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興起
                     
                                                      

 
  
     佛教產生於西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
       它在印度的發展經歷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個階段。
       至於印度近代佛教的復興,當是19世時由斯里蘭卡回流人的。
  
 大乘佛教興起的思想根源
  
       眾所周知,佛教分為小乘、大乘。“乘”一般釋為“運載”、“車輛”。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
       如羊車、鹿車,只能載自己;大乘是大的交通工具,如牛車、象車,不僅可以運載自己,
       還可兼載他人。若詳細點講,二者的區別不僅表現在理論上,也表現在實踐上。從理論上看,
       小乘主張“ 我空法有 ”,即否認有一個實在的我體,承認有一個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而大乘則主張“ 我法俱空 ”,既否認有一個實在的我體,也否認有一個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一般說來,小乘認為佛陀是一個歷史人物,儘管他們也對佛陀有些神化;而大乘則把佛陀全盤
       神化,並提出了佛有二身、三身乃至十身之說。從實踐上看,小乘主張求得自己解脫,成阿羅漢
       或辟支佛果,而大乘則主張求得佛果,即使達不到佛的境地,也要求做一個佛的候補菩薩,而
       菩薩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他人為社會做好事之人。

       而阿羅漢是已破我執,未破法執;已證我空,未證法空;已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
       而菩薩呢?則是二執均破、二空已證、二障都斷。又,小乘主張修學四聖諦、八正道、
       三十七道分,即戒、定、慧三學;而大乘則主張兼學六波羅蜜。因此說,“ 大乘者,立成佛
       之大願,行悲智兼濟之行,以成佛為終極者也。”
 
    那麼,大乘這一思想源於哪呢?當代佛學家印順法師說:“ 佛為法根,法從佛出。”
       這就要從佛陀本身的思想、言行、功德去探討。若說浩瀚的大乘經都是釋迦牟尼金口所說,
       這不符合事實。因為,即使是大家公認的四阿含也是佛陀及其弟子結集成的。何況是大乘經呢?
       所以,我認為只要符合佛教的三法印(或四法印)、緣起說的一切思想、言行都是佛法。
       若兼發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有利他精神的思想、言行,就是大乘佛法。
       從這一角度來看,佛陀在成道前的無盡生涯中,不論為鹿、為兔、為象、為鳥、為農工商賈、
       為臣為王,凡事益於有情者,他都做得很好;即使是行殺、盜、淫、妄而足以利人者,
       他也予以方便善巧。
 
       這可從他的《本生譚》、《修行本起經》、《六度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窺見其
      “ 捨己為人 ”的偉大精神。所以,在《阿含經》中只提到釋尊(未成佛前)和彌勒二“ 菩薩 ”。
       那麼,何謂菩薩呢?菩薩,全名菩提薩埵,《佛地論》二曰:“ 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
       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釋尊在成佛之前,慈悲利濟,遊化人間,老而彌勤。
       在79歲那年,他還帶領徒眾,離開舊都王舍城,經過跋耆、毗舍離、達波,到達拘屍城,
       在沙羅雙樹間臨終前還度了最後一個弟子須跋。由於他這種慈悲利濟、度人為懷的思想、言行、
       功德感人至深,所以就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崇拜、信仰。因此,在他涅槃之後,就發生了八王爭奪
       舍利,各國競相建塔供養,“ 見賢思齊 ”,積極追求成佛或菩薩的風尚,產生了對舍利、佛塔、
       佛像、菩薩的信仰。於是,播下了大乘佛教的種子。
  
  大乘佛教興起的歷史根源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運動、變化的過程,大乘佛教亦不例外,他是從原始佛教分裂成
       部派佛教時逐漸分離出來的。但這一分離也不是涇渭分明,而是說大乘佛教也受到各部派或多
       或少的影響;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乘佛教是對部派佛教的反動,是向釋尊本懷的複歸。那麼,
       何謂部派佛教呢?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個教團派別的總稱。據《大毗婆沙論》
       和《異部宗輪論》載,佛滅百餘年後,以“大天五事”,教團首次分裂為反對派上座部和贊成
       派大眾部。
 
       所謂“ 上座 ”,則是由比丘出家年數的長短計算的:出家9年以內者名之下座,出家10-19年
       者名之中座,出家20-49年者名之上座,出家50年以上者名之長老。而上座部就是由上座比丘
       及長老這些老成持重、思想較為保守者組成的教派。而大眾部則是由人數眾多、思想比較解放
       的年輕下座比丘組成的教派。大天五事,又叫五事非法、五事妄語。大天是印度佛教大眾部的
       始祖,大約生活於佛滅後百年左右。據吉藏的《三論玄義》說,佛滅116年後,有舶主兒名叫
       摩訶提婆,義譯大天。

       他端正聰明,以犯三逆罪而皈依佛教。皈依佛教後,他將第一次結集時簡除掉的大乘義理,
       予以闡揚發揮,為大眾部使用。同時,他又把五件事情編成一偈,安置戒後。當布薩誦戒之後,
       亦誦此偈,弘揚這五件事情。其偈曰:
 
       餘人染汙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
 
  一、“ 餘人染汙衣”,是說羅漢雖然斷了煩惱淫欲,但還有漏失不淨,一旦遇到天魔女的誘惑,
             就會產生遺精、便利、涕唾等不淨,染汙了羅漢的衣服。
     二、“ 無明 ”,又作“ 無知 ”、“ 癡 ”,這是說羅漢雖以無漏道修行,斷了三界見思煩惱,
             但以無明有染汙和不染汙兩種,而羅漢還沒有斷盡不染汙無明,故還有疑惑存在。
     三、“ 疑 ”,即猶豫。以疑有“隨眠”之疑和“處非處”之疑兩種,而羅漢還有“處非處”之疑,
             故對外事每每有疑。四、“他度”,羅漢雖然得到了初果,但他自己並不知道,只有經過
             他人的記莂,方知自己才是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等。五、“聖道言所顯”,這是說
             羅漢雖然通過聖道有了解脫之樂,但還得以至誠之心唱念“苦”,聖道才會現起。
             對於這五件事情,有的贊成,有的反對,贊成的為大眾部,反對的為上座部。
 
       又,《三論玄義檢幽集》卷第五還載:
       部執論疏曰:布薩時既頌此偈,復語諸弟子云:佛昔在世,諸天及四部眾弟子所說,佛皆印可,
       令阿難受持,悉誦為經。佛已滅度,若有聰明人能說法者,亦得作經。汝等若作經者,隨意作之。
 
       大天認為佛在世時,天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說法,佛皆印可,為之佛經。
       佛滅之後,若有聰明人能說法,亦可為經。對於大天這一觀點更加深了大眾部和上座部的裂痕。
       贊成這一觀點的大眾部用佛陀的話說: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常住,法界安住。
 
       佛所說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所證真理,雖與佛陀說的真理有程度上的深淺,然而真理的本質
       無異。所以說,佛弟子以其所證悟的真理對眾宣說,也可稱為佛法。而堅決反對的上座部認為,
       大天這一觀點是鼓動人們“ 恣意造經 ”,這就是“ 大乘非佛說 ”的由來。

       三論宗的祖師吉藏認為,自“第一次結集以來至佛滅度後116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異執”。 
       這“ 大天五事 ”和“ 恣意造經 ”才使原始佛教真正分成兩部。據吉藏的《三論玄義》說,
       此後,大眾部又相繼分成七部,上座部又分成十一部,連同根本二部,計二十部。其中,
       一說部主張的“ 生死涅槃皆是假名 ”、“ 無有實體 ”的思想,就孕育了“ 諸法無我 ”的空宗
       思想。且這一思想就是對上座部說一切有部“ 諸法實有 ”的反動。至於該部多聞部出的
       《成實論》中也有大乘思想,移住鴦崛多羅國的大眾部所弘揚的三藏中夾雜的華嚴、般若等就是
       大乘義理。而上座部中的法護部部主目連弟子也撰有五藏,除經、律、論三藏如常外,還有咒藏
       和菩薩藏,這菩薩藏就是大乘經典了。
 
       總之,大乘佛教的興起,原於釋尊的思想、言行、功德等原始佛教時期。
       以佛滅度後,第一次上座比丘的結集簡除了大乘義理,而引起了窟外結集和文殊、彌勒、阿難的
       鐵圍山結集,遂使原始佛教產生了分裂。

       到佛滅百年之後,又以“ 大天五事 ”和“ 恣意造經 ”,引起了“ 大乘非佛說 ”的爭鳴,
       更使其上座部和大眾部又分裂成二十部。總的來看,上座部普遍認為佛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
       其生命和肉體都是有限的。他的特點是思想偉大、品格高尚、智慧深湛、精神純潔。在一個世間
       只有一個或幾個佛。人們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阿羅漢就是人們修行的最後解脫,他與佛
       沒有多少差別。而大眾系各部則普遍認為,阿羅漢還有五種局限,在修持過程中,還有退轉的
       可能性,沒有達到最後解脫的境地,不可與佛相比。
 
       佛陀是出世間之神,他已斷漏失,根絕煩惱。他的法身是無限的,壽命是無邊際的,
       威力是無量的。他的話句句都是真理,所化有情也都是淨信。歷史的佛陀,不是他的真身,
       而是他在人間為宣傳教化的方便所托的應身。他有“ 三十二大人相 ”、“ 八十種隨形好 ”,
       長相異于常人。從而把佛陀渲染成了神通廣大的神。大眾系還認為,佛陀之所以成佛,
       是他累世修行的結果。佛陀成佛之前的修行,叫“菩薩行”。實踐菩薩行的人叫做“ 菩薩 ”。
       菩薩的特點是利他精神,所以,凡是能夠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他人為社會做好事的人,
       就可稱為菩薩。
 
       這就孕育了菩薩乘的思想。大眾系還認為,菩薩也有一些異于常人之處,如他人胎作白象形,
       從母右脅出生等等。菩薩也不起欲想,無瞋恚怒害之心,為了饒益眾生,甘願生於地獄等惡趣
       之中,且能隨意往來。這就把菩薩也神化了。

       追其原因,當是上座部思想保守,墨守成規,對經文的解釋固定化,對戒律的條文一成不變,
       其理論和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社會生活和世俗活動,因而激起了部分具有改革思想的僧侶,
       如大眾部中思想解放的年輕僧侶和在家佛徒的不滿,便在佛教中尋求新的思想和信仰,從而
       出現了修菩薩行的菩薩眾,菩薩眾也包括像維摩詰和勝鬣夫人這樣的長者、居士,他們在實踐中
       禮敬佛陀偶像,崇拜佛塔,巡禮佛跡,誦經說法,行詠梵唄,並用譬喻、本生、佛傳、戲曲等
       形式宣傳菩薩成道的事蹟。而在理論上闡發空、中道實相、六度、多佛、菩薩道、三乘分別和 一
       心本淨等等思想,並相續編輯製作經典,這就為大乘佛教的興起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進而使
       小乘的大眾部迅速而主要地向大乘空宗發展,小乘的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再向大乘有宗發展。
  
  大乘佛教興起的社會背景
  
       隨著部派佛教的發展,部分具有大乘思想的教徒,一反過去脫離實際、脫離社會的傾向,
       走向社會,走向民間,接納在家的男女信眾,積極參與社會現實生活,從而極大地更新了早期
       佛教的陳腐觀念。這一思潮於西元1世紀前後,即印度次大陸的“南北朝時期”,在印度南方的
       案達羅王朝、北方的貴霜王朝和恒河平原上的吠舍離等地,紛紛湧現出來。他們把原始佛教和
       部派佛教稱為小乘,自己則稱為大乘。
 
       那麼,大乘佛教為什麼會在這時興起呢?
       這就要看案達羅王朝和貴霜王朝的社會環境。
 
       案達羅王朝是阿育王逝世後統領南印度的一個強大王朝。它始自西元前232年,終於西元225年,
       曆30代450年。其中最著名的國王是波洛摩耶,他抗擊了波斯希臘人的侵略,把自己統治的區域
       向北推進到馬爾瓦,向南抵達卡納拉,東西兩面臨海,一度曾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勢強盛。
       他所信奉的婆羅門教是當時南印諸國中最有勢力的宗教,但他也容許佛教自由傳播。於是佛教
       就向邊地的中下層民眾間尋找信徒,其中在南印度沿海岸地區,就有不少商人和富裕市民信仰
       佛教,有些婆羅門還皈依了佛教,可能還成了新信徒中的中堅成分。
 
       案達羅地區的東南部是大眾系制多部的活動基地。他們崇拜“ 制 多”,推動了民間建塔供養的
       群眾信仰。他們神化佛陀,貶低阿羅漢,提高救度眾生的菩薩地位,做了不少有益於社會和民眾
       的事情,得到了案多羅王朝的保護與支持,如阿摩羅婆提大塔的建設和阿旃多窟院的開拓;
       就是該王朝對大乘興隆的巨大貢獻。所以,該地孕育了大乘佛教的思想和信眾。
 
       貴霜王朝是盛於西元1—3世紀中葉印度西北的統一王朝。早期為月氏族部長丘就卻率領,他雄才
       大略,侵安息,取高附,滅濮達,占罽賓,奠定了該王朝的基礎。其子閻膏珍,復滅印度西北,
       大拓疆土。第三代迦膩色迦王(約129—152年在位),又進兵恒河流域一帶,統治了北印度的全部,
       其勢力伸展至中亞、伊朗地區,創建了自阿育王以來最大的強國。他在位期間,促進生產,繁榮
       經濟,發展了文化科學事業,著名的犍陀羅雕刻,就是這時出現的。

       他也像阿育王一樣推崇佛教,在他的護持下,佛教舉行了第4次結集,編輯注釋了三藏。
       他的繼承者伐屍什迦、胡維什迦、瓦蘇提婆諸王都崇信佛教,特別是胡維什迦還建立了龐大的
       寺院,並修葺了阿育王所建寺院。其時,東西文化交流極盛,學術、文藝亦相當興盛,宗教則
       容攝了希臘諸神與波斯宗教,因而亦融攝了異族文化,遂使犍陀羅、秣菟羅的佛教藝術大放異彩。
       其境內說一切有部的教義也臻於成熟。它的發展構成了印度佛教四大宗派之一的婆沙宗,同時
       也促成了它的反對者中觀宗的建立,其再發展就促成了大乘有宗。
 
       總之,案達羅王朝和貴霜王朝是印度南北的兩個各自統一的王朝。他們政治上的統一,促進了
       商業、貿易的發展、文化科學事業的繁榮、東西文化的交流、封建主義因素的萌芽。他們都崇奉
       婆羅門教,不甚熱心佛教,但亦允許佛教自由傳播,遂使佛教向邊地發展,向下層民眾發展,
       向現實社會發展,從而使佛教吸收了新的思想營養和新的信教民眾,湧現出了許多上求菩提,
       下化眾生,一心追求成佛的信眾。
 
       他們神化佛陀,宣揚菩薩精神,創制新的經典,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信奉佛教的群體。
       這一群體,就叫菩薩乘,即大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