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小  兒  啼
 
                                                                      作者: 龍泉之聲

                                            
    



         即心即佛
 
                   一天馬祖.道一禪師升堂,對眾徒說:
                   「你們要自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達摩大師不遠萬里從南天竺來中國,傳最上乘的明心之法,目的就是要你們開悟。
                       達摩老祖外以法衣表信,內以《楞伽經》印心。

                       為什麼要以《楞伽經》印心?
                       這是怕你們這些人顛倒,不能自知此心即是佛,不明此心各自都有。
                       楞伽大經,千言萬語,說個什麼呢?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求法的人應無所求。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所謂的善並不足以追取,所謂的惡也不足以捨棄,這都是偏執的一邊之見。
                       無善無惡,不思善也不思惡就是淨穢雙遣,真俗不二。
                       欲界、色界、無色界本不實存,全由心生,心是萬物的根本。
                       森森萬象,品物流雜,都是一法所派出。

                       凡是所見的現象,都是心,見象就是見心。
                       心不是空洞的,它因現象而展現。
                       你們說法論道,只須隨事而變,事也好,理也罷,都要無所掛礙,無所粘滯。
                       修證菩提道果,也是如此。心所生的,就是色,色就是空。
                       知色是空,生即不生。

                       若了此意,方可謂之隨時流轉。穿衣吃飯,都是養育聖胎。
                       任運隨時,此外還有什麼事?」

                   馬祖又隨口念了首偈子: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
              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楞伽經》記述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在楞伽山頂,向弟子大慧解說一切唯心、萬法唯識
                   道理的經典。講經地在錫蘭島(今斯里蘭卡)。山名楞伽,楞伽為一種寶貝的名稱,
                   又有不可到、不可入之義。此山以楞伽命名,一言其至室,一言其險絕難到。

                   佛在這裏講述大經.以表殊法。
                   禪宗初祖達摩菩提西來傳法,即以《楞伽經》為印心法寶。
                   大慧大士在本經中就曾向佛祖問過「宗通」和「說通」的問題。
                   佛祖說:宗通即是自悟所達的自證自覺實相
                                  所謂的說通,即從經典中學到的他人證悟的境界,也就是「」。

                   所以禪宗雖倡揚「明心見性」的宗說,也重視經典之教。
                   通宗和通教還是兩翼並用的。在達摩老祖以此經印心之前,中土即有《楞伽》譯本,
                   經達摩的提倡,不僅禪宗,其他教派中也都十分重視這部佛學寶典。
 
                   六祖之前,禪宗以《楞伽經》印心。
                   經中有「佛語,心第一」的話,所以禪宗被稱為心宗
                   在達摩度二祖、二祖度三祖時,都有「安心」的故事。
                   所謂的安心,即與注重《楞伽》有直接的關係。

                  「安心」是自初祖至四祖禪法的重要特徵。
                  但隨著時間發展,楞伽經師們不免穿鑿附會,支解經義,從四祖道信開始,
                  就改變單純以《楞伽》印心的做法,也用《金剛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法典。
 
                  到六祖就開始正式用《金剛經》為印心的教典了。
                  禪法的綱領也由「安心」,變為「無住」,即用《金剛經》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為入道的要訣,方法更加切實具體。

                  所以禪宗雖從一開始就標榜自己是「宗通」,即與「說通」相對的「教外別傳」,
                  它也是要用「教」,要用「說通」的。
                  馬祖道一講的這一席話中「佛語心為宗」,很明顯即「佛語,心第一」的翻版。
                  但區別是,「佛語心為宗」確證的是六祖以來的「無住」法門
                  換言之,是在以《楞伽經》,解《金剛》無住法。由此也可以看出,道一禪師
                  也是一位研習佛典的人物。馬祖的這一席話,中心是一個「」字,信什麼?
                  信自心,信自家佛性。「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是直說大義的用心良苦處。

                  在這裏我們仍可看到六祖禪法樸素的遺風,這也正是這位禪宗大師開宗立統的成功之處。
                  與後世禪師用棒用喝強橫粗蠻相比,馬祖的方法更加樸素,他對信徒自信心的熱切的鼓舞,
                  要比堵截式的棒喝更能提高士氣,具有更普遍的推助力。三祖曾作影響深遠的《信心銘》
                  馬祖此處的苦口婆心,就是同一種古道熱腸了。
 
    止小兒啼
 
                  馬祖講過這一番大道後,有和尚出來質疑,說:「和尚憑什麼說心即是佛?」
                  老師講完,學生不服的出來辯駁,這是佛家的習慣和風氣。這是一種平等關係,
                  師的尊嚴不在面子上,而在道上。

            馬祖回答:「即心即佛,我說這句話,是為止小兒啼哭。」
            小孩子哭鬧時,大人總要拿點什麼哄他止哭,即心即佛的話頭也是在哄你們不哭。
            「那小兒不哭時又怎樣?」僧問。
            「非心非佛。」馬祖答。
            「非心非佛」和「即心即佛」是對立的,但卻又是統一的
                  人人相信自心是佛,也就不存在什麼身外、心外的佛,這就是非心非佛了。
                  這是一種辯證關係。
 
            那僧人又問:「除了哭的和不哭的兩種人,第三種人來,你如何指示他呢?」
            「能向他說的卻不是物。」馬祖說。

                 意思是:     說就不是,不可言說

                 世上除了明白「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的兩種人,還有什麼人呢?
                 只有與佛契合的人,這樣的人已超越了真俗對立,還須向他說什麼呢?
 
           「那哭與不哭的兩種人中的一種來了,你又怎樣指示他呢?」僧問:

           「讓他自己體會去。」 馬祖答。

           又問:「什麼是祖師西來的用意。」

          那眼前的又是什麼意?

                馬祖的意思是說,祖師意現在的意有什麼不同嗎?
                沒有,既然非佛非聖哪還有什麼祖師不祖師的區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