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為 的 發 生
 



如果一個人經驗或瞭解內在很深的感覺,
瞭解那個變成一片枯葉,
而隨著存在飄動的感覺,
那麼,他怎麼會催促他自己去呼吸、
去跳躍或是去做任何事。

他不會覺得只要躺在地上,
把自己融入大地就好了嗎?
 

首先,去經驗和去瞭解是兩件不同的事。
如果你已經經驗到了這一點,那麼就不需要再問這個問題,
只要躺在地上將自己溶解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
這個 “ 問 ” 是一個行為,你在做一件事。
枯葉從來不會問。

你問這個問題表示你理智上瞭解,
但是你從來沒有經驗過這樣的事。
理智上的瞭解根本就不是瞭解,
理智上的瞭解只是瞭解的外表,它不是瞭解。

我為什麼要說出這一點?
我把這一句讀出來,然後你去感覺為什麼。
如果一個人經驗 “ 或 ” 瞭解……你不能夠使用 “ 或 ”,
因為它們是不同的 — 要不然就是你有經驗,
要不然就是你沒有經驗。

第一件事:理智上的瞭解並不等於經驗……
或者瞭解內在很深的感覺,
瞭解那個變成一片枯葉而隨著存在飄動的感覺,
那麼,他怎麼會催促他自己去呼吸、
去跳躍或是去做任何事。
他不會覺得只要躺在地上,
把自己融入大地就好了嗎?

你也必須躺在地上,如果你能夠這樣做,
為什麼你不能夠催促、跳躍和呼吸?

我要告訴你一個趣聞︰
道前禪師常常告訴他的門徒:
“ 除非你死,否則你無法被生出來。”

所以有一個門徒,總是有很多愚蠢的門徒 — 想:
“ 如果這就是鑰匙,那麼我必須嘗試。”
所以有一天,他就來,按照師父的話去做,
他一定是把眼睛閉起來躺著,躺在師父的門口。
他知道師父早上會出去做晨間祈禱,所以他就選擇那個時間。
師父把門打開,發現他的門徒躺在那裏,
沒有呼吸,好像死掉一樣。

道前禪師說:“ 好,做得很好。”
所以那個門徒就把眼睛打開,想要看看師父臉上的表情;
道前說:“ 蠢材!死人是不會張開眼睛的!”

你也必須那樣做 — 躺在地上 — 但那將是你的作為。
這些呼吸的訓練是要幫助你,儘管它能夠發生,
但它的發生不是來自你的作為。

所有這些靜心技巧都是要幫助你來到這個達成,
使你在突然間感覺那是一種發生 — 你倒在地上,溶解了。
但那不應該是你在做的,你不能夠去做它。
如果它是一個作為,那麼就失去了整個要點。
它必須是一個自發性的發生。

目前,任何你所做的都不是自發性的,
任何你在做的,你都必須去努力。
我知道你必須努力去呼吸、去發洩、去喊 “ 護 ” 這個咒語,
你必須用上所有可能的努力,這些努力將不會變成你的成道,
因為成道從來沒有透過努力而達成。

但是這些努力將會幫助你,
它們將會把你帶到一個你能夠變成不努力的點。
當你變成不努力,你就會成道。

你可以停止努力,但只是借著停止努力,將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你要繼續努力,盡可能全然地努力,
因為這樣你才會更快瞭解到努力無法達成什麼。

你無法透過努力而達成什麼,你必須瞭解這一點。
我可以將它說出來,但是這對你將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我知道得很清楚,只是藉著快速的呼吸,你將不會進入涅盤,
我對它知道得很清楚,只是借著哭和跳舞,
沒有一個人曾經進入到那裏,
即使他們的門已經打開了,他們也會將它關起來。
如果他們看到你來,而他們看到你在做動態的靜心,
他們也會把門關起來,這一點我知道得很清楚。

我聽說,有一個基督教的傳教士在對一些國中的學生講道,
在對一些小男孩和小女孩講道,
講完之後他問說:“ 想要上天堂的人請舉手。”
所有的男孩都舉手,只有一個男孩沒舉手,
只有一個叫做強尼的男孩保持沈默。

那個傳教士問他:“ 你不想上天堂嗎?”
強尼回答說:“ 我不跟這一票人去!”


所以,如果你正在做動態靜心的時候去,
甚至連我也無法跟你一起進去,那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動態的靜心並不是終點,它只是幫助你準備好,
好讓你能夠自動放棄。

它是在竭盡你和你的自我,它是要竭盡你的頭腦和你的身體,
它是要竭盡你的個體性,
當你的個體性完全竭盡,
你就會象一片枯葉一樣地落在地上,
但不是像道前禪師的那個門徒。
如果他有做動態靜心,整個故事將會變得不一樣,
那麼就不需要躺在地上,他會自動落在地上。
如果你必須主動躺下來,那表示你仍然在保留你自己,
你並非真的已經精疲力竭了。

如果你完全進入任何我叫你們去做的,你將會變得精疲力竭。
你只有某一數量的能量,你只有一個有限數量的能量,
那個能量是能夠被竭盡的,
一旦那個能量被竭盡,
你就變成一片枯葉、一片死的葉子。

當你無法做任何事,唯有到那個時候,“ 無為 ” 才能夠發生,

當你還能夠做些什麼,“ 無為 ” 是不可能的。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