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其   本   然

  

 
     羅勃特.傑克門(Robert Jack-man阿姜 蘇美多),
      一九三四年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大學畢業後,入伍美國海軍,
      韓戰中擔任醫務官的工作。回到校園繼續進修,一九六三年在加州柏克萊大學
      取得南亞學的碩士學位。一小段時間服務於紅十字會之後,
      又前往遠東的婆羅洲為和平工作團工作,在那兒教了兩年英文。
 
   一九六六年,對佛法日益加深的興趣將他帶到了泰國,
      尋求體驗出家僧團生活的機會。他在儂凱省(Nong Khai)的一間寺院出家為沙彌,
      一年後(一九六七年),依昭坤拉迦普利迦亞穆尼為戒師受具戒成為比丘。
      受戒後,他被帶去見阿姜.查,留在那兒,並接受阿姜.查的訓練達十年之久。
      期間,一九七四年,阿姜 蘇美多曾至印度朝聖,接著(一九七五年),
      開始建立國際叢林寺院(Wat Pah Nanachat),並成為該寺首任住持。
 
      一九七七年,阿姜查受英國僧伽會的邀請訪問英國。他帶著阿姜 蘇美多同行,
      看到當地信眾對佛法的興趣,阿姜.查將阿姜 蘇美多留在倫敦,
      負責帶領一小群比丘。一九七九年,比丘們移到薩斯克斯(Sussex)
      開始建立戚瑟斯特佛法道場(Chithurst Buddhist Monastery)。
      人們對佛法的希求方興未艾,因而,在阿姜 蘇美多的指導下,
      位於倫敦附近的阿瑪拉瓦第佛法中心或譯為阿摩羅婆提--義譯為不死(甘露)
      也於一九八四年建立。同時,英國的北部、西南部、以及瑞士、
      紐西蘭的分院也相繼建立。
 
      一九八一年,阿姜 蘇美多被正式指定為授戒師(Upajjhaya)。
      他並且曾經擔任倫敦的佛教協會會長(一九八三--八七)。
 
  (譯者按:阿姜 蘇美多現仍為阿瑪拉瓦第佛法道場(Amaravati Buddhist Monastery)的住持。)
 
  
                                                        《如其本然》
 
      底下的開示,是阿姜 蘇美多一九八八年在阿瑪拉瓦第佛法中心
冬安居期間,對住眾所作開示的前兩篇。
 
    一個覺悟者的心是柔軟而善順一切的;
    而愚癡的人啊,他的心卻死執不放。
 
      今天是一月份的月圓日,也是我們冬安居的開始。今晚我們可以徹夜禪修,
      坐在這兒一起祝願此次的冬安居能夠吉祥圓滿。有像這樣的機會,
      每一個人完全地投入,兩個月當中專注在特定的一個法的思惟與觀照上,
      大家能有這樣的因緣是相當幸運的。
 
      佛陀的教導就是對一切事物所呈現的實相的一種洞徹與瞭解,
      而這種事物的本然,是可以看得到的,可以了知的。也就是說發展專注、
      明白、歡喜和智慧 ─ 增上我們稱之為「修行」的「八正道」。
 
      現在,當我們說開始觀照事物的本然,我們要在此時此刻能覺察、能看到,
      而不只是隔著一層「我見」的面紗來詮釋它。我們每一個人所面臨的一個
      很大的障礙就是「我是……」--對我見的執著;這個有害的障礙通常是
      不著痕跡的。在我們身上,它是那麼地根深蒂固;就好比魚在水中,
      魚的生活是從來離不開水的,但魚兒卻始終不曾留意到它。
      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優遊其中、未曾暫離的「感官世界」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不花些時間來觀察,看清楚到底它的真實相是什麼,
      那麼一直到死,我們還是無法變得有智慧些。
 
      不過,有機會出生為人,的確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優勢,因為我們能夠思惟、
      觀照我們向來優遊其中的水,我們可以觀察感官這個領域,如實地看看它。
      我們不用想去除掉它,也不要加上更多東西使它變得更複雜;
      我們只要保持覺知它如實呈現的本然。我們不再被這些表相、恐懼、  
      貪欲和所有我們在心中所創造出來的東西所欺騙。
 
      「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它如其本然。」--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問問游在水中的人們:「水像什麼?」他們自然而然會去注意到水,
      說:「喔,它像這樣子,它就是這樣子嘛!」。你接著問:
      「能不能說得清楚些?它是濕的、冷的、溫的、還是熱的……?」

      這些都可以用來形容它,水可以是冷的、溫的、熱的、舒服的或是不舒服的;
      但是事實上,它只是「像那樣」本身。我們一生當中所置身其中的感官世界,
      它就是如此,「如其本然」罷了!你去感覺它,有時覺得它舒服,
      有時覺得它不舒服,大部分時間是無所謂舒服不舒服;然而,
      它一直就只是它本身--如其本然。事物來了去了改變了,
      沒有任何事物是完全牢固得讓你可以依靠。感官的領域也只是能量、
      變化和移動,都只是流動。感官的意識也都只是如其本然。
 
      現在,我們不是要評斷它,我們不說它是好的還是壞的,也不說你該喜歡它
      或不該喜歡它;我們就只是拉回注意力覺知著它--就像覺知水的存在一樣。
      感官的世界就是感覺的世界,我們出生進入這個領域當中,同時我們感覺著它。
      從我們的臍帶被剪斷的那一刻開始,生理上我們就是個獨立的個體,
      肉體上不再與任何其他人有所牽聯。我們會覺得肚子餓,感覺舒服,感覺疼痛,
      熱或冷。

      當我們慢慢長大,我們感覺各種事物,我們借著眼、耳、鼻、舌、身、和心
      本身來感覺,我們具有能夠去思考、記憶、覺知和構想的能力。
      所有這些都是感覺(受)。感受可以是相當有趣、相當棒的,也可能是憂愁、
      沮喪、不舒服、痛苦的,或者它是中性的--既不舒服也不痛苦的感受。
      因此所有感官上的碰撞都只是「如其本然」。愉悅的,是「如其本然」,
      痛苦是「如其本然」,既不舒服也不痛苦的感覺也是「如其本然」。
 
      要能夠真正地做到這樣的觀照,你必須保持相當的專注和警覺。
      有些人認為只要我告訴他們事實是如何如何就行了:    
      「阿姜 蘇美多,此刻我該感覺如何呢?」然而我們不會「告訴」任何人
      它到底是如何如何的,我們只是打開心懷並且接受它是如何如何的事實。
      當他們可以為自己發現「實相」,就毋需靠你告訴任何人它如何如何。
      因此,去發現事物本然實相的這兩個月時間,是相當相當寶貴的因緣,
      大家要珍惜。同生為人,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像這樣子智慧的發展是可以做到的。
 
      當我們使用「智慧」這個字時,到底是指什麼呢?從出生到死亡,
      這就是「如其本然的實相」。人生總有一些痛苦、不舒服、不如意和醜陋--
      如果我們不能如其本然地去認識、覺知它--不能遵循法的教導來看待它--
      那麼我們必然由此創造出一些麻煩。出生到死亡之間,變得非常自我,
      伴隨著種種的恐懼、貪欲和困難。
 
      在人類社會裡,「寂寞」讓我們受苦不少。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嘗試就為了能讓自己不寂寞:「讓我們彼此交談,
      讓我們一塊兒做事,我們才不覺得寂寞。」然而不可避免的,
      我們與生俱來帶著這身人類的軀殼,就註定是孤單的。

      我們可以假裝,我們可以娛樂彼此,但那也是我們所能夠做的了。
      當生活中有了真實的體驗,我們就會知道:自己本來就是非常孤單的;
      而我們卻過分期待別人可以將我們的孤單寂寞給帶走。
 
      你看,當我們的色身一出生,自己似乎就是和其他分開的一個獨立個體。
      你我每一個人肉體上都沒有相連在一塊兒,不是嗎?由於對這個身體的執著,
      使我們覺得孤立和脆弱;我們害怕孤單寂寞,於是劃築出一個屬於自己
      能夠安住的個人世界。我們有形形色色各種新奇有趣的朋友:
      想像中的朋友,物質上的朋友,敵人……等等,但是所有的朋友
      卻都是一樣地來去、開始和結束。

      每一件事物,都在我們自己心中生起而後逝去。因此我們要這樣思惟:
      生緣死 ─ 出生帶來死亡;生起和逝去,開始而結束。
 
      在這次冬安居期間,我非常鼓勵你們如是觀照:
      專注觀察到底「出生的是什麼」?現在我們可以說:
      「就是出生後的產物--這個身體囉!也包括了它的意識和感覺,
         還有智力、記憶和情感。」

      所有這些心的內容和作用,也都可以用來觀察,因為它們也都是「法」。
      於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執著這個色身,為這個色身所奴役;或者執著意見、
      看法和感受,當成是「我」、「我的」的話--我們就會感到寂寞和絕望,
      而導致對分離和結束懷有恐懼。對於不可避免的死亡有了執著,
      就會將恐懼和貪欲帶入我們的生命。即使我們的生活一切如意,
      我們還是會感覺到那一絲的憂慮和擔心。只要有無明(愚癡無知)
      根據事物的真實法則,恐懼擔憂終究支配著我們的意識。
 
      然而,「憂慮」到底不是真實的,它不過是我們創造出來的。
      擔心也只是「這麼多」罷了。愛、喜悅和所有生命中最好的,
      如果我們有所執著,也會帶來負面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在禪修中,
      我們要練習去「接受」這些感受。當我們接受了事物所呈現的本然,
      我們就不再執著它們。它們只是如其本然的它們,它們生起然後滅去,
      它們不是一個不變的本體。
 
      當我們就只是如其本然地觀察生命,那麼你會發現其實一切都好好的:
      欣喜、美麗、愉悅,就是這樣;痛苦、不適、生病,也只是實際的那樣。
      我們始終能夠平常心地面對這種生命遷動和變化的軌則。
      一個覺悟者的心是柔軟、順應而隨處自在的;而愚癡的人們,
      他們的心卻任由環境擺佈,堅執不捨,註定煩惱。
      我們所死執不放的終將導致痛苦與不幸。男人也好,女人也好,
      如果你堅信它的永恆不變,常常只會給生命帶來困局。
      我們所認定的任何階級--中產階級、生產階級、美國人、英國人、佛教徒、
      上座部佛教徒……等等--緊握這些標籤和意像不放,將產生某種的困惑、
      困難、沮喪和絕望。
 
   當我們能夠放下這些世俗的約制,不代表我們要將之丟棄。
      我們不用丟掉它們,我沒有必要自殺或者還俗,這些世俗的名稱
      一點也不打緊。只要我們的心是醒覺的,看清楚它們到底是什麼的話,
      這些世俗名稱就不會挾帶著痛苦與煩惱;它們就只是它們--如其本然。
      它們只是一個方便,因時因地的權宜方便。
 
      如果對「究竟(勝義)的實相」有了體驗,便有涅槃的解脫。
      從貪欲和恐懼的迷惑當中解脫出來,這種超越世俗約制的解脫便是不朽的永恆。
      但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得真正徹底地看清楚執著的真面目才行。
      哪些執著呢?痛苦是什麼?對「我是……」整個過程的執著又是什麼?
      這個執著到底是什麼!?我們並不是要人們去否定他們自己,否則,
      執著自己「什麼人也不是」的觀點,就仍然避免不了是「某種人」。
      這不是加以肯定或予以否定的問題,而是真正明瞭、實現、和親見與否
      的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發展「念住」。
 
      借著念住的功夫,我們能夠對於無法避免的死亡敞開心懷接受它。
      冬安居一開始,我們就要展開雙臂迎接這整整兩個月。
      第一天,我們已經帶著完全的覺知準備接受一切的可能:
      生病或健康,成功或失敗,快樂或痛苦,覺悟或是完全地絕望。

      我們不會去起這種念頭:「我只要得到……;我只想有……;
      我只希望美好的事情發生;我得好好地防護自己,享受這次安祥美好
      的靜居生活,兩個月內完全地寧靜而不受干擾。」這些念頭本身就是一種
      痛苦的狀態,不是嗎?取而代之的,我們接受所有的可能,
      從最好到最壞的情況都能接受。我們要清楚明白地這樣去做,
      也就是說:兩個月當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這次安居靜修的一部份
      它是我們修行用功的一部分。「如其本然地接受每一件事物」,
      對我們而言這就是「法」:不論是快樂或痛苦,覺悟或完全的絕望 ─
      每一件事物!
 
      如果我們這樣地練習,那麼絕望和極度的苦惱將帶領我們達到寧靜與安祥。
      從前我還在泰國時,曾經有過許許多多負面的心態--寂寞、無聊、焦慮、疑問、
      憂愁和絕望。而當我如其本然地接受它們時,它們就停止。
      不再有絕望時,還會剩下什麼?
 
      此刻我們所談論的「法」,的確是細微而難以瞭解的。
      但也不是說,它是那麼地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其實它就這麼平常,
      就在此地此時,而我們從來沒注意到它。就像水之於魚的意義一樣,
      水在魚的生命中絕對是最重要的一部份,而牠卻從來不曾注意,
      即使牠一天到晚優遊其中。同樣的,感官的意識就在這兒、就在此刻,
      它本來如此。它一點也不遠,真的毫不困難,你只消專心地注意著它就是了。
      脫離痛苦的方法就是「念住」:念住的「覺知」或「智慧」。
 
      因此,在所謂的念住(覺知)、或者完全的念住當中,所有的痛苦和
      一切的快樂--它們的價值是平等的,沒有說哪一個你比較喜歡。
      快樂是如此,痛苦也是如此;它們都同樣生起然後停止。快樂仍然是快樂,
      它不是痛苦;而痛苦也依舊是痛苦,它也不是快樂。

      不過呢,它是「如其本然」 ─ 它是什麼,就是什麼。
      它不屬於任何人的,它就僅僅只是那樣--只是如其本然。
      而我們不會為它所苦,我們接受它,我們知道、我們瞭解它。
      一切生起、消失,諸法無我。
 
  謹以此供養大眾,善思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