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郭惠珍醫师(道證法師)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般,
但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東西,並不是數學或歷史等這些課程,
而是做人處世的方法。由此觀之,
我們將佛陀稱為「做人的老師」可能是最適當的。
 
我們這一位做人的老師—佛陀,為了要考驗弟子們理解佛理的程度,
經常拿一些問題來教導弟子,有時候更提出一些應用的題目,
看弟子能體會多少,本題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佛陀問弟子:

「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會遭遇到快樂或痛苦的感受,
也會遇到非苦非樂的感受;受過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樣會遇到這些感受,
如此說來,聽過佛理與未聽過佛理的人,他們的差別何在呢?」
 
弟子們就向佛陀回答說:

「大德!我們所學習的皆是以佛陀為主,
但願佛陀能夠做我們的眼目,給予我們正確的啟示。」

佛陀就告訴弟子們說:

「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萬分的悲痛,
越來越迷惑,愈來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後,又中了第二支箭,
感覺越來越痛苦。但是,受過佛理薰習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
絕對不會只是悲痛,不會自己亂了手腳,所以我說:

「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對於遇到快樂的事情,佛陀也說了同樣的話,譬如:
看到很美麗的花,受過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樣,
引起快樂的感受,但是決不會因為快樂而迷失了自己,
倘若在快樂中迷失了自己,則第二支箭就會帶來痛苦,
所以佛陀說:「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這就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區別。
 
我們在痛苦中的人,都應該好好的來想一想佛陀的這一番教化,
好好來學習佛陀處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們生病躺在床上,
如果每日都是在埋怨:怨恨自己為何會如此不幸得了這種病?
耽心喉嚨如此痛苦,不知要如何吃飯?
埋怨自己的負擔為何如此的沉重?

回想自己一生都沒做過什麼惡事,為何讓我如此難過?
想到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不知該怎麼辦?
想想自己的病不知能否康復……一直憂慮到白天吃不下飯、
晚上睡不著覺,連做夢也是面帶愁容。
我們想想看,倘若如此,對自己有何好處呢?
 
我們生了病,肉體上的痛苦,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
倘若我們再自尋煩惱,操心這個、埋怨那個,
如此則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第五支箭,
就不斷的射過來,就會使我們更加的痛苦,
使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混亂,使我們失去了光明與智慧,
無法解決任何的問題。
 
所以我們受苦中的人,最好都能夠學習佛陀的教化,
使心情能夠平靜下來,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使心情能夠平靜下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念佛,念「阿彌陀佛」。


我們無論遇到任何苦樂的事情,應該練習先念「阿彌陀佛」,
如此簡單而又能很快的使我們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
我們慢慢的想佛陀的光明,將佛陀的慈悲及智慧,
充滿了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我們全身,
一旦我們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那麼第一支箭的痛苦,
   也就會很快的消失。

─   阿彌陀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