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西方極樂世界?
 
果  煜   法 師
 
1Q4442313I    
  
 
何謂極樂?極乃超越之意,超越苦樂之對立。
何為西方?此方非空間之方位,而是心路的歷程。
如太陽自東方升起,至西方落下,即喻行者自發心至成就的歷程。
 
既已見性和未見性者,都能往生淨土。
然為福德、智慧不等故,所能往生的淨土也應有別也;
故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一個「單相」的淨土。
這就如同小學程度者、中學程度者和大學程度者,
當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受教育。
 
既稱為「極樂世界」,故生活於那地方,當很快樂才是!
然我的看法,卻非如此。何以故?因為在世間上,乃有苦,才有樂;
且因為苦消失了,才感受到快樂爾。故無苦,即無樂也。
 
所以「極樂世界」的「極」,
乃「超越」的意思─超越苦樂的對待,
而成「平常心」也。否則如果極樂,是樂到極點;
則中國人常謂「樂極生悲」。
於是乎,若可能樂極生悲,則還能稱為極樂世界嗎?
 
其次,云何是西方呢?如將太陽落下的方位,稱為西方;
則於一年中,春秋、夏冬所落下的方位,其實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地球既繞著太陽公轉,則夏天的西方,
與冬天的西方,方向竟完全相反也。 
西方,其實只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果位的圓滿」。

而東方,則象徵著「因位的修行」。故菩薩位的行者,
是從東方啟修的;修到果位圓滿時,則稱為「到西方」也。
所以西方是「無量光、無量壽」。

 
前已謂:乃以行者修學的成就,來配對所得往生淨土的層次。
故所謂「西方極樂淨土」者,乃包括淨居天、妙喜國、
彌勒內院及東方琉璃淨土也;而非一單相之淨土爾!
 
是以在《阿彌陀經》中,只簡述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而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便詳述有三生九品的差別。
 
因此,在《阿彌陀經》裏,
只是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其實還不夠清楚。因為未將所具的「善根福德因緣」,
作更明確的區分。而在《觀無量壽佛經》裏,才把「善根福德因緣」,
作了更明確的區隔,而有「三生九品」的差異。
 
其大致是:如果具足了智慧與福德,便為上品;
只具福德,不具智慧,乃為中品。若福德、智慧皆不具,
而徒有信願者,則為下品也。
 
於是乎,若以單純地持名念佛,便絕不可能得上品也。
甚至欲得中品,也不容易哩!因為再怎麼持名念佛,
也只能歸於信願而已!故除非能深入大乘佛法,
甚至能參禪見性,才可能得上品也。
 
以上,既明白: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個單相的世界,
其因福德與智慧的差異,而有「三生九品」之別。
這就佛法的因果而言,才更合理也。
所以下面,我們再以此觀點,來看「持名與念佛」:

 
念佛與持名
 
有很多修學淨土法門的人,會質問曰:
你們這些學佛參禪者,為何不念佛呢?
答云:學佛參禪者,不是不念佛,
只是不用“ 持名 ”的方式來念佛也。
 
問:其云何念佛?
答:雖念佛可有“ 念佛性、念佛行、念佛相、念佛名 ” 的差別;
但以念佛性和念佛行,才與正直道相應。何次故?如《金剛經》有: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之文。
故觀佛相者,何非以色見我?持佛名者,何非以音聲求我?
是以非正直道也!
 
問:云何念佛性?
       答:從參禪而見佛性!
 
問:云何念佛行?
答:行有身口意三行,身行為戒,口行為教,意行為禪。
故從深入經教,而持戒參禪,是為念佛行也。
 
故如能念佛行,即是念「報身佛」也。
如能念佛性,即是念「法身佛」也。
所以,當以念佛性、念佛行為正直道。說到念「法身佛」者,
又牽涉到「阿彌陀佛之玄義」也。
 

阿彌陀佛的玄義
 
云何為「阿彌陀」?乃「無量」義也。
西方,既是修行到果位圓滿之意;
則阿彌陀佛,即是無量佛─不只無量光、無量壽,
也無量的福德與智慧。
 
問:世間眾相,量皆有限,云何「阿彌陀」能為無量呢?
答:「阿彌陀」非是相者,而是性也。
既是性者,則為法身,而非報身與化身也。
 
問:《阿彌陀經》既云「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其云何為法身佛呢?
 
答:「十」是代表無量圓滿之意。而法身者,即本來清淨圓滿也;
故曰「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有謂阿彌陀佛,為「法界藏身」。
故其為法身佛之意,乃至為明顯。
 
雖在《阿彌陀經》裏有謂:「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這給我們一種錯覺,以為阿彌陀佛是有開始的。然既有始者,乃必有終也,
云何能為無量壽呢?故這「十」,也只是另一個象徵而已!
如中國人講到十,多是指圓滿之意;以圓滿故,無始亦無終。
 
故能既無始,又無終者,唯法身而已!其次,有些經文又稱阿彌陀佛,
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乃把阿彌陀佛是法身佛,講得更直接了當矣!
 
其次,無量者又可說:既是無有量,也是無限量。而無有量者,
即是內證「真空」的境界;無限量者,即是外現「妙有」的成就。
 
下面再申論:此「無量」者,既可說是「無有量」,也可說是「無限量」。
「無有量」者,似乎什麼都沒有。如能證得真空、無我的境界;
則因不再計度分別,故無有量矣!反之,能從緣起去觀,則法法相涉相入、
層層不盡,即成「無限量」也。是以「阿彌陀」,
乃謂能證得「真空、妙有」的境界也!
 
而念者,非口念,非第六識的思惟分別;
而是當下相應,當下體證。
故念佛的「念」,應是心念,而非口念。
如只是嘴巴念,而心不相應,
就像鸚鵡學語一般,作用便很有限了。
 
或謂:既是用心念,即是以第六識去念也。
于口念時,既耳朵要聽得進去;
尤其心要能返照,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當下正在念佛。
 
但是,純以第六識來念佛,其實是非常不可靠的。
因為第六識,乃「審而非恒」,常常會有間斷。
於是在臨命終時,第六識能否念佛,即完全沒把握矣!
所以很多淨土行者,多擔心:如果臨命終時,提不起念佛的正念,
是否就去不了西方呢?
 
故真正的念佛,是以「第七識」來念的。
云何以第七識念呢?因為第七識,主要在「抉擇」也 ─
抉擇我們這一生,所要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於是從發菩提心,而以修學佛法為主要的願心與努力的方向。
不只這生如此,生生世世亦然。
 
於是在臨命終時,即使我們已昏迷不省人事了;
以第七識是「既恒又審」故,還會帶著我們的願心,
往有佛法之處去受生也。
故在《阿含經》裏也有這樣的比喻:一棵樹,如果一向是往西方長;
則倒的時候,也必往西方倒。
 
所以,以第七識為主導,而來熏習第八識的淨業種子。
如第八識的淨業種子,比例愈高;則不只能往生淨土,且品位能更高也。
 
我們看「念」者,是「今心」,即當下也。
故念佛的念,是看當下的心,能否與佛法相應?能否與佛性相契?
而這相應與否?主要是看第七識的抉擇,與第八識的染淨也。
 
云何謂「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既能證入「真空妙有」,而相應于本來清淨圓滿的法身,
云何不能消一切生死重罪呢?然誰有能力,如此念佛呢?
不只已見性開悟而已,必也已大悟徹底矣!
 
是以「阿彌陀」,既是密教中的「本尊」,也是禪法中的「話頭」;
只是傳統的淨土宗,都小看了它,都錯用了它。

 
末法時代與隔陰之迷
 
或謂:于末法時代中,眾生只能修持淨土法門 ─
狹義的淨土法門。答云:就為有太多
「邪正不分,本末顛倒」的眾生,這時代才被稱為末法時代。
 
不是因這個時代,距世尊當世已二千多年了,
所以就必成為末法時代。反而是因大部分的眾生,
都不瞭解正法,且在枝末裏打轉,才稱為「末法時代」也。 
但如有善知識的教化、引導,能讓更多人早一點確立正知見,
早一點起正修行;則這個時代,乃還是正法時代也。
 
再問:若修禪不成就而有隔陰之迷,豈非前功盡棄而輪回無期?
答云:即使有隔陰之迷,而因果不失;故一切修行,必將是功不唐捐。
否則一味誇張隔陰之迷,卻難免有「斷滅見」之嫌疑。
 
在佛法中,已再三強調:功不唐捐。
故只要順著佛法的方向去努力,將來一點一滴都會現行、成報。
所以我們不用在短時間裏,急著去衡量利弊得失。
如欲在短時間內,看到修行的成果!你反而更不容易有信心,
或者會因短視近利而迷失方向。
故能從更高的佛理、更大的視野來修行,
就不用擔心:這輩子如果不開悟,是否就前功盡棄了?不會的!
憑我們一生所修學的福德與智慧,擔保你能往生到與之相應的淨土。
 
再問:「要不要發願呢?」
答云:發願從因去努力者,即能水到渠成也;
而非守株待兔,坐待成果爾!

 
小  結
 
若能從廣義的佛法.廣義的修行法門,去看禪與淨土;
則非但不衝突,並且還能相涉相入,相得益彰。
 
因為學禪者,不只能往生淨土;並且因福德智慧的修持,
而能有更高的品位。如果開悟了,不只能往生淨土,並且能得上品也。
就算未開悟,能以發菩提心而繼續努力,也能往生中下品之淨土也。
 
否則只參禪,而不歸依淨土。甚至謂「不用看經、持戒」,
只參一個話頭,便能開悟。則其信心,雲何能落實呢?
誰敢擔保我這生一定開悟,一定能證得不受後有呢?
 
反過來,我們也要告訴修淨土法門的人:
 
不是只有持名,
才能往生淨土。

更不是只要持名,便能不用看經、不作其他行持。
因為若如此,則本質上,還不過是外道而已,恰如「買櫝還珠」
般地愚癡。意思是:有些賣珠寶的人,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看珠寶、來買珠寶,所以把裝珠寶的木匣子,
裝飾得很漂亮、很精緻。結果來者卻指明:只要買木匣,而不買珠寶。
 
這是比喻:因很多人對修學佛法,沒有信心,
不敢擔保自己一定能開悟、能得解脫。於是因為沒信心,
就放棄了!因此,佛菩薩就「方便地」為他擔保:
沒問題,只要你肯念佛,就一定能生淨土。
 
於是大家想:既如此,至少我也可以去也。然後,佛菩薩再告訴他:
你要怎麼行持,才能升中上品。他們想:既都入門了,則叫我再怎麼努力,
都應該接受。於是為能繼續行持故,果能生中上品之淨土也。
 
然如錯謂:佛菩薩既已擔保我能生淨土了,所以就不用再努力了。
這便是本末顛倒了。而努力者,也非只持名,就一切夠了。
 
這也就說:我們要用「共通」的角度,來看一部經,或修一個法門;
而不要用一部經,或一個修行法門,來看整個佛法。
那佛法絕對會被扭曲、會被貶值的。
故一個人修行到最後,眼界既要愈來愈開闊,涵融度也要愈來愈高,
這才表示有進步。而不是愈學愈封閉、愈學愈孤陋。
 
問:修行不是當「一門深入」嗎?答:
 
「一門深入」是指一門通,
則百門通。
 
而非一門深入,即百門禁閉。
 
因此,最後再回顧:「學禪的人,能不能生淨土?」
從發菩提心,而意願非深入到最後,變成鑽牛角尖,能進而不能出。
繼續修學佛法者,即能生淨土。至於「學禪的人,當生何種淨土?」
這就看你的功夫了!

當然,若能大悟徹底,且證得不受後有,
便不會往生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