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用一個法門來修乃是一個方便


  華嚴經   十地品講高位菩薩中,其中
八地
菩薩神通力之大不可思議,
  但九地菩薩是何等境界?八地則力有所不知,除非是
修入彼等境界

  如人體內的寄生物,傾其一生,終不能知其寄主的境界,
      人亦不
知其體內寄生物的種種情境,彼此互不相知,此即一例。

  因此,不要說高位菩薩
,天道亦是如此。凡此,則說明了在修行上,
  一個方便法門是一條導引的路子。

  佛說法千端萬緒,所謂:
      「我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因此,種種人修種種法,其結果自是千差萬別,不可勝記!

  禪、淨、密各宗在大乘佛教屬行門,但此四宗一般所開皆為方便法,
  譬如淨土宗
觀相觀想念佛法來契入,亦就是起用六根
      修入自性本體,密宗亦然。而
禪宗雖強調不立語言文字,
      其實卻仍無法脫離言語文字的運用。

  禪宗的修法仍是
方便法,從有相到無相,從六根起用到修入自性本體。
  在禪宗裡,神秀是大論師
,屬文字相,而發揚光大五代祖師,
  目不識字的惠能弘法用言詞,屬言語相,凡
此皆是入門的方便修法。

  禪宗修行要破三關」初關重關牢關,牢關是佛境界
,自不待言,
      至於重關如何破?怎麼修?有何境界?縱觀當今之世,恐無人能答


  淨土宗修行法,淨念相續,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但繼之又是何境界呢?

  密宗
則講身、口、意三密相應、本尊相應法,但真正同本尊相應時,其境界如何?
      身心又如何?
一切又是個如何的存在?
 
    一個真正事証實修,理事圓融的大修行者,當能領悟如下詞句之意境,
  否則
真是難知其所以了。

    一、金風掀起擎天浪初地
    二、孤峰頂上新月朗三地
    三、山窮水盡疑無路八地
    四、空有如如又一村)   

 
  今日老祖師帶領四大菩薩在此娑婆世界弘法,而你們身為佛乘宗弟子,
  應稟
此誓願粹勵精修,承擔起救渡末法時期眾生慧命的大責。

      一法之生乃法界一大因
緣,佛乘宗今日之應化乃是對傳統佛教的提昇,
      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理論教義
,與現世時節因緣而生之宗派,
       力主佛教應該合乎佛學科學化、佛教世間化、佛
法生活化、
  及佛制現代化─弘法四大原則,而不應刻舟求劍,脫節於現實社會。
  每位弟子皆應切記!

  今天所開法門─「大自在解脫三昧」,重在修行者的自在解脫
       禪宗二祖慧可
安心法門求助於初祖達摩,三祖僧璨以解脫法門求助於
       二祖慧可皆是此例。修
行人能無著就能無縛,能無縛就能解脫,
      能解脫自然就自在無礙了。

  但若一時解
脫不了,起碼要把現在的業流識無明當下解脫掉。
       學佛首在自淨其意,所謂「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其意即在先淨自己的內法界,內
法界第八識有諸多無明、雜染種子,
       根、塵、識時時刻刻在攀緣、互轉,永無淨
期。

  因此你們修大自在解脫三昧,第一個就要修「禮佛拜懺文」,且在坐靜禪時,
  每
一坐就修一次拜懺文,如此才能住於自性佛位,識神不動,而具足戒定慧。

  同時
在生理功課方面要修「體大」,禮佛拜懺文之始:
          「一心圓法界,感應遍十方」,即是
如此,但是修體大,
       依你們目前程度不可超出永和市,最好是充滿佛堂就好,
  太
大了易造成氣虛。

         體大之後,修空大,然後再轉修「空不空解脫三昧」。

  每一個法都是陀羅尼門,這些法包含繁複,其中空大就是禪宗所謂的
       不思
善,不思惡」,是真正進入自性佛位,而住於自性佛位的高妙境界。

        空不空解脫
三昧的要點:身空心空法空,這是第二階段。

  而平日,起居飲食、行住坐臥
之間,餐飲時修「淨食法」;
       寢臥時修五時念佛或大自在念佛三昧,平常則修無相解
脫三昧
       要任何相皆不著,不擾於凡間事。

  所謂無相解脫三昧,無相就是隨緣不
,有色、無色皆是色相
       起心動念也是色,也是著相。

       若能依此修行,動靜間
皆不失,則道行之增進,豈可以道里計!


79. 9. 30.  王賜賢師兄 錄音、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