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而真的禪宗哲學 

作 者:  李守鈺

 
 

禪宗有著濃郁的中華文化氣息,
禪宗之「禪」向人揭示的,
不僅是宗教也是一種世俗的生活藝術,
體現著一平和寧靜又充滿生機、愉悅的生活心態。
這許也是人們至今對「禪」興味猶存的原因。
 
當然,從廣義上講,中國哲學的永久性價值,
就在於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以「苦」鋪展的佛教哲學,
卻告訴人們去過一種淡泊的、有情趣的現實生活,這很實在、很深刻,
和「生生之謂仁」的儒家生活態度、
莊學「攖而後成」的美學走向殊途同歸。


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把人類的終極關懷,及日常生活溝通,
以「即事而真」的旨趣,
實質地透露了這樣的意蘊。
 

與原始佛教的教義不同,禪宗認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主張「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它勸誡僧人過與常人無異的生活,並在運水搬柴的日常瑣事中
體認至高無上的道 — 真如本性
 
佛籍載: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僧問師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師云,吃粥也未?云吃粥了也。洗缽孟去。其僧因此大悟。」
 
離開塵世、物象,百種須索、千般計較,不能悟道,
因此彈宗主張「即事而真」。
 
「即事而真」並非指事(個別)中包含理,是理的顯現,
即「從個別(事)上,呈現出全體(理)來……
即每一事都是法的顯現,法滲透於一切事中」,
若如是說就背離了禪宗的主旨,落入如石頭希遷禪師所云
「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的羈絆。
 
「即事而真」所指稱的「事」,
僅是體證「真」(真理)的一個入口處或機緣,
是禪師令弟子開悟的誘導手段。

借用西方現象學的術語來表達:
「事」(黃花、翠竹、運水、搬柴)是主體意向性活動的物件,
是純粹自我,進行意向性活動的一些特殊形式,是純粹自我所給予的。

「真」與「事」無緣,只與意向性有關,
存在於主體的意識活動與體驗中。
但體認「真」又離不開這些媒介 — 「事」,
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感性物件。

因此,「事」與「真」不存在內在的必然聯繫,
不能從「事」邏輯地推導出「真」,它們的關係是超越,
如李澤厚所言,禪宗的悟道是「在日常經驗中通過飛躍獲‘悟’」,
是「在感性自身中獲得超越,既超越又不離感性」。
 
「即事而真」的「真」是對人人本來就具足的佛性 — 本心的體悟。
禪宗認為,只要意識到「我心即佛」,「我心即山河大地」,
當下就徹悟了佛法真諦。這種境界是語言文字不能表達的,
因為語言文字都有規定性,是作分別用的,而一作分別,
就是「滯累」,「真」只能靠個人的內心體驗,
自解自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種思想,顯然融入了老莊和魏晉玄學。
老子以為只有依靠神秘的直觀,才能體認作為宇宙本體的「道」,
所以「滌除玄覽」,把自己的內心打掃乾淨,清除外物,
沒有瑕疵,直觀得「道」。

莊子以為只有根本忘掉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一切差別、界限,
才能達到與天地萬物混然一體的境界,所謂「離形去知,同于大道。
此謂坐忘」。

玄學家王弼說:「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
這些和禪宗的直覺體驗都可以相互格義、印證。
 
「真」是對人的本心 — 自性真空的體悟,
大千世界不過是心的產物,所謂「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外無一物而可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這從最大限度上,弘揚了主體的能動性。
它不要求斷滅和外境(即事)的聯繫,
卻主張採取一種超然灑脫的態度,
所謂「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無念」,就是與外物接觸時,心不受外境的影響,「不於境上生心」。
「無住」,就是心不執著於外境。
「無相」是說外離一切相,心中不存有任何事物的表像。
 
文彥禪師曾對無念為宗的境界做了如下描述:
「終日說事,未嘗掛住唇齒,未嘗說到一字,
終日著衣吃飯,未嘗觸著一粒米,未嘗掛著一縷絲。」
 
做到無念、無住、無相,雖處於塵世之間,卻無染無雜,
毫無滯礙,這即是「真」也就是極樂世界。
反之,心滯於外境,對於形色聲味各種相念念不忘,
必然無限煩惱,這就是地獄。
 
事是通向真的入口處,真是對事的超越,
是對自性真空的徹悟。那麼,從事到真需經何種思維通道呢?
顯然,通常適用的邏輯思維,不能實現這種超越,
禪宗認為只有靠人本性裡的「靈知」,然後突然悟到心本來就是空的,
當下便達到成佛的境地,也就實現了從事到真的飛升。
 
「靈知」是一種直覺體驗。
日本佛學家鈴木大拙認為,禪是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
是對人生存在意義的直接領悟,
是一種帶有情意性的認識自我的途徑,
是一種趨近法,是「直接進入物體本身」。

領悟這朵花,就是「變成這朵花,去做這朵花,
如這朵花一般開放,去享受陽光及雨澤」。
只有把自我失去在花中,才能領悟花的秘密,
宇宙的秘密,進而體悟自我。
 
鈴木所謂的趨近法,揭示了禪的領悟方式,
即由事到真的思維途徑,是通過直覺觀照,達到物我合一,
進而在物我兩忘的解脫中,實現「真」的開悟。
 
千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或紛爭不已的所謂公案,
是禪師誘導弟子開悟的功夫和手段。
它生動而又形象地說明,禪師是如何用「事」來點撥、
啟發弟子向「真」的境界猛進。
 
例如,有個僧人問從諗:「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從諗回答:「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有個僧人問省念和尚:「如何是佛心?」
省念回答:「鎮州蘿蔔重七斤。」
龍牙問義玄:「什麼是佛祖西來意?」義玄拿起蒲團便打。
 
對弟子提出的問題:「法」、「佛心」、「佛祖西來意」,
若作合乎邏輯的思考或回答,則是回到了理在事中的思維窠臼,
是參了「死句」,違反「即事而真」的要旨。
而禪師的回答:「一領布衫」、「鎮州蘿蔔」、「用蒲團打」,
才道出了「即事而真」的真諦。
 
其心理機制在於,用與理無關的「事」(話頭、動作),
驟然斷滅弟子的邏輯思維的秩序,阻斷從事到理的通道,
如一道鐵閘擋住意識的流向,意識突然受阻,
湍急奔騰,無路可行之際,潛意識的涵洞突然打開,
意識與潛意識豁然溝通,片刻間,自我即本我,瞬刻即永恆,
主體超越了對「事」的求索,直接躍入「真」的境界,
即佛我同一的境界。
 
按鈴木的說法是:
公案的作用,就在於把弟子逼到一種沒有退路的境地,
從而開啟從來未知的心靈領域,得到體悟真我內在感受力。
 
「即事而真」是中國禪宗特有的,領悟世界本性的一種方法,
因而具有形而上的意味。作為思維方法,它強調個人的直覺體驗,
迥異於邏輯的、分析的方法,簡潔、明快,
洋溢著人文主義精神;作為宗教境界,
它既不具有原始佛教,那種絕對忘我的頹廢,
也不同於西方基督教,那種貶低人性的沉淪,
而是高揚主體的能動性,彌漫著自由的意志。
 
「即事而真」還具有深厚的美學意蘊,
它把「事」看作體認本體的機緣,
把「清靜本心」看作宇宙的本體,
從而自然界一花一草都是心靈的映射,都閃爍著宇宙精神。
這種宗教體驗同時也是審美體驗。
 
「即事而真」既要超越感性經驗,又要超越理性工具 —
語言、邏輯,追求至真至純、無拘無束的境界,
這同時也是詩歌、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的最高追求:
超以象外的藝術境界,即以最簡約的藝術語言,
表達最豐富的藝術內涵。
 
「即事而真」求索宇宙的實相,這是真;
止分別心,做無功德之事,這是善,鼓吹物我兩忘、
精神絕對自由,這是美。它以法眼觀看宇宙的底蘊、
人生的意義、精神的安泰,使真、善、美渾然一休。
 
  
一、 直觀宇宙的實相
 
禪宗標榜“ 梵我合一 ”,“ 我心就是一切 ”。
山川河谷、星辰日月、花叢鳥鳴都體現著“ 自性清靜 ”的本心,
從而體現著茫茫無垠的宇宙。東方藝術家從大自然,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體悟著宇宙的奧秘,和生命的永恆。
 
因此,禪不離對感性事物的觀照,又要超越感性,
與“ 真 ”同一。這“ 一 ”就是心與物的交融,心與宇宙相通。
日本佛學家池田大作說,自我和“ 大我 ”是同一個東西。
因此開悟時,自我不單純是“ 大我 ”的一個片斷,
它就是“大我”本身。 

池田所說的“ 自我 ”就是心,所說的“ 大我 ”就是宇宙。
“ 自我 ”與“ 大我 ”歸於一,就是禪宗的悟,
就是“ 即事而真 ”的“ 真 ”。
剛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自我與大我的分別的,
禪宗就是要在更高的境界中,恢復這種童真。

禪宗所悟的是“ 真我 ”,不是指從宇宙分離出來的個體,
而是梵我本為一元的“ 清靜心 ”。
禪宗否定自我的獨立性,認為所謂獨立存在的自我,
是虛幻不實的,只有捨棄自我,與宇宙同在,才會“ 圓明遍照 ”。
 
   
二、妙悟象外的玄機
 
佛籍記載:有僧問大珠慧海:“ 言語是心否。”
        慧海回答:“ 言語是緣,不是心 ”。
僧人又問: “ 離緣何者是心?”
  慧海說:  “ 離言語無心 ”。
僧人問:“ 離言語無心,若為是心?”大珠慧海回答:
“ 心形無相,非離言語,非不離言語,心常湛然,應用自在。”
 
不受語言相的滯累,才是心。
梁武帝曾經請傅大士講《金剛經》。
剛剛升座,以尺揮案一下便又下座了。

梁武帝茫然不解,他身旁的志公問:“ 陛下還會嗎?”
梁武帝說:“ 不會 ”。志公說:“ 大士講經竟。”
盡力掃相,約簡事頭,形成了中國後期山水詩空靈悠遠的藝術風格。
舉王維的兩首詩:

“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三、圓融真善美的間隔
 
“ 即事而真 ”揭示的是一種體悟本體的方法,
追求的是真善美圓融無礙的境界。

《青源惟信禪師語錄》記述:

“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禪宗的了悟過程,也是從事到真的昇華過程。
起初山水只是映入人類感官的物件,是為智性分辨的外物,
它呈“ 事 ”的種種特徵。當它成為主體,體悟本體的機緣時,
智性的通道被堵死,潛意識閘門開啟,山水主體化、人格化,
出現山非山、水非水的景象。

到開悟後,山、水、人一體,人消融在物件之中,自我消失了,
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兩個“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
表面沒有差異,但前者是自我的感覺,後者是“ 真我 ”的開悟。
 
禪的了悟過程,也就是中國藝術家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
當主體以外部事物,為自己審美物件時,則“ 外師造化 ”,
在這個階段,藝術追求的是形似,山是山,水是水。

當主體情感投射,使其意象化,物件就不再是與主體無關,
此時“ 中得心源 ”,凝結著主體的審美理想,
和道德願望,這時達到的是藝術神似階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當主體消融在物件之中,山複歸於山,水復歸於水,
這即是“ 真 ”的境界,即禪境,真善美圓融無礙。
在這種意境中,藝術創造如行雲流水,


筆忘手,手忘心
不追求,而達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