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佛互動 ─ 以心性論為中心


                                                                   哲學系教授 方立天

 
               內容摘要:道佛心性論的互動是中國思想史的重大問題。
                            本文著重從道家的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靜觀、得意忘言思想對佛教
                            的影響,強調道家為佛教尤其是禪宗提供了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的理論
                            基礎;又從佛教的輪迴果報、萬法皆空、心生萬法、明心見性思想對道教
                            的影響,強調佛教對道教在轉變對人的形體、生命、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
                            巨大的推動作用,使之轉向於心性修養,從而揭示了中國佛道兩家心性論
                            思想互動互補、交融會通的思想特色。




      「道」是道家的最高範疇,「道」所具有的萬物本體、終極存在的意義,和「道」的無限性、
         永恆性的特徵,被洪州宗禪師吸取、調整、改造成為宇宙真實、佛教真理、最高境界和眾生佛性。
         道家講「法道」、「學道」、「體道」、「得道」,洪州宗講「會道」、「達道」、「修道」、
         「悟道」,也講「學道」、「體道」,在追求人生不同的最高境界方面,顯現出運思的鮮明的
         類似性,表明道家「道」的觀念對洪州宗的深刻影響。

         洪州宗人的「會道」、「達道」,其實質是在主體心靈世界消除靈與肉、心與物、主體與客體、
         本性與行為、現實與理想的差別、對立,以實現主體性的無限發揮,精神的絕對自由。可以說,
         這種思想在一定意義土是奠立在莊子的「萬物皆一」、「道通為一」的自然觀和本體論哲學
         基礎上的,也就是奠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礎上的。

         《莊子.天地》說:「夫道,覆載萬物者也。」
         「道」包羅萬物。萬物從現象看有彼此的不同,「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從道的角度看,
         都是不分彼此、沒有差別,是等同的,這稱為「萬物皆一」、「道通為一」。

         莊子還就人類與其他萬物的關係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和我都同
         生於「無」,都同為一體。莊子的「萬物皆一」、「道通為一」的命題,是一種宇宙萬物的
         統一觀念、整體觀念,認為從道上看,萬物是平等的、統一的、無界限差別的,或者說彼此
         一切界限、差別都是虛偽不真實的。這也就是從本體論角度揭示了事物千差萬別的同一性。

         人與萬物也是一體的,沒有真正的差別對立,這種「物我一體」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
         就是禪師追求的境界,這也就是道、禪、儒共同追求而具體涵義並不相同的「天人合一」境界。
         《莊子.人間世》說:「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意思說只有「道」才能集結在空虛中,
         因為「道」本身也是虛的。就主體來說,這個虛就是心齋(心中無欲念),虛才能容納萬物,
         才能得「道」。由此莊子強調一切任其自然,反對人為,十分明顯。

         《莊子》的這些論述正是洪州宗「道即法界」、「大道天真平等」、「道如虛空」命題的思想
         來源之一,《莊子》「萬物皆一」、「道通為一」、「物我一體」的「道」的遍在性、平等性
         觀念也可以邏輯地推導出「平常心是道」、「觸類是道」的命題。可以說,洪州宗這些禪學
         思想和莊子思想具有極為密切、深刻的內在聯繫,而和印度佛教思想則是大相逕庭的。

 二、自然與自性

         與「道」概念緊密相聯,在說明什麼是「道」這一問題時,道家還創立了「自然」概念。
         老子的「道法自然」命題,是「道」本「自然」的意思,「自然」即本然,本然狀態,
         「道」是本然的,這是以「自然」來說明「道」的存在和狀態、性質和功態。
         道家的自然論是和儒家的目的論、墨家的意志論相對立的。
   道家「自然」概念有二層基本含義:

        一 是內在本性:

         這是「自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含義。(老子.第五十一章》說: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認為道、德之所以尊貴就在於萬物以自然之道為常,即「常自然」。
         「常自然」就是萬物和人的「常性」。如前所述,莊子認為萬物本性是得於本根「道」
         而生的「德」的顯現,是天生的本質。

        這性是天性,自然本性,莊子也稱為「真性」、「常性」。
        道家把「自然」規定為萬物的本質、本性,是說萬物的本性是不假人為,自然而然,本來如此的。
        也就是說「自然」是萬物內在的真實的存在,是萬物和人的本體存在。魏晉玄學家認為「自然」
        就是「道」,「萬物以自然為性」。他們討論名教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時,認為「名教」是外在的,
        是人為的教化,「自然」是內在的,是人的本性。在道家看來,「自然」作為內在本性必須加以
        珍視、保護和發展。

  
二 是精神境界:

        老子從自然之道開發出社會和個人的理想境界,他以自然無為狀態為理想狀態,說: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又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爭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意思是智巧人為是社會的危害,自然無為是理想社會。他強調「自然」是人法天貴真的本然狀態,
        對人生原本意義作了充分肯定。

        莊子更以人處於自然狀態為理想人格,把處於自狀態的人稱為「真人」、「至人」,
        高揚「自然」意識,強調「自然」意識是人們內在的真正精神。道家「自然」概念的提出,
        一方面反映了一種超越現實、超越凡俗的精神,體現著一種對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忽視文化、忽視人文,偏執於原始,偏執於「無」的傾向。

        道家的「自然」概念對竺道生和慧能一系禪宗心性論的界定、性質和特點有著重大的影響,
        實際上成為這一派系心性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
        如前所述,竺道生是最早把道家「自然」概念融入「佛性」內涵的佛教學者。

       佛教《大般涅槃經》有一種觀點,就是從非因非果的恆常不變性來界定佛性,而道
生卻運用道家
       「自然」觀念予以解釋,認為不生不滅非因非果是萬物的本性如此,並進而說:
       「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法」指佛法。這是說,體悟佛法
       就是冥合自然本性,「法」、「自然」和「佛性」三者是同等意義的概念。這裡,「自然」是佛性,
       而「冥合自然」是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慧能《壇經》是禪宗奠基性的經典著作。《壇經》的核心理論是心性論,心性論的基本觀點是
       性淨自悟,又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識本心,即是解脫。」
       由此提倡「令自本性頓悟」。《壇經》講的「人性」、「本性」的含義,如前所述,從根本上說
       是一致的,是指人自身本來具有的性質,也就是相當於道家所講的「自然」。《壇經》的「本性」
       說既淵源於印度佛教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觀念,又淵源於中國道家的「自然本性」觀念;
       聯繫「本性頓悟」的說法,應當說,對慧能《壇經》的思想影響,中國的道家超過了印度佛教。

       這種看法也可以從慧能門人的有關言論中得到佐證。如慧能子弟神會就明確地用「自然」詮釋
       「本性」、「佛性」。他不僅說:「僧家自然者,眾生本性也。」還說:「佛性與無明俱自然。
       何以故?一切萬法皆依佛性力故,所以一切法皆屬自然。」神會認為,「自然」就是眾生本性,
       就是佛性。神會還把「無明」乃至「一切法」都歸屬於「自然」,即都是自然本有、自然如此。
       應當說,神會的這些思想是繼承中國道家、竺道生和慧能的觀念的產物。
  
       「自然」,就是天然,就是不假雕琢的本然原生狀態。人的自然本性就是心性的本然狀態,
       是不受任何意念、欲望、情緒影響而保持本色的原始心境。王弼說:「自然之質,各定其分,
       短者不為不足,長者不為有餘,損益將何加焉?」禪宗的自然本性觀念和王弼這種事物都自然具足
       自性,既非不足,亦非有餘,無須損益的思想是一致的。

  三、無為而無不為與無修而修

       與「道法自然」命題相應,老子還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的重要命題。《老子.第三十七章》云: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認為作為宇宙的本體道是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萬物的,就道的自然言是
       「無為」,就道的生成天地萬物言是「無不為」。無為和無不為是道的一體兩面,也是包括人在內
       的萬物的自然與作為的兩面。

       莊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莊子》書云:「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又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這是把無為而無不為視為天地萬物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莊子》書又云:
       「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這是說,
       人的無為是根據天地萬物的本性,即來自宇宙的自然根源。

       人作為萬物之一,人的本性和天地萬物的本性是一樣的,據此,人的無為也來自人的本性根源。
       莊子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符合天地萬物的本性,也才能保護人自身的本性。「性者,生之質也。
       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人性是人的素質、本質,其本然狀態是靜的。

       性的動謂之行為,行為是增加了人為的作用,人為作用與人的天性相違背,就是失,就是喪失天性。
       為了保持人的本性,《莊子》提出「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
       而無不為也。」「四六者」指四個方面的六項,即貴富顯嚴(威嚴)名利、容動色理(情理)氣意、
       惡欲喜怒哀樂、去就(依從)取與知能。意思是知、情、意的任何一種心理活動和與其相應的行為
       都是失性的,只有正靜明虛,無心於功名得失,無有作為才是無為而無不為,才能保持人的本性。

       魏晉玄學家推崇並發展了老莊的自然無為思想,如郭象等人竭力調和道家「自然」與儒家「名教」
       的矛盾,他說:

              「夫理有至極,外內相冥,未有極游外之致,而不冥於內者也,
                 未有能冥於內,而不游於外者也。故聖人常游外以宏(疑為冥字)內,
                 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

       郭象講的「至極之理」,是包含一切,超越對立的,他用「理」把有無、內外統一起來,
       強調通過「無心以順有」的途徑,達到「游外冥內」,即所謂「聖人雖在堂廟之上,
       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的精神境界。老莊和郭象的這種思想,對於慧能禪宗一系的禪修方式,
       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