓋日常生活中所具有之根本心,
見於平常之喝茶、吃飯、搬柴,運水處,與道為一體
平常心,指行、住、坐、臥等四威儀之起居動作,
而此四威儀乃為真實之禪」。

    行住坐臥雖是生活中的平凡動作,但已跟佛結緣。
馬祖對於佛性的見解是:「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道即是法界、佛境、佛道,亦即是覺悟解脫之大道
「道」雖然不用「修」,但要「莫污染」,
 「污染」是指「有生死心」,及「造作趣向」。
馬祖非常關注「修」的問題,鄭重地說「道不屬修,
 若言修得,修成還壞
」。這個所謂「修」,內蘊執著意味
並非世俗所說的人格修行。馬祖又說:
 
 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
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儘是道。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都能找到佛境,
舉凡持造作、是非、取捨、斷常、凡聖等觀念者,
 都不能達道。「任心即佛修」正是禪宗的可愛處。
 
馬祖禪法,著重天真自然,「隨處任真」,
 尊重真如,所謂「真如」,他闡釋說:
 
種種成立,皆由一心也。
建立亦得,掃蕩亦得,儘是妙用妙用盡是家
 非離真而有立處,立處即真,儘是自家體
若不然者,更是何人?

 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即解脫,解脫者即真如。
 諸法不出於真如,行住坐臥,悉是不思議用,不待時節。
 「立處即真」及「解脫者即真如」都是修禪者所追求。
 馬祖禪法,開放自由,只要心中有佛諸事皆行
 
《五燈會元》載:
 
                洪州廉使問曰:「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                            
              師曰:「若吃是中垂祿,不吃是垂福。」 
 
 馬祖不斤斤計較「吃」與「不吃」的問題,
而是尊重對方的抉擇,因為「福」與「祿」皆是人之所好,
 跟達道無關。
 
他面對官員所問的難題,以平常心的心態處理,
在尊重對方原則下,作出一個人佛雙贏的回應,
鼓勵對方以平常心作出抉擇,使求佛者心安理得,無礙達道。
 
    文獻中記載馬祖弟子關於“平常心是道”的資料頗多,摘錄如下:
 
  《無門關》載:
 
    趙州(從諗778-897)問南泉(普願禪師748-834) 
「如何是道?」南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問:「還可趣向否?」                
泉云:「擬向即乖!」                
州問:「不擬爭知是道?」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廊然洞豁,
     豈可強是非也」                 
 
趙州乃於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文後附詩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馬祖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宗密予以總結說:
起心動念,彈指、謦欬、揚眉,固所作所為,
    皆是佛性全體之用,更無第二主宰。
如面作多般飲食,一一皆面,佛性亦爾。」
 
  六、結語
 
    馬祖禪法遠承達摩祖師及歷任祖師心法,可謂一脈傳承,
並予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後繼者諸弟子
 例如百丈懷海、南泉普願、西堂智藏及大珠慧海等人
在禪學上都有非凡的成就,甚至其再傳弟子
黃檗希運、溈山靈祐、仰山慧寂等人亦為一代宗師,
徒子徒孫滿天下,牢牢地鞏固了禪宗的歷史地位。

 馬祖禪法以心為本,強調: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
   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
 把人與佛混為一體,其境界有三:
 
一、即心即佛、二、非心非佛、三、平常心是道

 即心即佛的目的是針對迷惘的求道者,堅定其信心,
一針見血指出佛已在心中,無需到處乞求;
 非心非佛的作用是提升即心即佛的境界,
化解求道者的執著;平常心是道是喻佛在日常生活中,
 表現在行住坐臥方面,不可不察。
 
總之,遇事隨緣,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平常心之境,庶幾近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