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始常存、獨立不改

   8377387-lg.jpg  

 
《傳燈錄》是禪宗問答、故事與教說的倉庫;
我們從其中所引的這些話,足以說明禪與自然的關係,
以及自然在禪的構成中所占的地位。
事實上,禪不能與自然分離,因為禪不偏執於任何極端。
禪由之而始的純主體性,將一切構成自然,
或所謂客觀世界的東西都容入其中。

卡爾.雅斯塔
(Karl Jaspers) 把存在 (Being)
分為三個領域:
於彼存在
(Being-
there,在那裏的存在),
自我存在
(Being-oneself ),
自體存在 (Being-in itself 其中的存在)


然後說,這三種領域 “ 在任何意義下都無法互變 ”。

布拉克漢
(Blackham)
在《六位存在主義思想家》中,為雅斯培解釋說:
“ 察覺到這三者的人,可以參與所有這三者;
超越者既包容客體世界,又包容主體世界;
但邏輯性的理解──它建立在實驗的存在客體上,
也就是建立在‘  於彼存在  ’上 
── 對其他的存在領域做描繪,
或將它們導入一個共同的系統,必然會造成謬誤;
三者的不一致是不可克服的;而唯一在一個人的生命中,
以及由於對超越者的信仰,這三者才能調和。”
 
我們可以看到,哲學家的道路是談 “ 系統 ”,
“ 一致 ”、“ 調和 ”,“ 邏輯性理解 ”,等等。
但哲學家始于 “ 邏輯推理 ”,然後再試圖返回生命,
卻不是反轉這個程式。

在 “ 生命 ” 本身,並沒有所謂 “ 調和 ”,
也沒有系統化作用,也沒有理解;
我們只是生活著,而一切皆佳。

“ 覺醒到對超越者的哲學信仰 ” 也是不必要的,
因為這是由所謂的邏輯理解而加添上去的。
同時生命本身中也沒有諸如 “ 三種存在領域 ” 之類的分別。
所有這些,都是在原有的頭上又加上的許多頭。
原有的頭,在我們繼續哲學化的秩序中,越埋越深,
最終我們終於連看都不能再看到它。
 
雪峰.義存禪師 (822~908)有一次對和尚們說:
“ 你們所有這些人都象落在大海裏,還伸手求水。”
這確實是我們這些稱自己為理性動物,
和思想動物的人類所處的境況。
 
但人類的生命,與其他生物的生命是不同的。
我們不要只過動物的生活;我們還想知道生命的價值,
並有意識的領認。然而,這卻正是我們由離開生命自身,
而否定我們自己之際。

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才做哲學思考,而變成 “ 思想家 ”。
但我們不是由思想而回到生命,也不是由 “ 哲學性的信仰 ”或
“ 神聖啟示 ”,我們才被帶到超越與沈默面前。
然而,禪是不喜歡抽象氣味的,甚至象 “ 超越 ” 這樣的辭彙,
都發散著這種氣味。

因為,一旦訴諸語言文字,我們事實上就離開了生命本身,
而把我們捲入種種的 “ 邏輯 ” 爭論中。
我們設阱自陷,然後掙扎著去掙脫,
但只要我們還是我們那個樣子,就永遠逃不出這個困境。
只有那些得到般若直觀的人,
才能夠從這幾乎無望的智性糾葛中脫出。
 
同時,我們每個人卻都感到一種內在的渴望,
要想用某種方法脫出這種糾葛。哲學的方法是訴諸理性 ──
不論理性一詞,我們做何解釋;“ 宗教的 ” 方法則是求諸
“ 信仰 ”與 “ 啟示 ”。禪道逃脫方法 ── 或者,正確些說,
禪的解決方法 ── 則是直接抓住 “ 它 ” 或 “ 這個 ”。 
“ 這個 ”是純粹主體性,或一如,或絕對、大我。
它也稱之為 “ 向上一路 ”,或 “ 獨脫無依 ”。

禪的這條道路有許多名稱,
因為幾乎每個禪師都有他自己的用詞。
儘管用詞上有無盡的繁複,所有的禪師卻都在意圖表示出,
我們生命中那種活生生的東西,這個東西給我們鑰匙,
以解除由智力所產生的一切困擾,

下面幾個例子是來自禪師們論及語言之應用時所做的談話,
由其中我們可以瞥見這項真理:
 
問:“ 凡有言句,便有染著。什麼是最高之道?”
答:“ 凡有言句,便有染著。”
 
問:“ 何處是自我存在的唯一之路?”
答:“ 何煩更問。”
 
問:“ 名言和妙義構成了說教的內容。
但師父請告訴我,如何不依這一切,而直接把握住它?”
答:“ 珍重。”
 
問:“ 凡有言句,盡落羅網。不落羅網,該怎麼辦?”
答:“ 你把一切尺規衡量都給我。拆斷打破,我再告訴你。”
 
關於 “ 逃避主義 ”,我在此想再說幾句;
這種逃避主義,是某些討論佛教的作家,
意圖想把它同禪相提並論的。
 
“ 逃避 ”,“ 解脫 ”,“ 斷絕 ”,
或任何意含將自己同變動的世界分離的言詞,
都不適於表達禪達成 “ 拯救 ” 的方式。
即使 “ 拯救 ” 也是一個不當的用詞,
因為禪並不認為有什麼東西,
是我們應當從其中被拯救出來的。

我們從最開始就完全被 “ 拯救 ” 了,
我們卻大事談論被拯救、被援救、獲得自由,
乃是由於我們的無知。

至於 “ 逃脫 ” 等等亦是如此;
禪並不知道有什麼陷阱或糾葛,是我們得從其中逃脫的。
陷阱和糾葛是我們的發明。我們是在找尋我們自己,
而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便是從太初以來就是的本來面目了。
 
譬如說,我們發明了三個領域,“ 於彼存在 ”,
“ 自我存在 ” 和 “ 存在自體 ”(依雅斯塔的說法);
或兩種形態,
en-soipour-soi 
(依沙特說法),
或西方思想中的神與被造物,或神與自然,
或人與自然等等的兩種範疇。
所有這些都是人類的發明;然則我們卻在自縛地執著它們,
猶似乎它們是絕對確定了的,
是命定而不可開脫的緊緊綁住我們。

我們是我們自己的囚犯。
我們打敗了我們自己,並信仰這失敗主義,
而實則它是我們自己的發明品。
這是我們的無知,在佛教中稱之為「無明」。
當我們瞭解到這一點,我們就見到我們是自由的,
是 “ 無事之人 ”。
 
因此,禪並不要求把我們從世界解脫,
使我們只做相對性存在的旁觀者。
禪不是神秘主義 ── 設若後者之義為逃避主義。
禪身臨萬物緣起的海洋之中,卻不圖逃避它翻卷的波浪。
它並不對立於自然;不把自然視為想要征服的敵人,
同時,也不會和自然站得遠遠的,
因為,實質上它就是自然本身。
 
人們常把佛教認做是悲觀論,認做是勸人逃避生死的繫縛。
譬如說,瑞斯.大衛斯
(Rhys Davids)
博士就說,
“ 佛教的最終目的,是在解開存在之結,並找到一條逃脫之路。”
對於佛教的這種解釋,一直都在佛教學者和信徒間延續著,
但這與得到無上正覺、並宣稱自己為勝一切、知一切、
見一切的佛陀之精神是不相合的。
 
現在我們已經進行到 “ 純粹主體性 ” 的討論,
最終要把我們導至的一點。因為 “ 純粹主體性 ” 無異於
“ 純粹客體性 ”。我們內在的生命,在還沒進入自然,
並同它合一之際,就早已完成了。

禪師的 “ 境涯 ” 畢竟妙義什麼特異之處。
他的境涯乃是在木犀花開的時候,聞著花香,
春日聆聽鳥雀開心的歌唱。
然而,禪師的不同之處,是在於他看到真正的花,
而不是在睡夢狀態下所見的花 ── 在這種狀態下,
花不是真正的花,流水不是真正的流水。

純粹主體性,是在於將所遇見到的一切事物,還其本來面目。
甚且,它把無情之物也賦予了靈魂,使它們對人有所回應。
整個宇宙 ─ 亦即自然 ─ 不再像我們從一己自私的觀點來看待時,
會那樣地對我們呈露著 “ 敵意 ”。
確實,自然不再是我們要去征服或降服的東西。
那是我們所從來,並將歸去的懷抱。
 
因之,在禪的教訓中,並沒有逃避主義,沒有神秘主義,
沒有對存在的否定,沒有對自然的征服,沒有挫折,
沒有片面的烏托邦,沒有 “ 自然主義 ”。
此處所見的乃是原本的世界。

生成變化循循不息,種類無限,然則這一切生成變化,
超越就在其中。空即真如,真如即空。



 
 【禪學隨筆】    鈴木大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