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薩  ─ 

                      
有圓滿智慧的勇者


 
    菩提薩埵(bodhisattva)是由印度梵文「菩提」(bodhi)與「薩埵」(sattva) 
    這兩個詞所結合而的。其中,菩提,是圓滿智慧的意思,
    一般是指佛或菩薩的智慧

    在古代中國,有時候把「菩提」譯成「」或「覺悟」;
    而「薩埵」,是指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體,例如人類或其它的動物,
    在古代中國,一般都把「薩埵」譯成「有情」。
    因為「菩薩」亦即「菩提薩埵」一詞,就譯成「覺(悟了的)有情」了。
 
    「覺有情」這一譯名,並沒有被人廣泛的採用,相反地,
    佛教徒們大都喜歡採用音譯的「菩提薩埵」或「菩薩」。原因是:
    「覺有情」這一詞,並沒有把握到原文的所有意思
    任何民族的語言,往往是意義豐富而複雜的,印度的梵文也不例外。
    就拿「薩埵」一詞來說,它除了有「有情」(有情感的生命體)這個意思之外,
    還有精神、心靈、意識、能量、智慧、勇敢、大心、堅忍不拔等等意思。
    因此,它豈只「有情」這一譯名所能完全涵蓋的!
 
    在這幾個重要的意思當中,「勇敢」、「寛大」,乃至「堅忍不拔」,
    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印度的龍樹菩薩在他註解《大品般若經》的菩薩一詞時,
    曾說:
            問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薩埵?」
            答曰:「菩提佛道薩埵眾生大心
                         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
                         如金剛山,是名大心。」(大智度論巻四)

    龍樹菩薩在這段註解中,把「菩提」解釋為「諸佛道
    亦即佛陀所說的道理所證得的真理
    而「薩埵」則解釋為「眾生」「大心」。
    「眾生」就是「有情」並沒什麼稀奇。

    但是,「大心」卻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他還進一歩解釋「大心」,說具備「大心」的人,
    「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
    這和一開頭我們對「薩埵」這一詞的分析完全吻合。
    另外,龍樹菩薩又在大智度論巻五中說:「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
    可見,「大心」、「勇心」都是「薩埵」一詞的本意。

    古德的譯名著重在它的「有情感」或「有生命」的一面;
    今天,我們要著重在它的「勇敢」、「寛大」,乃至「堅忍不拔」的另一面。
    因此,古德把「菩薩」譯為「覺有情」,
    今天我們則把它譯成「有圓滿智慧的勇者」。
 
心量的狹窄與寛大

    然而,有智慧的勇者 ─「菩薩」,應具備什麼特質呢?
    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必須先說明兩種完全不同的佛教徒─大乘和小乘。

    小乘 (Hinayana) ,它的字義是「小輪子」或「小車」,
    表示這類佛教徒是心量狹窄拘泥小節的一批人。
    小乘的代表人物是迦葉尊者,他是釋迦佛的大弟子
    是一個拘泥於小節而又未能斷除凡夫息氣的修行人。
    他的拘泥於小節,可以從底下的事實看出來:
 
        釋迦佛逝世不久,迦葉尊者名集了四百九十九位兄弟,
         王舍城郊外的一座山窟裡,整理一生所說的道理。
         這時,釋迦佛十大弟子之一─阿難尊者,也想參加這一盛會,
         但卻被他的大師兄迦葉尊者所拒絕。

         於是阿難跑去問迦葉說:
         「我隨侍在佛陀身旁二十五年,
         為什麼不讓我參加整理佛陀遺言的盛會呢?」
 
         迦葉回答說:「因為你犯了六種『突吉羅』罪,所以不准參加!」
         阿難辨解說:「我沒犯什麼罪呀!」

         迦葉說:「你敢說你沒有犯這六種罪?我問你,佛陀原本不允許女人出家的,
                           因為那會使得僧團雜亂不淨,但是,卻由於你的勸說,
                           佛陀收了女徒弟,使得佛法將會提早五百年衰亡。
                           這不是犯了突吉羅是什麼?」

          阿難辨解說:「我由於憐憫瞿曇彌年老體衰而又有心向佛,
                                   因此才勸告佛陀收她為徒的,並沒什麼惡意呀!」

          迦葉又說:「好吧!就算你沒有觸犯第一種突吉羅,但是,
                                你還是犯了第二種突吉羅!有一次,佛陀向你要水喝,
                               你卻遲遲不給,這不是犯了突吉羅是什麼?」

          阿難說:「當時河流上游剛剛走過五百輕馬車,河水混濁不堪,
                            根本不能飲用,所以我才遲遲沒有拿水給佛陀呀!」

          迦葉繼續說:「有一天,佛陀曾經三次暗示你說:
                                     『只要有人請我留住在人間,那麼依照我的神通,
                                         我可以繼續留住人間一小劫。』
                                   而你卻不理不睬,以致於讓佛陀那麼早就入涅槃。
                                   這難道不是你犯突吉羅罪嗎?」

           阿難解釋說:「當時因為惡魔蒙蔽了我的心靈,使我神智不清,
                                     以致無法開口請佛留住人間。這並非我的過錯呀!」

           迦葉又說:「好吧!我再問你,前幾天,你替佛陀摺疊衣服時,
                                 又為什麼用腳踩在衣服上呢?這難道不是犯了突吉羅罪?」

           阿難說:「那天括大風,一時來不及閃避才踩到的,並不是故意的呀!」

           迦葉又說:「我再問你,佛陀去世後,你為什麼把佛陀的藏陰相,
                                 顯露給一個女人看呢?這難道不是犯了突吉羅罪嗎?」

           阿難大呼冤枉說:「那個女人深深單戀著佛陀,看到佛陀涅槃,就大吵大鬧。
                                            當時如果我不把佛陀的藏陰相,揭開給她看,
                                           她就無法斷除對佛陀的痴情。因此,我才不得已這樣做的,
                                           我並沒有觸犯突吉羅罪!」
 
           經過了阿難的詳細辨解後,迦葉尊者仍然不讓他參加整理佛陀遺言的盛會
           一直到後來,阿難自己解脫之後,迦葉才答應他的參與,
           成了王舍城有名的「五百弟子結集」。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知道迦葉尊者確實是一個拘泥小節的人物。
    傳說,釋迦佛去世之前,曾對阿難尊者說:

       「在我離開人間之後,那些瑣碎而不重要的小戒律
          你們可以不要再遵守了。你們只要把握住戒律的真正精神就以了!」

    阿難把佛陀的遺言轉告了大師兄迦葉尊者,
    但是迦葉尊者卻頗不以為然地說:

       「佛陀已經制定的戒律,我們一定要遵守,那怕是雜碎的小小戒!」
                 (見《四分律》,卷五十四。)

    這也可以看出,迦葉尊者拘泥於小節的一斑!
    佛史家相信,這種堅持戒律的形式而注重戒律精神的作風,
    是釋迦佛死後一兩百年,佛教分裂為許多學派的主因。
 
習氣的未斷與永斷

    小乘的另一特色是凡夫的息氣尚未斷除,以佛教的術語說就是「餘息未斷」。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二曾說:
 
       阿羅漢、辟支,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香雖出,餘氣故在。
       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炭不盡,火力薄故。
       ……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婬欲氣殘,必陵迦婆蹉慢氣殘。
 
    「習氣」或「氣分」、「餘息」。是指尚未斷盡的微細煩惱
    這是小乘 ─ 阿羅漢辟支佛,所無法斷除的。
    文中提到釋迦佛的弟子 ─ 舍利弗、難陀、必伽婆蹉,仍然未斷煩惱習氣。
    例如下面的故事說明必陵伽婆蹉未斷「慢氣」:
 
        必陵伽婆蹉常常渡過恆河到對岸去,當他渡過恆河之前,都會彈著指頭,
         然後大喊一聲:「恆河你這奴婢,快快停止不流!」

         說也奇怪,當他喊完這句話,恆河就自動停止流動,並且切成兩段,
         中間露出河底來。等必伽婆蹉渡過河底之後,河水才又自動匯流過來。

         有一天,恆河的河神實在忍不下必陵伽婆蹉的如此傲慢態度,
         因此跑到釋迦佛跟前說:「佛陀!你的徒弟必陵伽婆蹉履履罵我『奴婢』,
         又把我斷成兩截,請你務必替我討回公道!」
 
         於是,釋迦佛把必陵伽婆蹉叫到跟前來,問說:
         「你是否罵恆河神為奴婢呢?必陵伽婆蹉說:
         「我是常常叫她「奴婢」,但那是我的口頭禪,並無惡意啊!」
         釋迦佛說:「既然是無心之過,那就向河神道歉吧!」
         必陵伽婆蹉於是向著河神說:「對不起!實非有意,請奴婢原諒!」
         釋迦佛、河神及旁邊眾人聽了都不禁大聲失笑。
 
       釋迦佛於是開口說:「必陵伽婆蹉五百世都生在高貴的婆羅門家庭,
        養成了使喚僕人的習氣。如今,雖然出家解脫了,
        但是傲慢的習氣仍然沒有完全斷除
        就請河神原諒他吧!」
 
    從上面這則故可看來,煩惱也許是較容易斷除的,
    但是微細的煩惱習氣卻不容易「根」除。

    佛經上說,心量狹窄的「小乘」佛教徒,仍然無法斷除煩惱的「習氣」。
    只有那些修習「大乘」的佛教徒,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達到人格上圓滿無缺的地歩。
 
    「小乘」的特色既然是「拘泥小節」、「習氣未斷」,那麼「大乘」呢?
    「大乘」(Mahayana) 是「大輪子」「大車子」的意思。
    比喻這類的佛教徒具有寛大的心胸,因為他們能夠徹底
    斷除一切煩惱的「習氣」。
    大乘佛教徒的寛大心胸,表現在他們的不拘小節上。

    《維摩詰經》所描寫的維摩詰居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依據《維摩詰經.方便品》維摩詰居士是一個為了教導眾生,
    而不惜到酒家、妓院的在家人。
    經文說:
             「入諸婬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之其志。」
    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徒的特色。
    只有「大乘」佛教徒才能夠徹底斷除煩惱的「習氣」,
    這是許多佛教的文獻都這樣記載的。

    「大乘」佛教的修習者,叫做「菩薩」。
    菩薩們透過長時間的努力修行,最後會徹底解脫,
    而成為人格上圓滿無缺的「佛陀」。
    而「佛陀」,就是徹底斷除煩惱煩惱「習氣」的聖者。
    所以《大智度論》卷二說:
    「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


            上文引自【天女散花】 文殊出版社  台大哲學系教授 楊惠南先生 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