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參禪三偈
 

665b63bd5624eab4c47725bb903a912e
 
 
蘇軾,曾經用三首廬山的遊歷詩,
說明自己對人生體悟,
前後共經過了三個層次。



一、迷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題西林壁〉

 
譯:

橫著看,是連緜不盡的山嶺,
側著看,卻成了高聳的山峰,

從遠近高低的不同處看山,山形各自都不同。
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自身仍在此山之中。

 
解析:

人存在主觀的角度去觀察現象,
其觀點常常是片面的、主觀的、表面的,
難以認清事物的全貌。

看一座山,站在不同的視點,
就會看到遠近高低不同的山形。

看不清全貌,也是因為身在其中,
無法站在更高更遠的視點。
視點有限,就像人心受妄念、
塵垢所蒙蔽而未能開悟。



二、從迷到悟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廬山煙雨〉


 
譯:

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浪潮,如未曾看過,
心中似有千般遺憾不能化消。

等到有一天看盡了,
才發現甚麼事也沒有,廬山依舊迷濛著煙雨,
浙江依舊捲湧著浪潮。

 
解析:

首聯是未悟前的情景,煙雨和海潮的迷離翻騰,
如妄念翻動,未到盡頭,千愁萬念糾纏不休。

後聯寫悟後的境界,體會到「道無處不在」,
並不神秘,一切都很平常。

此時再看原來迷離翻騰的煙雨和海潮,
雖還是原來的煙雨江潮,但心中已覺平常無事。

 
三、悟境的純熟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 〈廬山東林寺偈〉
 


 譯:

溪聲就是佛的廣長舌,
山色就是佛的清淨法身。

清明的夜中,對聽到的八萬四千佛偈,
都有了明晰的了悟,來日我該如何向他人解說呢?

 解析:

首聯在說明大自然中的森羅萬象,皆是佛性的顯現,
道無處不在。山水雖是無情之物,無情卻可說法。

一個悟道的人聽見溪聲,就好像是聽到佛在說法;
看見山色,就好像看見佛的法身。

後聯的解法,有人認為是在說明這種悟,
超越語言文字,很難向別人表達。
有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有人認為這是作者慈悲心的表現,他開悟了,
心中急著向他人分享,所以在思量著該如何向別人訴說。
第二境已由迷轉悟,為何還要有第三境?

自覺是不容易的,人要由迷到悟,已經非常的不容易。
而悟了之後,因為人固有的習性、慣性,所以有的時候,
會造成悟的退轉、忘失。

必須歷緣對境,在人生的種種處境中經過鍛練,
這樣的悟境,才能穩固、純熟、不退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