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 陀 的 疑 惑
 
                                                                        林崇安教授 ( 內觀雜誌61期 )

                             


  
一、前言
 
當年印度的悉達多太子離開王宮出家時,是由車匿一人在深夜駕車送行。
車匿,或叫做闡陀。六年後,悉達多太子成佛,稱做釋迦牟尼佛。
再過六年多,闡陀也跟隨著佛陀出家修行。

但是闡陀跟所有的比丘們都相處得不好,因為他認為自己很早就伴隨佛陀,
交情比別人深,因而產生了傲慢的心理。佛陀勸了闡陀幾次,
仍然改不了他的傲慢和我執的心理。由於我執深重,闡陀無法體證真理。
佛陀入滅後,闡陀沒有佛陀做靠山,內心的傲慢便開始下降。
當時有許多的上座比丘們住在波羅奈城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闡陀為了體證真理,便去請教這些資深的上座比丘們。
 
  
二、闡陀的困惑
 
這一天早晨,闡陀長老披上袈裟,拿著缽,進入波羅奈城乞食。
飯後回來,收好袈裟和缽,洗完腳,而後闡陀手持戶鉤,
從一個園林到另一個園林,從一個房舍到另一個房舍,
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去找上座比丘們。
 
在園林的處所,闡陀請教比丘們說:
「請您們教導我,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我將如法認知、如法觀察。」
 
這時比丘們告訴闡陀說:
「色身是無常的,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
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
 
    闡陀回答比丘們說:
「色身是無常的,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
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
 
闡陀又說:
「然而我不喜歡聽說:一切諸行是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
這當中如何有這個我而說要這樣去知、要這樣去見,這就是稱做見法了呢?」
 
從一個房舍到另一個房舍,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
闡陀得到同樣的問答,但都不能解決他的疑惑。
闡陀說:「比丘當中誰還有能力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呢?」
 
接著他想起了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現今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裏,他曾經供奉、親近世尊,
是佛陀所讚歎的人,凡是修梵行的人都認識他,他一定能夠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
 
 三、阿難尊者的解惑   
 
過了一夜後,隔天早晨闡陀披上袈裟,拿著缽,進入波羅奈城乞食;
吃完飯後回來,收拾整理臥鋪;收拾整理臥鋪後,披上袈裟,拿著缽,
前往拘睒彌國。他漸漸地遊走,到了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闡陀收好衣缽,洗完腳後,到阿難尊者的住處,相互問訊後,退坐一邊。
這時闡陀把前面的問答告訴了阿難,最後說:
「善哉!尊者阿難!現在請您為我說法,使我能夠知法、見法。」
 
    這時阿難尊者告訴闡陀說:「善哉!闡陀!我內心很歡喜。
我讚歎您在修梵行人的跟前,能毫不隱藏地破除虛偽的刺。
闡陀!愚癡的凡夫所不能瞭解的,就是色身是無常的,
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一切行是無常的,
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您現在已能接受殊勝的妙法了,
請您仔細地聽!我將為您解說。」
 
當時,闡陀心中這樣想著:「我今天很歡喜,獲得了勝妙心,
獲得了踴悅心,我現在能夠接受殊勝的妙法了。」
 
    這時,阿難告訴闡陀說:「我親自從佛陀聽聞到教導摩訶迦旃延說:
『世人顛倒,依於二個邊,或是有邊,或是無邊。
世人執取各種境界,內心便生起執著。

迦旃延!如果能夠不去攝受、不執取、不持住、不執著於我,
當痛苦產生時知道是痛苦產生,當痛苦滅時知道是痛苦滅。
迦旃延啊!對這現象不懷疑也不迷惑,不靠他人而由自己親自證知,
這就叫做正見,是如來所說的法。為何如此呢?

迦旃延!能夠如實正觀世間的集起,就不會生起世間是無的邊見;
如實正觀世間的滅去,就不會生起世間是有的邊見。

迦旃延!如來是離於有、無二邊,而演說中道,所謂:
這裏存在,所以那裏存在;這裏生起,所以那裏生起;
說以無明為緣而有業行……乃至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集起。
所謂:這裏不存在,所以那裏不存在;這裏滅去,所以那裏滅去;
說無明息滅則業行息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息滅。』」
 
  
四、闡陀的證悟   
 
阿難尊者講法的時候,闡陀比丘的內心遠塵、離垢,獲得清淨的法眼。
當下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了迷惑和懷疑,
宣說真理不用依賴他人,回答大師教法所證的解脫都無所畏懼。
 
於是闡陀恭敬合掌向阿難尊者說:
「正應是如此,像這樣的智慧梵行,是善知識所教授、教誡的正法。
我今天從阿難尊者這地方,聽聞到這樣的正法,
于一切諸行是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內心安樂,
正住於解脫之境,不再退轉,不再執著身心諸行為我,只見到了正法。」
 
這時阿難告訴闡陀說:
「您今天獲得了大的法益,在非常深奧的佛法中,獲得了聖者的慧眼。」
 
    這時,二位正法的善士歡喜隨喜,從座起來,各自回到住處。
 
以上所介紹的這一經是《雜阿含經》的第262經,又稱作《闡陀經》。
 
  
五、一些探索
 
(1)「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所謂的三法印,
此處的「一切行」就是身心五蘊。闡陀最初同意三法印,但只是勝解而已,
他對於「一切諸行空、寂」則難以接受,這是由於他執著諸行或身心五蘊是「我」,
雖然知道「一切行無常」,但無餘涅槃時「一切諸行空、寂」,
豈非「我」都消失了?換言之,闡陀的內心有執著身心五蘊為「我」的「薩迦耶見」,
他畏懼「一切諸行空、寂」的狀態,因而不能知法、見法。
 
(2)迦旃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著稱,
阿難提出佛陀對迦旃延的教導,更具說服力,闡陀也更能虛心接受。
 
(3)由於闡陀在阿難的面前,具有勝妙心及踴悅心,處在身心輕安的狀態,
因而阿難把中道的正見講清後,闡陀便證得了預流果的聖位。
 
(4)生起勝妙心有三個條件:1 指導者受大眾稱讚,有真正的本領,
2 指導者所說的法確實能出離煩惱,並厘清最上的深義,
3 聽者有能力接著覺悟所說的法。由於指導者阿難和聽者闡陀具足了這些條件,
因而闡陀聽後能夠當下證果。
 
(5)「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由於有無明、貪愛,
因而有「世間集」,要將無明、貪愛滅去,才能有「世間滅」。
對「世間集」要如實正觀,知道如果無明、貪愛存在的話,生死輪轉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不生世間無見」。另一方面,對「世間滅」也要如實正觀,
知道如果無明、貪愛滅除的話,身心五蘊的生死輪轉就可以止息了,
因此,「不生世間有見」。
 
(6)「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由於有邊(常邊)是一邊,無邊(斷邊)是另一邊,
如來的教導便是脫離此二邊而處於中道。而這中道是立足於緣起的身心現象上。

 
(7)當闡陀長老掌握了中道的要旨,不再墮入有無二邊,因而打開了慧眼:
將見道所要斷除的「煩惱纏」都滅除了,稱作「遠塵」;
將見道所要斷除的「隨眠」也都滅除了,稱作「離垢」。
 
(8)得到清淨慧眼的同時,闡陀長老也得到了以下預流果的功德:
 
1 見法:已善見四聖諦。
 
2 得法:已獲得一種沙門果。
 
3 知法: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
 
4 起法:得四證淨(佛、法、僧、戒)。
 
5 無惑、6無疑:於自所證無惑,於他所證無疑。
 
7 不藉他緣: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8 一切他論所不能轉: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律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9 都無所畏: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10 隨入聖教:由正世俗及第一義隨入聖教,成為世俗和勝義的佛弟子。
 
 六、結語
 
佛陀的「無我」的教導是甚深的,要想悟入無我,必須有勝妙心及踴悅心。
闡陀由於阿難尊者的善巧引導,終於破除疑惑,體證甚深的無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