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不可偏廢

                                      


                                               什麼是「理行」?什麼是「事行」?要如何「理事圓融」?
                                                      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卷三十三》有著詳細的說明。

 
                永明壽禪師引用【華嚴宗】澄觀國師的話:
                「凡聖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交徹」是凡心與聖心,都有著相同的清淨心性,交融無別;
               只因凡夫被無明妄想所覆蓋,因而迷失了本來清淨的心性,才有凡聖的差別;
               所以就迷悟來說,有「凡聖」的差別;就清淨心性來說,沒「凡聖」的差別。
               凡心若能覺悟自已心性本來清淨,與十方諸佛了無差別,則凡聖一如,
               「凡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凡心」。
 
               明白心性本來清淨了無染垢,是明「理相」;透過事修,由迷轉悟,名為「事相」。
               「本智」是人人原本具有的智慧,是理相,只是眾生被無明所覆蓋而不能顯露;
               「佛智」是由「明理」透過「事相」而修;乃依於「本智」而証得「佛智」;
               我們人人都具足「本智」,所以人人只要透過事修,都具足成就「佛智」。
 
               永明壽大師又引用古德的解釋,以及作出評論:
               古德說:「不瞭解理事雙修義理的禪宗人士,就會『執理迷事』,
               認為人人本來具足清淨的心性,何必借助佈施、持戒、修福種種修行來求得;
               只要不對世間的情識起心動念,就是真佛。

               專攻「法相」的人士,則『執事迷理』;認為不依持戒,心地就不得清淨相;
               只要持戒清淨,去惡行善,就自然的成就佛道,何必對法理如此的費心思去思惟辯明。」
               理事若是偏頗一邊,就會有敝病,不是墮在「執理廢事」,就是墮在「執事廢理」;
               理事雙修,才能彰顯圓明妙心。
 
               令心性如如不動,了無思慮妄念,名為「理行」;發大願廣修一切善行,名為「事行」。
               「依本智」是依於本來就有的明覺智慧,也稱它為「因智」;明覺的心性,廣大無邊際,
               所以才稱為「智」;「依本智」是前面所說的「理行」,只要心念能止息妄念執著,
               就能顯現出來。「求佛智」是透過事修,消除無明妄想,証得無障礙解脫的佛智;
               佛智是佛的果地智慧,是究竟止息了一切無明妄想所成就的智慧;「求佛智」是前面
               所說的「事行」,是經過事相修証而後成就佛智。
 
               已成就的「佛智體性」與本來具足的「本智體性」,兩者沒有什麼不同;成就佛智後,
               「本智」依然不增不減,與佛智了無差別,所以才說「依於」本智。已成就的佛智,
               妙用無邊,神通廣大;而眾生的貪瞋癡覆蓋了「本智」,無法顯露妙用,二者有
               「相上差別」與「妙用上差別」,所以說「求佛智」;所求的是求得無量妙用,
               不是求得體性清淨,因為本智的清淨體性與佛智的清淨體性,本來就了無差別。
 
               前面所說的「亡情理行」,是止息妄念分別,清除雜染念,來彰顯清淨體性;
               修功積福的事行,是令清淨的心性發起無量妙用。就【無相宗義】來說,如上所說,
               清淨心性有無量妙用,然而只要依於「本智」,止息妄想分別,這些無量妙用就自然的
               能顯現,因為這些妙用也是本來已具足,何必特別去修佈施等種種的事修。

               依【圓教宗義】就不是這樣說;圓教認為清淨的心性雖然是本來具足,但是止息妄念
               顯露清淨的體性時,只是消除雜染的行相、只是沒有貪瞋癡這些染相,但是並沒有佛智
               的廣大無盡的清淨妙相;若是沒有圓具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的菩薩行,這些清淨的妙相,
               就無有因緣生起。猶如黃金可以造作各種金器;但是從金礦中提鍊黃金出來後,
               若是不加以造作,就沒有各種金器;並不是黃金從金礦中提鍊出來後,不需要造作,
               就自然的變化各種金器。
 
               《法華經》、《華嚴經》中,處處可見菩蕯廣修四攝、六度種種菩薩行。
               假若只要止息妄念,不須修菩薩行的話,佛陀教授佛弟子廣修四攝、六度,豈不是
               令佛弟子只是徒自虛勞而已?圓教八地菩薩已經証得離念清淨,上不見有佛道可成,
               下不見有眾生可度;若是有菩薩証得離念清淨後要入涅槃,十方諸佛都會齊聲勸請
               發菩提心,廣修菩薩行來成就佛道。

               由此可知,只是離了妄念,回到清淨的心性,尚未能成就正覺佛道;所以經典說:
               「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法性真常,不生不滅;離一切念,不垢不淨;
               二乘也能証得,但是尚未成就無上菩提。心念回到清淨的心性,無礙妙用的智慧尚未
               得圓融,所以諸佛才會勸請菩薩發起廣度眾生的菩薩行,成就理事圓融的無礙解脫智。
 
               無礙解脫的佛智,必定理事圓融無礙;所以因地修行的菩薩,也必定理事雙修。
               眾生明白自已本來具足的清淨覺性,而後依此修行,就是「依本智」;猶如獲得金礦,
               了知金礦有金;修「理行」,是在起心動念中,令心回到不垢不淨的清淨心,
               猶如去除礦中的雜質,獲得純金;廣修四攝、六度萬行之種種事行求佛智,
               猶如令金成為無量各種金器。
 
               《華嚴演義》說:「若是執在禪境者,就會依於本智的如如不動清淨心,令心安住於無作、
               無修,以為這樣就是究竟的禪境;猶如令明鏡本自明照,並不須經過擦拭才得以明照;
               這是執於理行,忽略了事行。若是執著法相者,就會強調持戒律儀,勤修一切善行,
               自然能成就佛道;這是執於事行,忽略了理行。」執於理行,或執於事行,都是偏執一邊,
               不能理事雙修,証得理事圓融的佛果。
 
               在《佛說須真天子經》中也提到安住於清淨心性中,不得成就佛道。
               《佛說須真天子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不從三脫門而求道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不可從空而成佛道,亦不可於無相、亦不可於無願而成道也。
               所以者何?於是中無心意識,念亦無動故。有心意識念動者,乃成其道。』」
               「三脫門」是無相、無作、無願三解脫門,也稱為「三三昧」;
               三解脫門雖然可以解脫生死輪迴,但是不經過「事行」,
               就無法從這三解脫門中証得佛道。
 
               文殊師利菩薩明白的開示說,要成就佛道,不能只是安住於無心意識中的空性中、
               不能只是安住於如如無念中;而是必須發起菩提心願,從清淨心性生起無量心意識的妙用;
               一切四攝、六度的菩薩行,就是緣於清淨心所現起的心意識妙用,由此無量妙用圓滿佛智。
 

     附一:宗鏡錄卷第三十三
 
                ---- 。觀和尚云:凡聖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古德釋云:禪宗失意之徒,執理迷事,雲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現。
               法學之輩,執事迷理,何須孜孜修習理法。合之雙美,離之兩傷;理事雙修,以彰圓妙。
 
               休心絕念名理行,興功涉有名事行。依本智者,本覺智,此是因智,此虛明不昧名智,
               成前理行,亡情顯理。求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
               成前事行,以起行成果故。此則體性同故,所以依之;相用異故,所以求之。
               但求相用;不求體性。
 
               前亡情理行,即是除染緣起,以顯體性;興功事行,即是發淨緣起,以成相用。
               無相宗云,如上所說,相用可然,但依本智,情亡則相用自顯,以本具故,
               何須特爾起於事行。圓宗云,性詮本具,亡情之時,但除染分相用;自顯真體者無事行,
               彼起淨分相用,無因得生。如金中雖有眾器。除礦但能顯金。若不施功造作。
               無因得成其器。豈金出礦已。不造不作。自然得成於器。
 
               若亡情則不假事行,佛令具修,豈不虛勞學者。是以八地已能離念,佛勸方令起於事行,
               知由離念不了。所以經頌雲,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
               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勸皆是事行故。
 
               是知果佛,須性相具足;因行,必須事理雙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礦,
               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


                                  http://tw.myblog.yahoo.com/yu-er/article?mid=2276&prev=2318&next=2224&l=f&fid=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