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無知、無不知
 
唐岐偶思

  

                                       

《宗鏡錄》說:
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宗鏡之大體。」

般若無知的理清與認明,是修証上的一大指標。
般若是智,無知是智體。

然而般若怎麼會是無知呢?
這個知,不是見聞覺知上的認知,
所以才說為「無知」。


就世間溝通、對答,都要依於文字、
事理的認知來明白所詮之義;
思惟義理、了別事相,也是屬於見聞覺知的「知」;
或說某人聰慧,是說他對世事廣聞通達,
所知、所見有深度的認知。

依世俗的邏輯說,般若是智慧,
若沒有對所緣不加以認知來了解的話,
又怎麼能夠成為智慧呢?
因此,以世俗的分別認知,
無法體驗「般若無知」的諦理。
 
 般若無知的性質是無著、無住,
即是沒有立「能知」與「所知」,
但不是如龜毛兔角,這種本來就沒有的無知。

《楞嚴經》中有這方面有說明,佛對阿難說:
「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
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
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
有著者,不可名無
 ( 心中存有無著的認知或觀念,本身就是一種相,
依然不離能所認知,所以不能名為無 )。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 

(當你心中有無相的心念時,
心中就必定存著「有無二元」對待的觀念),
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也在說明般若無知的無知,不是龜毛兔角這種本來就沒有的無。
 
 般若無知中有「無不知」的妙用,
如《起信論》說:

「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偏照法界義。」
「無不知」就是般若有「偏照法界的智慧光明」;
「般若無知」能隨緣起無量妙用;
猶如明鏡隨緣照一切物,能顯一切物。
《宗鏡錄》又引用《華嚴經》評說:
「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
「無所見」是已止息了世間的分別覺知;
「普知一切」就是「無不知」的妙用。
 
僧肇法師   引用《放光經》說:
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以及引用《道行經》說:
般若無所知,無所見。」又說: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

僧肇法師在肇論中,首先強調般若無相、無知。
又說有所知,就會有所執取「所知」;
一旦有所執取,就會有所不知
就像顧此就會失彼,心光就失去圓照,無法遍照法界。
所以這個「有所知」,
分別意識心所起分別認知,不是智慧所顯的無分別知。

《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意指「般若無知」不是如木石的無知,有著「無不知」的妙用。
 
《肇論》又說:「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
所以說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於覺照中
未嘗立下能知與所知。」
實其照者,乃智有窮究無量無明之煩惱,能照破一切惑理。
虛其心」是心不染有無不立二邊
心境兩忘,無「知」與「所知」的分別念。
 
認知的產生,最初是因無明妄動
以致在絕名絕相、湛然寂靜的真如生起「能與所」,形成有覺有知
一切無明本就從此明芽,一切塵境就因此在能所二元對立下,生生不已
澄瑩的覺海也就生起大風大浪了,生起斬不斷的情絲,
理不清的塵網,從此迷失真心。

 
永嘉.玄覺禪師

在般若無知、無不知上,則說: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淺註 ( 忘緣是心中止息了對境攀緣,攀緣止息後,心境自寂。
妄想沈煙消散,而後靈光顯露。

歷歷即是惺惺,無記是昏沈失去覺性,昏昧不明;
契入法性,自顯靈知惺惺之覺性;的的是如實相應的描述。
惺惺是般若之慧光,寂寂是心之無相、
無住之體相,體用本一如,缺一即非,
故說惺惺寂寂是。當妄緣歸息時,寂寂為主惺惺為賓。

若只是寂寂無惺惺,則心將會墮入昏沈無記之心,
所以無記寂寂非。

當靈知歷歷時,以惺惺為主寂寂為賓,
若只是惺惺無寂寂,心念則昜起妄動,
久之則起亂想,故說亂想惺惺非。)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
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淺註  (若以知知寂的第一個知是能知,第二個知是所知。
以能惺之知,照所寂之境,則不離能緣與所緣之分別見,
這個分別見並沒有離緣起而有,猶如以能執之手執著所執的如意。
若棄所執,唯是自知惺惺之境,也一樣未離能所,
猶如手不握如意而自作拳,作拳有自作意方成拳,
此作意即是能,亦同樣是執有惺惺。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

是說般若無知,不會生起覺知的「知」與「不知」的分別;
也不會自覺有一個「知」的存在,然而不是木石的「無知」。
猶如手不執著如意,也不自作拳,
但不是沒有手,這不同本來就沒有的兔角。)
 
復次修心漸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
知知,則離物,物離,猶知在。
起知,知於知,後知若生時,前知早已滅,二知既不並。
但得前知滅,滅處為知境,能所俱非真。
前則滅,滅引知,後則知,知續滅,生滅相續,自是輪迴之道。

  淺註 ( 在心的覺察過程中,以能知的六根去覺知所知的外境之物,
所知的外境確立時,就成立了能知與所知。
以能知起意去觀察能知的心,
當觀察的心消彌於覺照時,則亡境存能,
儘管靈光獨露,若存著有覺有照,
依然不離微細能所,故說物離,猶知在。

心雖然不執著外境,但執有能知,如此依然不離能所之知知。 
當起一個知時,若於知上生起對知的認知,那麼所認知的,
一旦成立時,前知即消失,後知代替了前知,
前後二知並不同時並存,這二知都是依緣作意而生,不離生滅現象。

當又生起一個後知時,前知又消失,
後知亦如前知般的再生起後知,如此的由能知照所知,
能知滅後,所知成了能知,能知又起意照所知,
如此的前念滅、後念生,生滅相續,妄想不斷,輪迴不息。)
 
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
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
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託空。
寂爾少時間,惟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

  淺註 ( 六根與六塵相對,不須要起意去立知,讓法性法爾清淨覺照。
若起意認知,則將生起能所分別識。
所謂不須知知,如鐘遇叩即鳴,不必去立知於鐘聲。
不須知知,則念與念中斷相續,前念滅時,
後念不生,前後不相續,故說中間自孤。

相續即斷,於空寂中了然不立,一切時空觀念自然際斷,
無前無後,三際托空。

時空分別既斷,能所不立,於此覺中,了無一物,了無所得。
於正覺中,不立有覺有想,然而以正覺乃「覺一切妄」,
並不是沒明覺心,猶如手不握拳時,
並非無手,故說不同於木石之無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