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幾個月亮?




禪  避免討論或辯論

因為這往往會在費了許多麻煩之後,
什麼結果都沒有。

禪並不輕視哲學,或是驅使我們做哲學思考的東西,
但禪的任務是要我們知道,哲學思考並無法
窮盡人類追求最終之物的願望。因此有如下的問答:
 
藥山.惟嚴禪師問雲巖.曇晟禪師
(782 ─ 841):
“ 聽說你懂得弄獅子,是不是?”
雲巖:“ 是。”
 
     藥山:“ 弄得幾出?”
    雲巖:“ 弄得六出。”
 
    藥山:“ 我亦弄得。” 
           雲巖:“ 和尚弄得幾出?”
 
       藥山:“ 我弄得一出。”
               雲巖:“ 一即六,六即一。”
 

後來雲巖到為山靈佑(七七一──八五三)處,為山問:
“ 聽說你在藥山處知道如何弄獅子,是麼?”
雲巖:“ 是。”
 
溈山:“ 是常弄還是有時讓它休息。”
  雲巖:“ 想弄時弄,想讓它休息時,就讓它休息。”
 
                溈山:“ 休息時獅子在什麼處?”
雲巖:“ 休息,休息!”
 
獅子是自然 ─ 外在環境,而弄者是自我,或
subjectum (主體) 。
自然被自我從五官 (依佛教心理學,則為六官) 所知覺。

當雲巖說他知道如何弄六個獅子時,
他所指的是:我們用以掌握自然的五種感官(或六官)。
感官象窗子,我們通過它們來觀察自然。
自然可能比此更多,但我們卻只有五官,
超越這五官之外,我們就沒有辦法來分辨自然。

在超乎五(或六)官的世界中,
我們會對自然有更多的知覺,
而我們的生活也會更為豐富。

七個窗子必然會讓我們對自然知道得更多。
然而,這卻只是我們所具有的感官之窗,
望出去後,所得出的可能性;依照佛教心理學,
這些感官之外,另有分別智或末那識 (mano-vijnana)。

由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四度,或五度或如何度空間的世界。
數學家們有各種的數字,虛數、負數、複數等等,
但是,這些都是在感官上不能證明的。

我們實際的物理世界是受限制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無限延伸的空間,
但專家們卻告訴我們空間是有限的,
並可以做數學計算。
 
禪宗所關懷的卻是弄六隻獅子,
或從六個窗子望出去的自我 ─ 即是主體,
或我稱為的純粹主體性。
這是使禪感興趣,並且也要我們去認識的。

但是禪的認識方法卻是獨特的。
因為它並不遵循人 ─  自然或主體 ─ 客體的二分法方式。
禪立即把我們帶到非二分的世界,
那是一切事物的無始之始。
時間尚未具有它的意識。

禪是在這個意識將要升起之處,或者說得更確切些,
是在意識從無意識剛剛升起的刹那,將意識捉住。

這一刹那是一個絕對的現在,
是時間與無時、意識與無意識的交叉點。

這個交叉點的瞬間,乃是一念發起的刹那,
即是無心、無念的刹那,
它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這是一個屬乎個人內在的事。
 
雲巖正在掃地,溈山說:“ 太忙了點吧!”
雲巖說:“ 有一個不忙的。”
 
溈山:“ 這樣就是有第二個月亮了。”
雲巖豎起掃帚說:“ 這個是第幾個月亮?”
 
溈山低頭而去。
 
玄沙師備
(835 ─ 908 )聽到這件事,說:
“ 這正是第二個月亮!”
 
第二月 ” 意指對於自我的一種二元論概念
有一個自己,正忙碌於工作;
另有一個自己,卻沒有在工作,
只是安安靜靜的看著 ─
所有一切出現在他面前的東西。
但是所有這些,並不是禪的看法。

在禪中沒有工作者與觀察者、
運動與動者、
見者與所見、
主體與客體之分。

在雲巖的這個故事中,
掃與掃者以及掃帚,甚至被掃的地都是一個。

在此沒有第二月,第三月,
也沒有第一月。

這是超乎言語表達的。
但除非人知道了如何溝通,他就不是人。

因此雲岩,
把他的掃帚豎起來。



【禪學隨筆」     鈴木大拙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