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内觀到參禪

            ─ 果煜法師 ─

          


 內觀與四念處
 
     從身心的存在變化中,自得於四念處的結論:所以在南傳的禪法裡,
     既說到內觀,就必對應於四念處。而我前已說過,並非先預存理念,
     而再去觀;而是在不斷去觀這些身心的變化後,自得於這樣的結論。

     如前所說:只是去觀它,而留為標誌。當標誌累積多了,
     就自然能歸納出這樣的結論。這就像水中的雜質,會因沈澱而結晶。
     既不是先有四念處的結論再去觀,也不是先預設為無常、苦、空、無我
     的特性再去觀:這也就說,我認為既是「內觀」,則不應有太多造作和
     自我暗示的成分。但以目前南傳所教授的禪法裡,卻有太多的造作與自我暗示。

     如次第禪觀,既把每個次第,都先講得很清楚;則在修行的過程中,
     就不免有「自我導引」的作用。而四念處亦然,既已先將
     「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標示出來;則不免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所以很多人乃以為:南傳的禪法較容易入門。其實較容易入門的方法,
     大致都跟覺受、跟自我暗示有關係。其似很快地可以有「體驗」,
     但這體驗,往往是假的。

     如外道的禪法,為什麼會讓那麼多人讚歎風靡呢?
     也是因在覺受與自我暗示中作功夫爾。所以我們今天,不管是修定、調脈、
     內觀,都要回歸到最原點。而最原點者,即最現成也。
 
 觀身不淨

     從脈障重重中,深感於身之不淨也:於是云何從內觀中,而得四念處之結論呢?
     首先說:觀身不淨。如脈障顯現了,而使身體或疼痛,或痠麻,甚至悶脹發熱;
     這時你還會覺得這個身體很清淨嗎?當不覺得!

     很多人於腿痛得咬牙切齒時,真寧可把腿砍斷算了。
     故一般人,只有在生病時,才覺得這個身體是臭皮囊。
     或唯有在禪坐而脈障現前時,才會覺得這身體頂麻煩的。
     而平日,卻都把它當寶貝而珍惜呵護。

     所以觀身不淨,還需要刻意去觀什麼死人嘛?其實不必待死了,才不淨;
     於我們脈障顯現的當下,即深感其不淨也。

     以不淨故,即發出離斷滅之心:
     於是從一次又一次的脈障,而深發對此身體的厭離心。
     就因為有這個身體,所以才有這麼多過患;也因為我們對身體太執著了,
     所以過患才會成為這麼大的負擔。從確認身乃不淨的本質,而深發出離心、
     斷滅心。這才與原始佛教.與解脫,能直接對應。
 
 觀受是苦

     於脈障時,深感身心之苦:同理,於脈障顯現時,正相應於觀受是苦也。
     故如希望因禪坐,而使身心安樂,而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卻與觀受是苦的法印不相應也。

     除非業障盡消除,否則喜樂的覺受;卻如刀上的蜜,徒誑於無知的小兒也:
     以禪坐調脈而言,正脈障顯現時,當身心是苦的;而待熬過了,
     這脈障已消除了,則身心會覺得比較寬泰輕安。但若繼續用功,
     它會很快找到下一個問題去對治。

     故時時能「重溫舊夢」,卻唯表示你沒有進步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一般人於禪坐時,厭苦而求樂,反將退失道心。以苦,才是正常的。
     因為既心不斷內攝,即不斷會將問題逼出來。除非到最後,業障全消除了,
     這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而寧靜者,乃既不苦,也不樂也。

     故如於身心業障還未全消除前,卻有喜樂的覺受。故這覺受,
     卻像《四十二章經》上所說的: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
     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所以不管是心理的煩惱,還是生理的痛苦,
     皆是我們的善知識,因其能鞭策我們更激發道心而精進修行;
     可是一般人卻畏之唯恐不及。
 
 觀心無常

     從妄想的交熾不已,即能體會妄心之無常:於禪坐時,既妄想不斷地出現,
     且未必有一個主題,經常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沒有主題,
     沒有次第和架構,總而言之,乃無常爾。

     既無常,心云何能定呢?從緣起的道理來論,心境既是互動的,
     於是心動,境隨動;境動,心亦動,這才是正常的。
     而我們卻一直希望心能夠定,這卻與「三法印」不相應也。

     因此修定,卻非希望我們的心能夠安定下來,而要能清楚地認知其無常的本質,
     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還一直執著希望自己的心是安定的,
     這卻是外道見而不是佛法。
 
 觀法無我

     脈之通塞,是誰造作的:在脈障顯現時,乃更能體會到諸法無我。
     為什麼呢?脈為什麼會塞?脈為什麼能通?皆非我作意主導的,
     而是因為有諸般的因緣,而使之有通塞的變化。

     心識之起伏,是誰主導的:同樣,妄念的起伏是誰主導的呢?
     也沒有人能主導。前雖說有「內在的修行進度」,而這進度也不是誰來訂的;
     而是在它當下的因緣中,自能調整出來。故如這些因緣,有重大變化時,
     這進度也會調整的。

     無我無主,緣起如幻爾:所以愈是在逆障中,乃更容易體會到諸法的無我,
     內本無我,外何為主?既沒一個人,也沒一個神,能主導這些身心的變化。
     而是一切緣起,如夢如幻的示現。

     因此於脈障顯現的當下,其反跟四念處的心法最相應。
     可是為我們一向都執著於:身要能安樂,心要無妄想,才代表著你修行的進步。
     因此對於脈障的顯現,都持著負面的看法。其實若能從內觀法門,
     而相應於四念處;則智慧的成就,卻在轉念之間而已。
     故我還得再提起這句話:不以覺受論功夫。
 
 逆增上緣

     數息修定,即使得力了;往往更加深眾生的我執與慢心:
     於是禪坐時,何為真功夫呢?若以妄想越來越少,心很定了;
     故覺得我進步了、我突破了。這就是得力了嗎?如以佛法來論,卻剛好相反,
     因這唯增加眾生的執著和慢心爾!

     而當逆障顯現時,卻正是迴向觀慧的最好時機:反之,以身心受苦迫故,
     而能體驗與四念處更相應。其實本來就是相應的,但若不到這個時刻,
     我們對之印象還不可能這麼鮮明。既逆障,反是觀慧的轉機處,
     何以眾生中能轉得過的人卻非常少?以眾生「只顧向前衝」的習性,
     故不在此用心也。

     所以就解脫道而言,修定其實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
     而要觀慧,才能有成就。何謂觀慧的成就呢?
     乃放下「常、樂、我、淨」之顛倒執著也。

     從修定到觀慧,自然轉轍不著痕跡:這也就說,先從數息而修定,
     當脈障顯現時,便轉為內觀而得到四念處的結論。而這過程是非常自然的,
     並不需要刻意去劃分次第:當修到什麼境界時,即得改成另個方法。

     因此雖方法會轉變,但我們不必操心,更不會自我暗示。
     難道會有人以「自我暗示」而逼迫脈障現行嗎?當不可能!
     故也不需要去問善知識「我下面要改用什麼方法?」這從不作意而自然轉轍者,
     對我們而言,反是有更大的保障。

     而脈雖不用心調,而自調矣:所以從前面講到現在,我雖認定氣脈要通調,
     可是卻不主張用任何意識導引去調脈。因為既修定,即能調脈;
     更如將執著勘破.放下,脈即暢通矣!用調心的方法而來調脈,
     這才是更高明的。反之,用調脈的方法來調心,卻是比較迂迴的。

     相信各位對馬祖大師的公案,一定已有深刻的瞭解:
     「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用調心的方法,而來調脈,
     即打牛而非打車。反之,用調脈的方法而來調心,卻是打車而非打牛也。
 
 修行無逆障

     以逆障處,即是智慧出離之機:所以講到目前,我們會覺得很安慰:
     修行,其實沒有逆障。以脈障雖顯現,卻反是修四念處、發出離心的最好時機。
     這也就說,任何境界是順,是逆?唯在轉念之間爾!且世間人通謂的順,
     往往是修行的陷阱;而世間人所謂的逆,卻可能是修行的轉折點。
     而轉得過、轉不過,就看我們當下的抉擇也。

     逆向思考的轉折點:故我以前曾定義,所謂「棒喝」,乃逼使轉成逆向思想也。
     一般人即使碰到障礙處,都還會繼續拼命向前衝,直衝到頭破血流,還不能罷休。
     而其實於逆障處,正方便轉成逆向思考也。而逆向思考者,才能幫助我們去看破、
     放下也;於是也才能消除那個層次的業障。
     故凡聖間,乃用心不同爾:所以順境或逆境,不是看境界,
     而是看我們的心態、看我們的知見。有正知見者,能善調心者,
     任何境界都是順境。而無正知見者,不善調心者,卻是任何境界,
     都將更增加其執著,繫縛其生死也。

 對妄想的態度 

     雖不打妄想,也不壓抑妄想:當然就禪坐而言,乃不要打妄想;
     但是就內觀的原則來論,卻也不應壓抑妄想。
     妄想起時,覺照留為標誌後,即自消除:前既說,若妄想起時,
     應覺照後而留為標誌。但既覺照後,如已稍有功夫者,
     妄想即不會持續下去,而會立即消失的。

     若妄想盤旋不去,或經常反覆者,即是心結之所在:
     但有時候,妄想雖立即消失;但過一段時間後,它又重現了。
     於是這盤旋不去,經常反覆的妄想,就是我們心結所在處也。

     這也就說,為何妄想出現時,當留為標誌?
     因為必加以對照、歸納,我們才能得知心結的所在處。

     這時再用對治禪觀,或竟成參疑情也,亦即知自己心結的所在,
     這時再用對治禪觀,則成為修觀法門。
     甚至如再去追究這個結,從那裡來?即變成參話頭的法門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