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死  雙  美


        
 
 
  西元七一三年,慧能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了,便召集門人,
      把這一消息告訴他們。在場的弟子都放聲大哭,唯獨神會面色依然如故,
      也不哭泣。六祖道:
 
      「只有神會超越了善惡的觀念,達到了毀譽不動哀樂不生的境界。
         其餘的人跟隨我這麼多年,求的是什麼道?今天哭泣究竟是為了誰?
         我很清楚自己要去哪裡,才能預先告訴你們。

         要知道,真如法性(現象的本質本體)是不會生滅去來的。
         你們哭泣是因
為不知道我死後往哪裡去,如果知道的話,
         便不會哭泣了。」
 


         西元八七二年三月,洞山良价禪師知道自己遠行的日子已到,
         命人為他剃髮披衣,撞擊起寺院的大鐘,安然坐化

         僧眾放聲號哭,一直哭了好一個時辰。
         洞山忽然睜開眼睛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說:
 
         「出家的人,心裡不要為虛幻的外物所牽制,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生時操勞,死為休息,為什麼要悲傷哭泣?」
 
         於是洞山命令主事的和尚辦愚癡齋,以責罰大眾的不能忘情。
         洞山和他們一起齋戒,七天之後,叮嚀大眾說:
 
         「這一次絕不要再哭死哭活像上次一樣了!」
 
         次日浴後,洞山端端正正地坐著,再也沒有起來。

 
         遇安禪師臨終說偈迄,用香水沐身,讓人把棺材擡到室內,自己走入棺裡。
         三天後,門人思念師父,啟開棺蓋,見他安然而眠,放聲悲號。

         遇安忽然睜開雙目,從棺內走出,升堂說法,責備門人說:
         「這次誰要是再把棺材打開,誰就不是我的弟子。」
 
         說罷又走進棺內,永遠地躺在那裡。

 
         智暉禪師臨終示偈說:
 
           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蓋。      住來八十年,近來有損壞。
 
           早擬移住處,事涉有憎愛。      待他摧毀時,彼此無相礙。
 
         生與死相伴相成,循環不已,所以一個禪者,決不至於悅生惡死。
         寒山子的詩說: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
 
                           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
 
                           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組成了一個生滅不已的動態過程,生命日夜匯流向死亡的海洋,
         死亡的海洋是孕育新的生命的搖籃
 
 
         法明上座臨終前大呼說:「我要走了,聽我一偈。」
         眾聞奔視,法明便說:

                「平生醉裡顛蹶,醉裡卻有分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死亡涅槃),意味著與天地宇宙的更高形式的合一

         絲絲楊柳,娟娟明月,潺潺流水,習習清風,無不是死亡之法性的顯現。
         個體以死亡的形式實現了與天地同化的進程,新的不朽生命由此而產生。
 
         死亡在終點站臺上迎接每一位旅人。
         一個禪者,只要他愛今生,也會一樣地愛死亡。
 
         他總是能夠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當生命的燭光搖搖欲熄時,一種與萬物合一的快感就會暖遍我們的全身。
         於是 —
 
 
         「讓我全部的生命,啟程回它永久的家鄉。」
 
         永嘉玄覺初攻天台哲學,後來讀《維摩經》時,洞見自己的本性。
         在友人的勸說下,便到慧能處印證所學。初見慧能時,
         他繞著慧能走了三圈,振了振手中的錫杖,然後直直地立在慧能面前。
  
    慧能說:「和尚應該具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你是從哪裡來的,居然如此傲慢無禮?」
  
    玄覺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顧不得那麼多了。」
  
    慧能說:「你既然擔心生死無常,何不體認無生 — 
                         不生不滅的大道,去除煩惱呢?」
  
    玄覺說:「大道本是無生無滅的,萬物也本是無遲速可言的。」
  
    慧能高興地說:「確實如此,確實如此。」
  
    永嘉玄覺就按照和尚應有的威儀向慧能禮拜,然後立即告辭。
  
    慧能便說:「為什麼這樣匆忙呢?」  
    玄覺答道:「我根本就未曾動過,哪裡談得上匆忙呢?」
  
    慧能心想,這和尚夠伶俐的,就又說:「誰知道你未曾動過?」  
    玄覺說:「這是你自己產生的分別觀念啊。」
  
    慧能便說:「你很能體會無生的意思了。」  
    玄覺說:「既然是無生,哪裡還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反問:「如果無意,誰還能分別它呢?」  
    玄覺回答道:「分別本身也是沒有意思的。」
  
    於是慧能深加讚許道:「你說得太好了!」
  
    玄覺便留在寺中住了一宿,時人稱他為「一宿覺」。
  
    天台宗本是研習佛理、講究名相的。
        當玄覺研讀《維摩經》時,他頓悟見性了,
        開始反對學問哲學推理活動

        因為只要你把握住你的內心,就沒有任何慾念、外物來誘惑、污染你,
        心靈空明澄澈,這就是見性。

        要是能使心不住於內,不住於,也不住於中間,你就能自由自在
        透透無礙,抖落種種束縛,從而和六祖並駕齊驅,相視而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